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能否拿到教職,要看原生家庭?

1.6‍‍‍‍‍‍‍‍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圖源:pixabay
撰文 | 程雨祺
責編 | 李珊珊
●                  ●                   

終身教職對於博士學位持有者意味著什麼?穩定的學術生涯、研究自由、以及在學術界核心獲得一席之地。然而,對於寒門子弟而言,這樣的目標或許比想象中更難企及。
一項扎心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學術界這樣以實力說話為標榜的領域,原生家庭的影響依然深遠。
2024年8月,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研究顯示,博士學位的獲得並不能完全改變原生家庭對職業發展的深層影響。資料表明,家族中第一代大學生獲得終身教職的可能性,比那些父母擁有研究生學位的博士低了13%。而論文發表水平的差異,僅能解釋該差距的不到十分之一。
這種階級差距不僅體現在學術界,還延伸至產業界,影響薪酬、工作滿意度和職業發展的各個方面,並隨著職業生涯的推進不斷擴大。

01
第一代博士生更難拿到教職,

學術界的社會經濟多樣性在下降

“第一代大學生”在許多美國高校申請時享有一定優勢。父母教育程度較低的背景表明,他們在社會經濟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已表現出了極高的能力。然而,即便博士畢業讓他們看起來站在了同一起點,這些學者仍需與家庭背景更優越的同學競爭工作崗位。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這篇論文探討了美國研究型大學中,第一代大學生博士與父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博士之間,在學術界獲得終身教職上是否存在差距。
研究顯示,即使控制了種族、學科、學校和性別等變數,博士的原生家庭仍顯著影響其職業成就。換句話說,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博士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越順利。
論文資料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學位獲得者調查”,針對科學、社會科學、工程和健康領域的博士學位獲得者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與父母擁有碩士學位的博士相比,第一代大學生在研究型大學獲得終身教職的可能性低 13%,任職院校排名也平均低 9%。此外,這些學者的收入和工作滿意度分別低 2.7% 和 5.2%。

大學教授的社會經濟背景比他們的博士生更加精英化,這反映出學術界的社會經濟多樣性正在下降。這種趨勢不僅加劇了職業上的不平等,還可能對科研議題的選擇方向產生深遠影響,從而進一步削弱整個學術生態系統的公平性與包容性。

02
能否獲得終身教職,
論文水平只佔不到10%

博士畢業後,想要獲得終身教職需要經歷多個階段,從博士後到助理教授,最終獲得終身教職。在這條充滿競爭和淘汰的道路上,原生家庭的影響似乎無處不在。
學者們首先假設,這種階級差距可能來源於研究生產力——即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然而,研究發現,論文發表僅能解釋機構排名差距的三分之一。更令人震驚的是,能否獲得終身教職,論文發表水平只能解釋不到十分之一!顯然,“寒門難出教授”並非因為研究水平的不足。
另一個假設是,家庭背景較弱的博士可能因為經濟壓力或個人偏好,傾向於選擇高薪、離原生家庭近的工作,或者投身於社會使命感更強的機構。然而,研究資料並未支援這一觀點:原生家庭對是否離開學術界的選擇並沒有顯著影響。
最終,研究指向了一個更深層的原因:社會和文化資本的缺乏。
例如,家庭背景較弱的學者通常能找到的共同作者較少,且這些共同作者多半也來自相似的背景,這進一步限制了他們在學術圈中的影響力。此外,他們獲得國家級研究基金的機會也更少。
這些證據表明,家庭背景較弱的學者由於缺乏社會和文化資本,難以建立有價值的專業網路,這進一步影響了推薦信、終身教職申請信、導師支援和贊助的質量,從而導致在獲得終身教職上的差異。

03
被遺忘的維度:
階級在多元化政策中的缺席

這種階級差距並不僅僅侷限於學術界。在產業界工作的博士同樣面臨薪酬、工作滿意度和管理職責上的階層差異,且這些差異在職業生涯中不斷擴大。
相比種族和性別的不平等,150多年前《資本論》出版的時期,政治經濟學家們喜歡提到的階級差距(Class Gap)的因素在今天的西方經濟學界研究中常常被忽略。儘管種族和性別議題已經成為許多組織制定多元化政策的重點,但在2020年DiversityInc評選的員工多元化榜單的前50強中,沒有一家公司在其多元化、包容性和公平目標及計劃中提及社會階級。
而MIT的這項新研究以易收集資料的學術界做了一次示範,進而得出結論:對於研究型院校的終身教職,階級差異和種族或性別差異一樣大,甚至更大。
學術界的階級差距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生產力不易量化、關係網更為重要的其他精英職業中,這種階級差距或許更加顯著。透過大規模和量化的證據,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理由,呼籲階級因素也得到和種族和性別因素一樣的關注。

主要參考文獻:
"The Class Gap in Career Progression: Evidence from US Academia."Stansbury, Anna and Kyra Rodriguez, MIT Sloan Working Paper 7130-24. Cambridge, MA: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August 2024.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知識分子》公眾號,會錯過每日科學新知!星標《知識分子》,緊跟前沿科學,一起探索科學的奧秘吧!

請戳上圖卡片新增星標

關注《知識分子》影片號
get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普內容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