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勝選,面對“去”“留”困境的中國家庭開始讀博自救

特朗普贏了,留學生感嘆:天塌了。
特朗普上個任期讓留學圈頭皮發麻的騷操作還歷歷在目——限制F/J簽證、限制OPT、收緊H-1B簽證審批……PTSD沒好徹底,眼看他又要入住白宮,一時間擔心簽證被卡、移民政策收緊、留美就業受限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為啥這麼愁?因為對留美家庭來說,讀書只是鋪墊,畢業後就業、“留美”才是重頭戲。但近年想在美國找份稱心如意的工作,真的難。
在經濟寒冬中,美國曾經最“吃香”的金融、科技兩大行業都遭受重創。追蹤科技行業裁員情況機構Layoffs.fyi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11月中下旬,2024年美國至少有343個科技公司的10.5萬+員工被裁。Intel特斯拉近半年的單次裁員量,更是到達了該網站統計資料的巔峰值——1.5萬1.4萬
圖源:Layoffs.fyi
在華爾街,類似的情況也在上演。
*路透社稱,花旗集團預計到2026年削減20000名員工。
業務熟練、技能點滿的成手想保住飯碗尚且不易,職場新人此時想“入夥”,更別提會有多難!加之近年人工智慧技術迅猛發展,求職者不但要贏過同類,還要證明自己是AI無法替代的高階人才。
如此這般,前景好又高薪的崗位,用學歷篩出第一批候選者已經成為基操——
*各大公司的學歷門檻:碩士保底、博士穩妥
本就緊張的就業形勢,再讓一貫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摻和進來……中國留學生在美求職勢必難上加難!
不過,有問題就有對策。“為了職業發展卷學位”,一生要強的中國留學生早就有此覺悟——F同學機械工程轉申CMU金融工程碩士,成功上岸高盛紐約總部;T同學從傳媒轉申康奈爾資訊科學,畢業後搖身一變就成了年薪百萬的碼農。擇由不乏透過美研實現高薪就業的案例。
當然,對很多人來說碩士也不是終點,去年9月最新公佈的美國博士學位調查顯示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學生在美科學和工程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更是赴美留學群體妥妥的斷層第一!
圖源: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圖源: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這麼多學生趨之若鶩的美國PhD,到底“香”在哪?
1. 做學術,讀博是必經之路
走教職,必讀博!在美過當博士生,不但能在積累學術經歷的同時跟著大牛導師拓展人脈,而且大機率能獲得全額獎學金。換句話說,只要你實力夠強,讀博不但不花錢,甚至可以小賺一筆。
2. 就業想前景好、薪水高,博士學位是王牌
想進美國大廠、進投行、拿高薪Offer,“去科研方向走一遭”也成了很多人的起跳動作。
*SED統計報告:2002~22年,博士畢業生在工業或商業領域獲得就業承諾的比例翻了一番,到2022年幾乎佔了一半。
*SED統計報告顯示,擁有科學和工程(即S&E)博士學位的職場人士年收入最高超15萬美元(計算機和資訊科學方向),最低約10萬。非S&E博士年收入則約為9萬美元。
而在文憑和專業技能之外,在讀博經歷中鍛煉出的優秀創造力、批判性思維、持續學習等特質,也將成為同學們在未來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3. 未來不明朗,期待更多可能
除了“學術追夢人”和“職場預備卷王”,還有一些孩子抱著“試試”的態度選擇了讀博。TA們希望留在校園中,進一步探索本命專業領域、明確職業發展規劃、探求人生方向……
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選擇繼續升學,大家其實都在期待碩博能成為自己開啟下一階段的理想起點。

