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款「完全不一樣」的筆記型電腦

相信專業的讀者們已經期待很久,高通筆記本的點評終於要來了!

這兩年筆記本行業一直被Intel、AMD、NVIDIA霸佔著,這次高通的正式入局,給行業裡帶來了全新的活力,所有人都很關注它的實測表現。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

華碩 無畏Pro15

2024,它在高通首批筆記本陣容裡屬於「

散熱較好

」的產品,能發揮出比較理想的效能釋放水平。

那麼這款新品實測表現如何?
這次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華碩 無畏Pro15 2024
左滑看介面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驍龍 X Elite X1E-78-100 處理器
32GB LPDDR5x 8448MHz 記憶體
1TB固態硬碟
15.6英寸 2880×1620解析度 100%P3色域 120Hz重新整理率OLED屏
電池容量 70Wh
厚度 15.0~16.1mm
重量 1.43kg
介面卡重量 378g
參考售價7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續航表現較好
2,螢幕素質較高,支援色域切換
3,同尺寸中,機身相對較薄
缺點!
1,滿載風扇噪音較大,且有高頻轉速浮動
2,內部拓展性較差
3,機身質感一般
【升級建議】
這檯筆記本電腦拆機並不難,卸下D殼的螺絲後即可取下後蓋。
雙通道32GB LPDDR5x 8448MHz記憶體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記憶體為板載無法更換。
測試機的固態硬碟容量為1TB,型號為PM9C1,支援PCIe4.0×4和NVMe,機器只有1個2280規格的M.2插槽,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換固態硬碟。
【購買建議】
1,追求較長的續航表現
2,對螢幕素質的追求較高
3,對儲存擴充套件性沒有要求
華碩 無畏Pro15 2024最大的特點是處理器,這是我們第一款評測的高通筆記本,同時效能釋放也是該陣營裡比較好的水平。
螢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127.0%DCI-P3,色域覆蓋99.9%DCI-P3,螢幕支援色域切換,以DCI-P3為參考,平均ΔE 0.76,最大ΔE 2.33,螢幕最大亮度約395nits,HDR模式下最大亮度630nits。
100nits以下為PWM調光。
介面方面,機身左側有兩個USB-4 40Gbps介面(支援100WPD充電和影片輸出)、一個HDMI2.0、一個TF卡槽和3.5mm音訊介面;
機身右側有兩個USB-A 5Gbps介面。
續航方面,日常應用模擬指令碼的測試成績為10小時50分。
為了更符合Windows on ARM的使用場景,測試指令碼中的所有專案均替換為了支援原生ARM的軟體。
噪音方面,全速模式下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56.0~57.0dB,高效模式下為48.1dB,全速時數值很高,已經接近遊戲本的水平了。(環境噪音為32.9dB)
華碩 無畏Pro15 2024高通版首發售價7999元,後續上漲至8199元,高通首批筆記本的價格普遍較貴,這款已經算相對便宜的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高通處理器的筆記本,同時想要比較充裕的散熱,那麼這檯筆記本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用它完成自己的工作,那建議選購前先看看它是否能相容。
【散熱分析】
上圖是華碩 無畏Pro15的拆機實拍圖,雙風扇雙熱管的組合,和之前測試過的無畏Pro15完全不是一個模具,更像是一個14寸的共板產物。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S5507QAD.305
針對ARM處理器,我們使用原生支援ARM的CineBench
2024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全速模式
目前高通處理器開放的介面有限,我們只能用為數不多支援的軟體獲得非常有限的資訊。
根據軟體資料顯示,CPU有兩個溫度感測器,溫度分別為87℃和81℃(尚不明確感測器具體含義),所有核心頻率均為3.4GHz。此時的整機輸入功耗約83W,粗略估計此時SOC功耗略高於70W。
後半段測試頻率會間歇性掉到3.2GHz,溫傳1為85℃,溫傳2為79℃,此時的整機輸入功耗約70W,粗略估計此時SOC功耗大約接近60W。該表現不像是過熱,可能是排程BUG。
高效模式下,傳1為75℃,溫傳2為72℃,頻率3.0GHz,整機輸入功耗約55W,粗略估計此時SOC功耗略高於40W。
左滑看烤機背面溫度
烤機背面溫度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44.8℃溫度出現在“7”鍵上,WASD鍵為34.0℃,方向鍵31.8℃。左腕託溫度為31℃,背面中心點39.8℃。
總的來說,華碩 無畏Pro15 2024的散熱表現不錯,至少在高通新品陣容裡算不錯的,我們可以用它測出高通應有的效能。
SoC效能分析
我們會從CPU表現、GPU表現和軟體生態三方面,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下驍龍X Elite的使用體驗,嫌字多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滑到感興趣的板塊。
首先來看看驍龍X Elite的基本規格:
驍龍X Elite X1E-78-100,12核心12執行緒,全核及單核最大頻率均為3.4GHz。
這顆CPU屬於目前公佈型號中硬體規格最低的X Elite產品,主要面向輕薄便攜型筆記本。
目前的驍龍X處理器完全遵循「數字越大,效能越強」的規律,如果不想研究細節的話,只需要關注型號中間的兩位數字即可。
驍龍X採用了手機SoC中常見的三叢集結構,CPU部分一共由三個“簇”組成,每個簇中有四個Oryon核心,四個核心共享12MB的L2快取,一共有36MB的L2快取。
GPU部分,所有SKU均採用Areno X1-85 GPU(其中頂配兩個SKU的算力更高),原生支援DX12、DX11、Vulkan1.3以及OpenCL3.0。GPU中有6個SP單元。
【CPU效能分析】
(由於無法讀取功耗也無法限制功耗,所以以下成績請各位酌情參考)

