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知名服飾品牌第二次申請破產

Forever 21不再“永恆”。3月17日,美國時尚零售商Forever 21根據破產法第11章在特拉華州申請破產保護。法庭檔案顯示,該公司估計負債為10億至100億美元,債權人數量超過1萬名;估計資產為1億至5億美元。
這已經不是Forever
21第一次申請破產。2019年,Forever 21就曾申請破產保護,以重組其業務。2020年2月,Forever 21以8100萬美元的低價被西蒙房地產集團、布魯克菲爾德房地產公司,以及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組成的財團收購。
第二次破產此前已有先兆。2025年1月,Forever 21的原母公司Sparc集團(由Authentic
Brands與西蒙地產、布魯克菲爾德資管共同成立)與百貨連鎖品牌JC Penney合併,組建新實體Catalyst Brands。合併宣告中,公司曾暗示正在為Forever 21“探索戰略選項”。2025年2月,Catalyst Brands表示,計劃關閉至少200家店鋪,並積極尋找買家收購剩餘門店,若未能成功找到合適買家,預計約350間店鋪將面臨清盤。時隔一個月,Forever 21正式宣佈申請破產保護,此次破產申請僅針對美國運營公司,不會波及國際授權門店。
雖然美國運營公司走向清算,但Forever 21品牌及智慧財產權仍由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持有,並將在全球其他地區繼續運營。ABG對品牌未來持樂觀態度,並尋求新的運營商接手美國業務,但可能性較低。目前已聯絡200多家潛在競標者,但尚未達成可行交易。Authentic Brands執行長Jamie Salter曾在2024年公開承認,收購Forever 21是“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失誤”。
對於走到申請破產這一步,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布拉德・塞爾(Brad Sell)在一份宣告中解釋說:“儘管我們已經評估了所有能讓公司在未來處於最佳位置的選項,但鑑於來自國外快時尚公司的競爭,我們無法找到一條可持續的前進道路。這些外國公司能夠利用最低限度免稅政策在價格和利潤上削弱我們的品牌,此外還有成本上升、影響我們核心客戶的經濟挑戰以及不斷變化的消費者趨勢等因素。”
此外,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進一步使該零售商的前景複雜化。
公開資料顯示,Forever
21由韓裔美籍人士張東文夫婦在1984年創立,由於價格低廉以及上新速度快,主打青春甜美的Forever21快速走紅。巔峰時在全球50多個國家擁有800多家門店,員工4.3萬,年銷售額可達41億美元。
然而,隨著快時尚行業加速迭代、線上購物興起,以及大型購物中心衰落,Forever 21門店過大、擴張過快,導致陷入經營困境,逐漸失去競爭力。2019年首次破產重組後,其門店規模已縮減近半。根據相關檔案,僅在2024年,Forever 21就損失了1.5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損失約1.8億美元。
對於龐大的中國市場,Forever
21自然也不想放棄。Forever21算的上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快時尚品牌之一,但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並不順利。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Forever 21進駐中國市場,當時它在江蘇常熟開了中國區的第一家店,不過一年後門店就停止運營,Forever 21退出了中國。
2011年,Forever 21又開始重新回到中國市場,在北京王府井開設線下首店,佔地近2500平方米,一度成為打卡勝地。隨後,又在上海、杭州(靠近西湖)、重慶等地開設門店。不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保守的擴張策略面前,品牌的全球業績出現下滑。2019年5月,Forever 21又一次宣佈退出中國市場。
不過,兩年後,它又捲土重來。2021年,Forever 21全國首家線下旗艦店落地江蘇泰州靖江印象城,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同時,品牌同步上線了天貓、拼多多、微商城、唯品會等中國各大電商平臺。
隨著電商渠道的迅猛發展,本來以“更新快、價格低”為競爭優勢的快時尚不靈了,電商渠道強大的供應鏈建設不斷挑戰著傳統快時尚品牌構築的邊界。在經濟環境不穩定和生活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新一代消費者對價格變得更加敏感,追求高性價比的產品成為主流消費觀念。此外,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環保議題,透過不斷創造需求誘導過度消費的快時尚品牌也變得更加不受歡迎。
特朗普手背現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