*掃碼免費領取【三重碩博福利包】

然而,No Pains,No Gains.讀碩博帶來的收益有多高,升學的過程就有多“痛”。
從考慮繼續升學的那一刻起,同學們就發現各種升學困惑兇猛湧來——
首先,讀研OR讀博
申研相比之下壓力更小,1-2年讀完後的就業待遇也不錯。
但博士生真的賺!讀書基本靠全獎,能進學術界、進業界也有更高薪、高起點的機會。
不過讀博短則五年,長則六七年,這麼久過去就業市場可能早就變得天翻地覆。為了職業發展押寶博士,值嗎?
一家人好不容易做出選擇,進入申請實操環節又是新一輪糾結。
 選讀研 
科普、指導內容很多,但落實到孩子身上……
● 碩博留美申請哪些方向符合我的職業發展規劃?
● 美本4年怎麼規劃?美國科研、實習資源怎麼找?
● 目標美國TOP10大學碩士,要先考慮本科轉學嗎?
……
 選讀博 
可參考的內容和渠道驟然變少,問號多到爆炸!
● 升學選擇:直博還是先讀碩再申博?如何確定博士研究方向?怎麼篩選適合自己的專案?申本校博士的優勢更大嗎?……

● 博士申請:績點、科研、實習要到什麼水平?沒發過期刊文章是不是很難上岸?能加分的推薦信是怎樣的?怎麼選到匹配的大牛導師?套磁有用嗎?……

● 未來發展:博士畢業難度大不大?教職機會還多嗎?進業界的可選範圍受限嗎?職業起點是否會落後同齡人?……
成了博士生後,一切就穩步向好了嗎?在問答平臺上簡單一翻,就能發現很多博士生都經歷過充滿“未知、隨機與壓力”的地獄級煎熬。

點選檢視大圖

難在哪裡?學術研究是場豪賭,同樣埋頭苦做實驗兩三年,有人順利發表論文,也有人一無所獲,只能延畢;瑣碎的任務可能多到爆炸,要給老闆的專案打下手、幫帶學弟學妹……想實習也有心無力;更折磨人的是,讀博的回報嚴重滯後,大家要承受沉重學術重擔的同時,在手頭工作中卻找不到價值;看到同齡人小有成就或進入人生新階段,而自己孤身美漂,且連按時畢業都無法保證……壓力的層層累加,讓很多博士生不同程度地陷入迷失狀態。
但不管多艱難,為了讓孩子在未來就業和個人發展中有更多選擇和競爭力,碩博這塊硬骨頭都必須消化掉!既然繞不過,就讓擇由的這三重碩博福利包幫助大家攻克難關!

*掃碼免費領取【三重碩博福利包】

福利一
碩博升學決策樹
讀研讀博不糾結,對號入座助你科學選擇。
福利二
逐光青年說
2024Fall美國Top30碩博&本轉錄取學子分享
超150頁,22位嘉賓,13萬+字乾貨

為幫助更多留學家庭構建科學、實用的申請規劃知識體系,連續4年,擇由累計邀請70+位美國名校頂級項目錄取學子進行分享。2024Fall錄取季,我們邀請到:
碩博錄取
哈佛計算生物、哈佛資料科學、哈佛教育學、耶魯計算機科學、賓大國際公共管理、CMU機器學習、CIT電子工程、哥大金融數學……
轉學錄取
西北認知科學、西北應用數學、芝大公共政策……
22位錄取學子從升學路線選擇、專業&職業探索、資源挖掘&利用、申請經驗等多維度給大家分享最真實的美國留學困境與升學之路。希望這些真實鮮活又幹貨滿滿的美國碩博申請經驗,能夠幫助美國碩博升學家庭收穫更專業、具體的規劃思路,並立足自身情況釐清個人升學脈絡,助力理想發展。
福利三
 重磅主推美國博士學長學姐訪談實錄合集
首次放送!視角獨家!
來聽熱門PhD專案學長學姐侃專案內部一手資訊、升學與職業規劃,前進路上不迷茫
最頭部
熱門PhD專案申請全覆蓋
理工科方向
斯坦福材料工程、劍橋計算機科學、UCLA免疫醫學 、JHU生物統計、芝加哥物理量子科技、賓大化學、康奈爾資訊科學……
文社商方向
耶魯環境經濟學、NYU Stern 市場營銷、普林斯頓比較文學、南加大傳播學、賓大教育學、MIT語言學……
斯坦福大學材料工程 – R同學
R同學本科就讀於全美材料工程排名第3的UIUC,本科時期就擁有極其豐富的研究經驗且在材料學領域有巨大影響力的AFM期刊上發表了3篇論文。此後申請至斯坦福大學的材料科學和工程碩士,之後轉入斯坦福博士專案。我們邀請到她分享申請與就讀博士的經歷,分享她如何抓住研究機會的經驗,以及她對材料工程行業目前的看法。
劍橋大學 計算機科學 – G同學
本科畢業於CS世界專排第一的CMU,本科時期研究、實習兩手抓,本科期間就已在BMC發表論文。碩士轉戰英國第一名校劍橋大學,此後更是直接在劍橋大學攻讀CS博士,研究語言生成識別。想了解CS升學和就業,對英國讀博體驗感興趣,那就別錯過G同學的訪談內容。
康奈爾大學 資訊科學 – H同學
H同學本科畢業於UCB語言學,畢業工作一年後,選擇在Cornell讀心理學博士,之後換為資訊科學博士,研究方向是與語言的感知和認知相關的行為。我們希望透過此次採訪來了解認知科學的語言相關的研究領域和方向,以及H同學的學業職業規劃、就讀體驗和建議。
理工科or文社商、美國or英國、陸本or海本、本升博or碩升博、進業界or進學術界……無論你是哪種情況,這些來自不同專業方向,院校背景和升學經歷各異,但同樣擁有豐富升學經驗、真實就讀經歷和深入職業觀察的學長學姐,都能為大家帶來有借鑑價值的博士升學指南與就業建議。
最全面
知無不言的保姆級攻略
關於博士申請
我沒申UCB的PhD,出於美國博士的一個hidden rule,即如果你的本科是在一個學校讀的,那麼你之後的博士不應該在同一個學校讀。
——康奈爾資訊科學H博士