先看原生軟體的成績,單核效能方面,X1E 78-100基本介於U9 185H和R7 8845H之間。

多核效能則相比U9 185H有略微的優勢,相比R7 8845H有18%的優勢,而X1E 78-100是一個沒有超執行緒的處理器,這對於多執行緒跑分來說是不利的。
結合我們對其他高通機型的測試,X1E 78-100在「高功耗段」的能耗表現不好,所以我可以認為這顆處理器不是很適合這臺電腦。
CPU-Z由於壓力更低,X1E 78-100可以在大約不到40W的功耗下跑滿全核3.4,而CB24則需要70W以上的功耗才能跑滿。
轉譯效能表現相對較差,基本只剩下七成效能,對比Ultra 9 185H和R7 8845H都只有大約八成的水平。
【GPU效能分析】
核顯圖形效能方面,Wild Life和Steel Nomad都是3Dmark針對跨平臺開發的圖形效能測試專案,而X Elite的核顯,也就是Adreno X1-85在Wild Life中的表現明顯更好,接近Ultra 9核顯的水平。
而在同樣支援原生執行的Steel Nomad中大幅落後,大約只有Ultra 9的一半水平。

可能是跑分作弊?

還是軟體最佳化問題?

由於目前可以參考的測試軟體並不多,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也暫時不給出結論。

至於轉譯效能方面,Time Spy只有Ultra 9核顯45%水平,FSE則稍好一些有58%左右,但總體來說都比較接近原生軟體Steel Nomad的表現,這有可能代表著驍龍X在圖形效能方面的轉譯損失不大。
【軟體相容性】
針對軟體相容性,我們測了一部分,大家可以划動圖片參考:
左滑看更多軟體相容性
Office辦公
影音軟體
人事財會軟體
除了上述軟體之外,我們後續還會有遊戲、程式設計、創意設計軟體的相容性測試,會透過影片評測展示給大家。
【豬王的良心結語】
從相容性來看,高通驍龍X Elite可以滿足日常辦公和影音娛樂的需求,原生支援ARM的軟體表現很出色。

但是,大部分專業使用者不適合用它來幹活兒,Adobe軟體還在相容的過程中,財會專用的銀行U盾支援度也不行,更不提複雜的AutoDesk類軟體了。

反倒是程式設計軟體的支援度不錯,這得益於“微軟出品”。

至於遊戲方面,大家還是不要考慮了,即便原生狀態下核顯效能達到預期,相容性差距也很大。

至於釋出會時主要宣傳的能耗比部分,在日常辦公使用的低功耗下,X Elite的能耗比表現很好,這也是為什麼它的續航指令碼成績能如此之長。
但到了高負載應用(遊戲、渲染、跑分)

時,X Elite處理器的能耗比表現就不行了,所以這顆處理器主要還是得面向輕薄本消費者。

至於高通驍龍X Elite值不值得買,我認為按照現有的售價體系,它很難驅動消費者去為了續航選擇它,從而放棄便宜的x86陣容

,畢竟這年頭x86筆記本的續航也有6~8小時了,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現眼的成績。

所以綜上所述,高通想要爭奪現有的x86市場,不僅得繼續增強相容性,還得推出更多價格適宜的產品。
至於更詳細的評測,我們爭取明天發到B站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持續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