

▲ 六盤水梅花山國際滑雪場。(視覺中國 / 圖)
全文共2574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
2021年,王勇志調離劍河縣時,當地政府性債務餘額是他初任縣委書記時的195倍。
-
“比起工業發展,文旅專案見效快,出政績,建成初期有一定人流量。”
文|南方週末記者 吳超
責任編輯|張玥
2024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及各地紀委監委相繼推出了電視反腐專題片。專題片中,陸續披露了多個地方官員違規舉債的情況。
如1月18日,貴州省紀委監委釋出的專題片《決不姑息——貴州正風肅紀反腐》中介紹,原黔東南州劍河縣委書記王勇志不切實際、不顧財力、不計後果搞政績,全憑個人意志,以融資貸款方式,盲目鋪攤子、上專案,任職前後劍河縣政府性債務餘額暴增195倍。
綜合各專題片內容,這些官員違規舉債多是為了一己政績,專案背後還往往存在權錢交易。舉債的途徑,主要是透過地區內的城投平臺。
3年新增1500億元債務
公開資料顯示,王勇志出生於1963年,曾任凱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劍河縣縣長,劍河縣委書記等職務。2023年3月,王勇志在黔東南州政協正縣長級幹部的崗位上落馬。
專題片介紹,2013年,在未進行科學性論證、缺乏市場調研的情況下,王勇志主導實施某溫泉專案,資金全靠融資貸款,最初計劃投資約9億元,後不斷追加到13億元。
2017年建成運營後,專案產生的收益還不夠支付每年500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利息,連續多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
在任期間,王勇志透過融資貸款方式,實施了某文化創意園木屋、某會展中心等專案,且都存在先施工後補程式、隨意增加投資等問題。
有的專案未提前按照政策法規及專案規範進行科學論證,投入近3000萬元後,因多種因素被叫停,爛尾至今。
專題片介紹,王勇志為了個人升遷,大肆舉債搞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其扭曲的政績觀讓劍河縣債務劇增。2021年,王勇志調離劍河縣時,當地政府性債務餘額是他初任縣委書記時的195倍。
劍河縣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中寫道,“當地債務負擔較重,政府債務償還壓力大,潛在的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為了一己政績,幾乎是地方官員違規舉債的共同原因。
1月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推出的電視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披露了貴州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再勇,在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時,為了自身政績,違規舉債的情況。
專題片披露,李再勇主政六盤水的三年多時間裡,當地新增債務達1500億餘元。
2013年到2017年,債務增長率超300%,給當地留下了極其沉重的包袱。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原因在於李再勇想的不是當地的發展,而是自己的“發展”。
“認為離中管幹部只有最後一步了,希望搞一些大手筆、大動作,搞一點大動靜,這樣才能夠引起上級的關注,所以說還是自己的私心。”李再勇在專題片中說道。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紀委省監委製作的電視專題片《一體推進“三不腐”》播出。
在其中,撫州市委書記魏曉奎介紹,肖毅(原撫州市委書記)為了追求所謂的“政績”,在經濟相對落後的情況下,仍盲目舉債上專案、搞建設,不僅加重了財政負擔,而且錯失了撫州發展良機。
一位在貴州擔任過縣委副書記的官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當時許多官員的心態是“賭一把”,認為中央最終會為地方債兜底,於是大量借債。
此外,許多專案背後都存在權錢交易的情況。
2023年9月,貴州省紀委監委官網寫道,王勇志任性用權,干預和插手國有企業經營活動、專案承發包,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鉅額財物。
前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專題片介紹,李再勇也存在嚴重的經濟問題,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專案規劃審批等方面牟利,並非法收受鉅額財物。
“文旅專案見效快,出政績”
為了體現政績,許多地方官員都選擇興建文旅專案。
在劍河縣,正是王勇志推動的溫泉專案、文化創意園木屋等文旅專案,造成了大量債務。
2013年-2017年,李再勇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期間,推動興建了23個旅遊專案,其中有16個專案已被貴州省列入低效閒置專案。
專題片介紹,李再勇為了建這些專案,不顧當地財政實際承載能力,僅債務利息一項就給國家造成了9億餘元的重大損失。
六盤水原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興的工業城市,煤炭、建材、鋼鐵是傳統支柱產業。
李再勇一上任,就提出要“換道超車”,全力發展旅遊,要將六盤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後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時任六盤水市市長周榮說,“六盤水生態比較脆弱,山體比較破碎,旅遊資源不是強項,有些我們也是明確反對的,但是沒有實際效果。”
上述在貴州擔任過縣委副書記的官員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他工作過的縣城,也曾違背地區發展實際,上馬了多個文旅專案,“比起工業發展,文旅專案見效快,出政績,建成初期有一定人流量”。
專題片透露,李再勇號稱要打造“中國西部滑雪之都”,既不考慮六盤水只有一個多月滑雪季,也不考慮六盤水已有兩個滑雪場,仍拍板興建了包括29個子專案在內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
專案舉債30多億,其中打造近萬米的“亞洲第一索道”就花了9個多億。如今那裡除了冬天的一個多月,其餘時間遊客稀少,舉步維艱。
許多中西部城市,財政資金相對緊張,大量興建文旅專案,動輒數億元的規劃,只能依靠融資。政府無法直接借款,城投平臺便成為主要融資通道。
專題片中介紹,李再勇為了融資,新成立了6家融資平臺公司,還把融資額納入幹部績效考核指標。
這些專案中,有的包裝成企業專案,要求公司去融資借貸,有的壓給區縣去籌資並實施。
在他的推動下,六盤水市各級政府盲目舉債,甚至出現了一塊土地同時多次抵押貸款,隨意更改融資資金的用途等違規行為。
2023年1月,湖南省紀委監委推出電視專題片《忠誠與背叛》,披露了湘潭市委原書記曹炯芳違規舉債的情況。
專題片介紹,2016年上任後,曹炯芳在全市大拆大建,不顧財力、不切實際,盲目提出將每一條城市道路打造成景觀路、精品路、樣板路,累計鋪排專案345個,總投資617億元。
錢從何來?曹炯芳提出——創新融資渠道,大開舉債閘門。市、縣兩級平臺公司爭相當起違規融資舉債的急先鋒。
盲目舉債背後,埋單的往往是當地老百姓。
前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專題片介紹,有的專案債務到期還不上了,就繼續借新債還舊債;還有的拆東牆補西牆,長期拖欠工程款,甚至挪用了本應優先用於六盤水群眾安置的款項,直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