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蘋果釋出M系列晶片,讓我們見識到筆記型電腦的“能耗比神話”之後,我就一直期待著Windows陣營能搭載ARM架構的處理器了。
如今隨著Win+ARM的多年迭代,我們終於迎來了高通驍龍X Elite處理器,一位傳統筆記本行業的「挑戰者」。
那麼搭載這顆ARM架構晶片的筆記本實測表現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YOGA Air 14s 驍龍 AI元啟

左滑看介面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驍龍X Elite X1E-78-100 處理器
32GB LPDDR5x 8448MHz 記憶體
1TB 固態硬碟
14.5英寸 2944×1840解析度 100%DCI-P3色域 90Hz重新整理率 OLED觸控屏
電池容量 70Wh
厚度 14.6~17.8mm
重量 1.28kg
介面卡重量 未知
(工程樣機未使用零售版介面卡)
參考售價9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電池容量大,續航很長
2,1000nits OLED觸屏,螢幕規格較高
3,高負載下噪音較低
缺點!
1,僅有USB-C,拓展性較差
2,售價較高
3,ARM64軟體覆蓋率不夠多,轉譯執行有效能損失

【升級建議】
這檯筆記本電腦拆機並不難,卸下D殼的螺絲後即可取下後蓋。
雙通道32GB LPDDR5 8448MHz記憶體能滿足需求,記憶體為板載無法更換。
8448MHz的記憶體頻率有些特別,這是因為高通處理器除了常見的133MHz外頻之外還支援132MHz,以後我們也有可能會見到如同7467這樣的常見頻率。
測試機的固態硬碟容量為1TB,型號為三星 PM9B1,支援PCIe4.0×4和NVMe,機器僅有1個2242規格的M.2插槽,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換固態硬碟。

【購買建議】
1,追求超長的續航表現
2,對噪音控制要求很高
3,願意嘗試新鮮事物
聯想YOGA Air 14s驍龍版在螢幕、介面等周邊規格上大致延續去年的YOGA Air 14s,散熱重新設計,並搭載了最新的驍龍X Elite系列處理器。
螢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120.6%DCI-P3,色域覆蓋100.0DCI-P3,以Display P3為參考,平均ΔE 1.73,最大ΔE 7.29(由於是工程機,所以沒有校色),螢幕最大亮度約497nits,HDR模式下可以達到995nits。
100nits以下為PWM調光。
介面方面,機身左側有兩個USB4介面(40Gbps);
機身右側有一個USB4介面(40Gbps),所有介面均支援100W PD充電和DP影片輸出。
續航方面,日常應用模擬指令碼的測試成績為13小時17分。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更加符合Windows on ARM的使用場景,測試指令碼中的所有專案均替換為了原生支援ARM的軟體,沒有轉譯執行的軟體。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3.2dB。(環境噪音為33.3dB)

YOGA Air 14s驍龍版有兩種配色可選,目前售價維持在9999元。
如果你想要一臺長續航且螢幕素質很不錯的輕薄本,那麼這檯筆記本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主要用各種專業軟體進行辦公,那建議選購前先看看它是否能相容。

【散熱分析】
上圖是聯想 YOGA Air 14s的拆機實拍圖,雙風扇雙熱管的組合。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NHCN39WW

針對ARM處理器,我們使用原生支援ARM的CineBench
2024進行壓力測試。
2024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最佳效能模式。
目前高通處理器開放的介面有限,我們只能用為數不多支援的軟體獲得非常有限的資訊。
根據軟體資料顯示,CPU有兩個溫度感測器,溫度分別為91℃和82℃(尚不明確感測器具體含義),所有核心頻率均為2.7GHz。
官方給出的長時穩定功耗為26~28W,導致這麼大出入的原因猜測是送測工程機排程不同導致的。

左滑看烤機背面溫度

烤機背面溫度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43.2℃出現在“F7”,WASD鍵為40.1℃,方向鍵28.6℃。左腕託溫度為31.4℃,背面中心點34.7℃。
總的來說,聯想 YOGA Air 14s 驍龍 AI元啟的散熱壓力不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辦公娛樂等環境下,如果使用原生軟體,那低功耗下的能耗比表現很好,甚至風扇也不怎麼轉。
【軟體相容性】
針對軟體相容性,我們測了一部分,大家可以划動圖片參考:

左滑看更多相容性

Office辦公

影音軟體

人事財會軟體
除了上述軟體之外,遊戲、程式設計、創意設計等軟體的相容情況可以參考我們的B站賬號,裡面有針對X Elite的詳細測評。
【豬王的良心結語】
總得來說,驍龍X Elite這顆晶片給我們帶來了Windows on ARM的新期待,以及在續航、能耗、噪音控制上的優秀成績,而實際上和我們預期的完美狀態有一定距離。
Windows on ARM並不是今年隨著驍龍X Elite推出的新事物,如果把Windows RT算上,那它已經存在超過10年。
往近了說,驍龍8cx+Win也已經有三代+4年曆史,卻在今年才終於給了我們“能用了”的感受。
客觀來說,驍龍X Elite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在原生ARM64下主流級別的效能、很長的續航和不錯的能耗控制,應用相容性也追平了蘋果M1。
(得益於Windows龐大的軟體生態,論數量WOA是超越當年M1的)。
雖然現在高通和OEM廠商的配合還不夠默契,各項軟硬體最佳化都略顯稚嫩,但他們的背後還有微軟,這一切還沒有結束,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價效比新品等待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