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作者:
美國矽谷公立小學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
座標加州,10年教學經驗

上週直播的時候還有朋友好奇:小媛老師,你的石膏已經拆了嗎?哈哈,其實並沒有,我現在捆上了更重、更大的石膏!
我在國內時,醫生給打的石膏是這樣的,下面是一個U型託:



我選擇了保守的淺藍色。醫生先拿來一個架子,讓我的腳踩在上面,調整角度,接下來給我穿了一個大襪子,纏了整整5層石膏,而且360度纏繞!整個打石膏的過程將近15分鐘。

臨走時醫生給我了一雙鞋,還有一副雙柺,讓我在家慢慢開始走路了!

這次的“骨折”經歷讓我突然意識到,一個人擁有健康的雙腳真是太重要了!但也因為這次經歷,讓自己有機會將自己的行動慢下來,去體會生活中的各種美好
:旁人對我的關心、愛護和謙讓,讓我感受到這個世界無限充滿愛!
腿斷的這幾周,正值高考,很多朋友讓我分析一下高考英語,我特別拍攝了一個小影片:跟大家深度分析今年的高考英語,以及4大重要的考試變革方向!
整體來看,今年高考英語閱讀的“難點”之一就是詞彙量大
!


還有C篇中的abstraction, literal, distinct, aspect, identical,很多單詞都是我當年備考託福、GRE時遇到的。


雖然新課標的高中畢業詞彙量要求是3500+,但縱觀今年的高考英語閱讀,感覺怎麼也要有個5000+詞彙量才能應對。
但是詞彙量的積累不是死記硬背來的,更不是靠考前的集中突擊,而是在於平日的積累。別說是咱們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就算是母語國家的孩子們,也在從小背單詞呢!
這是美國孩子單詞積累的要求:
進入幼兒園之前,小朋友有5000-10000的聽說詞彙。


在教科書中,每年學生會接觸到88500個不同的詞彙。



你像這本RAZ的小分級,我圈出的單詞全部都是高頻詞彙:



進入到第三個階段,學生步入獨立閱讀,基本達到美國小學3年級左右的水平,或者RAZ刷到L、M級別以後,很多老師在作業中開始佈置每週的Spelling Words的學習。
大家發現這些單詞以周或課為單位,通常具有相同的主題:


有些老師還會在每週給學生安排單詞拼寫的測驗spelling test,也就是說這些Spelling Words要實現聽、說、讀、寫的全面掌握。
我們算一筆賬,如果一週積累18個拼寫詞彙,全學年180天可以積累大概600~700個的拼寫詞彙,這可是能拼寫的詞彙啊!我們離5000+的閱讀詞彙量,還會遠嗎?
。美
國老師將詞彙分成3個層級(3 tiers of vocabulary)。



因為第三層級的詞彙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所以這些單詞也不是老師教學的重點,只有在探討某個學科知識的時候,才會進行學習。


第一步:說出、寫出並讀出這個單詞,也就是這個單詞的聽說讀寫都要掌握。
第五步:讓學生自己用這個單詞造句。
在課堂上,除了單純地解釋和造句,老師還會做很多的詞彙小遊戲,讓孩子更加深入理解每個單詞的意思。
比如我班上小朋友最愛的就是Bingo遊戲,老師準備好棋盤,學生輪流放棋子,誰最先連5個單詞一條線,誰就贏了!是不是很像我們小時候玩的五子棋。

還有一款班上小朋友很喜歡的Pop遊戲,就像爆爆米花一樣,我們爆出一個個的單詞!

老師準備好單詞卡和Pop卡,然後小朋友輪流抽出單詞,拿到單詞後給出單詞的意思、用單詞造句或者說出同義詞、反義詞,如果答對了小朋友將保留這張卡片,如果答錯了要放回去。
如果不小心抽到pop的卡片,小朋友要放回去自己獲得的所有單詞卡!是不是很刺激?

(文末附模板下載)
每次班上孩子們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我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尖叫聲”!
接下來這個猜單詞的遊戲也很好玩,國內很多綜藝節目也玩過!
小朋友頭頂詞卡,透過問問題,試圖猜到自己頭頂的單詞是什麼?在問問題時只能問yes or no的問題,比如Is my word a verb? 我的單詞是個動詞嗎?Is ‘take’ a synonym for my word? Take是這個單詞的同義詞嗎?一旦猜中了,就換另一個孩子來玩。

(文末附模板下載)
單詞棋盤遊戲,也是我課堂上的常客,也許是因為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玩各種各樣的棋盤遊戲,所以每次見到這樣的“棋盤”總有著莫名的親切感。玩法就不多說了,我想大家都玩過吧!

(文末附模板下載)
把單詞的多重含義拼成一個個的三角形。比如Bug有“昆蟲”的意思,也有“打擾或者煩擾別人”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