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疫苗臨床突破:喚醒“百年工齡”的免疫護衛軍

"癌中之王"胰腺癌的治療困局,終於在20252月被撕開一道裂縫。
2025219日,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癌症疫苗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使用mRNA技術所製備的癌新抗原疫苗,大大降低了胰腺癌(PDAC)患者的複發率。[1]
mRNA疫苗不僅讓半數受試患者看到新生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體內訓練出來的是一支"超長待機"的免疫鐵軍,能夠長久地清除體內的癌細胞。
1
私人訂製的mRNA疫苗
這份研究中的mRNA疫苗,是BioNTech開發的產品,合作的研究機構是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19位術後胰腺癌患者,在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參與了一場"絕地求生"實驗。治療方案像精密設計的軍事行動:先用PD-L1抗體撕開腫瘤的偽裝,接著連續八輪靜脈注射個體化mRNA疫苗——每支疫苗都藏著20種精準鎖敵的癌新抗原密碼。化療收尾後,最後再補一針加強針。
分析發現,在16個接種疫苗的患者中,8人產生了對疫苗的響應(疫苗響應者),體內產生了特異性的 CD8 + 效應細胞;另外8人為非響應者。這兩種人群的復發情況大不相同:
    • 疫苗響應者(8例):中位無復發生存期(RFS)超過3.2年;
    • 非響應者(8例):中位RFS13.4個月(復發風險降低83%P=0.007
換一個表述方式,8個非響應者中,除一人外,其餘都在治療一年半時就出現了病情復發;相比之下,在隨訪結束時(中位時間3.4年),大部分疫苗響應者還在健康打卡。
2
疫苗誘導產生T細胞“特種兵"
疫苗響應者中出現了很好的療效,是因為疫苗誘導產生了特異性的T細胞“特種兵”,而且這些細胞的數量在加強針後會百倍暴增,某些T細胞克隆軍團甚至能佔T細胞總數的0.2%
這些T細胞特種兵” 有著這樣一些特性
    • 持久駐防在接種3年後,疫苗響應者的血液中,仍有大量的特種兵。疫苗所誘導產生的CD8+T細胞克隆,此時仍有86%可被追蹤到;
    • 壽命長初次免疫之後,特異性T細胞克隆的平均壽命為1.1年,而在加強免疫之後,T細胞壽命提高至7.7年;
    • 工齡長:細胞呈現組織駐留記憶T細胞特徵(TRM),持續分泌IFN-γ和顆粒酶B。
7.7年只是這些特異性T細胞的平均壽命,在4個打過加強針的患者中,30%T細胞克隆的預期壽命為10年以上!
最驚人的是某些T細胞預期壽命達百年——比宿主還長壽,堪稱"你走之後,我替你活著"的終極保鏢。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對於免疫細胞的壽命的預測,是透過監測細胞數目在體內的衰減速度來推測出的。該研究使用了單細胞追蹤技術(PhenoTrack),能夠對T細胞克隆進行動態追蹤計數。如果根據衰減速度計算,某種T細胞克隆在1年之後檢測不到了,那麼這種T細胞的壽命就是一年。
當然,與長壽相比,工齡長更為重要!
一般的效應T細胞,在啟用之後很快就進入“耗竭”狀態,再也不能殺傷癌細胞了,雖然還在刷“純在感”,但是已經退休了。
mRNA疫苗所啟用的T細胞卻大不相同,處於非耗型的TRM細胞狀態,完美規避了“提前退休”的問題。這相當於是給免疫系統開了"無限續杯"的特權。
這些疫苗催生的T細胞也堪稱打工人的勞模典範,當別的細胞在數著退休倒計時,它們已經續上了跨越世紀的勞務合同。

圖:免疫系統裡的天選打工人:永不退休
3
化療熔爐煉真金,更絕的是這些"特種兵"的抗造屬性
明眼人可以看出,這裡的胰腺癌疫苗,並不是一般的“預防型”疫苗,而是治療型疫苗。使用者是已經診斷出癌症的患者,而不是一般的健康者。
值得一提的是,接種疫苗的患者,還需要進行化療。化療是用來對付癌細胞的,但一般情況下,化療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尤其是免疫細胞。
有了這個知識點,就更能感慨“特種兵”的抗造屬性。
mFOLFIRINOX化療方案的"三昧真火"灼燒下,這些疫苗訓練出的T細胞不但沒有灰飛煙滅,反而是越戰越勇。資料顯示,即便經歷化療摧殘,86%的特異性T細胞仍能滿血復活。這種"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的硬核屬性,讓癌症治療實現"化療免疫雙線作戰"
化療不再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七傷拳,倒成了檢驗真金的試金石。
4
黎明前的未盡之戰
胰腺癌的治療雖然曙光初現,但陰影猶存。
在這份研究中,有一半的患者(8人)被定義為非應答者,不能享受到mRNA腫瘤疫苗所能帶來的療效。
這提醒我們,癌抗原篩選仍是關鍵瓶頸!
為什麼這麼說?
製造mRNA,首先需要對患者腫瘤組織進行基因測序,找出癌新抗原,才能定製疫苗。雖然每個患者都提供了多個序列,但是很顯然,有一半的患者所提供的序列效果都不好。
就像給抓捕癌細胞的特工配錯了通緝畫像。
更棘手的是,即便是顯示出療效的疫苗響應者,也有個別復發案例。研究表明,在復發的癌細胞上,已經檢測不到原來的癌新抗原。所以,這些癌細胞是透過"換馬甲"逃避了追捕。
好訊息是,AI巨頭們已經加入了“抗原預測”的賽道。未來,有了DeepSeek等人工智慧的加持,mRNA疫苗或可印發更精準的"通緝令",不讓任何一個癌細胞漏網。
mRNA疫苗的終極目標:讓癌細胞的每次重生,都成為自投羅網!
參考文獻:
1.Sethna, Z., et al., RNA neoantigen vaccines prime long-lived CD8+ 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 Nature, 2025.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僅供參考,瞭解臨床研究進展,不可作為醫療建議。癌症治療,謹遵醫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