套磁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讓教授知道你的存在,否則教授可能很難選你。就像我們現在實驗室招的人,他們或多或少都與我們教授有過聯絡。
——UCLA免疫醫學Charlie博士
關於就讀體驗
讀博的每天都有新的挑戰。做科研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害怕自己運氣不好踩到深水潭,每天壓力都挺大,在一種不確定的情況下努力。科研就是24小時甚至做夢都在想,沒什麼可以休息的時間。
——耶魯大學環境經濟學L博士

有時我會嫉妒工程系學生有自己的實驗室。文學博士想發表要困難得多,你不僅是想要產出成果,你的整個思想都要展露出來,這不是從實驗中得到一個好結果那麼簡單。在我的專案中,很少有學生真正發表過任何東西。另一個困難是孤獨感,每天會有大量時間是一個人閱讀與寫作。
——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A博士
關於職業發展
儘量往一些好找工作但又與語言學有一些相關的工作上去靠,這樣又能兼顧小孩的興趣也能平衡家長的擔憂點。語言學裡有些分支是很有工作前景的,比如計算語言學、實驗語言學等,我覺得語言學又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找工作。
——MIT語言學博士

我之前也以為教育學只能做教職或者科研崗位,去年參加了很多會議,發現一條路也算是業界,叫User Experience Researcher,我教育心理學學姐PhD後去了大廠做這個工作,年薪可達20萬美金,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一條路。
——JHU教育學Q博士
方向探索、專案一手資訊、申博經驗、讀博指南、畢業攻略、職業發展……你關心的內容也是他們曾面對的問題。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分享,將幫助大家揮散未知迷霧,助力攻克升學與職業發展難關。
除了乾貨經驗外,學長學姐們還跟大家掏心窩子講了自己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升級打怪之路。TA們中有人為了“提前畢業”跟導師談判、有人套磁只收到一堆客套回覆、有人跟老闆關係好到常去蹭飯……這些有乾貨又有溫度的內容,將帶留學家庭廣角俯瞰本碩博升學路,瞭解讀博與就業的核心要點與重要細節,真正做到支援留學家庭走穩追夢之路,實現留學成功。

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打包領取視角觀眾獨享的三重碩博福利包

*掃碼免費領取【三重碩博福利包】

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擇由出版的《全球視野選專業》(上下冊)實體書籍美國公司Sponsor彙總名單等福利,幫助大家開闊專業職業視野,立足自身需求,探索出最適合孩子的發展與實現自我價值之路!

*此額外福利僅限前50名領取

轉載:擇由留學,本文經授權轉載,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免責:本文系推廣內容,本號無法就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陳述和保證。

喜歡本文?歡迎點贊/轉發/關注/加入留學家長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