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rachelinq 發表於 一畝三分地求職版

我是美東某校(非超級名校)的mfe new graduate,今年5月畢業。自申請的時候就在地裡得到過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本科金融,當時一根筋堅持來學mfe,最後也算是心想事成。後來因為找工作找實習就去混求職板了。最近可能找工作實在不順,就翻翻看發現真的還有好多人來學mfe啊或類似的這種商科專業。不知道版裡有沒有朋友跟我一樣,發現非牛校的mfe或這種跟商科沾邊的專業今年非常難找工作
1. mfe除非你是牛校/brand name+prefect location,挺難找quant、trader這種看上去高階大氣的工作的。
僅根據我的瞭解+我的身邊prof指導說:一般quant或者trader的職位都perfer PhD,而且是數學或者cs的PhD。地裡我看到幾位拿到知名fund的offer的ms,基本都是cs master吧。好像在很多人看來:金融知識可以速成,但是coding不可以
2. BA/BIE/analytics的工作也不好找。
因為trading的工作不好找,我去年一個學期都在努力找BA/BIE的類似工作。其中得到了地裡多位大佬的指導,和Amazon的內推機會,都非常感謝!但是也沒有什麼迴音或者更好的機會。而且在linkedin和indeed上看工作的機會,很多BA會希望你有一年的工作經驗。這個1年看上去很短,其實確實很沉重的一道坎。作為new graduate,就是很難邁過去。
3. 轉ds艱難。
mfe的話雖然會有不少程式設計相關的課,統計課,包括machine learning data mining其實我也都有學,但是如果去做ds,還是感到深深的不足。比如去看地裡的數科面經那塊,會發現很多面試就算我過了簡歷關,也會有很多不太懂。比如演算法基礎的東西,比如一些coding,作為金融出身的人真的還是很困難。
4. 身份問題成為最大的挑戰之一。
sponsorship可能對於sde來說不是最大的挑戰,但是對於稍微有點商科沾邊的專業來說,一定是的!我和我的朋友經歷的情況有過:
(1)在網申時候寫完需不需要sponsor就直接跳出Thank you這種秒拒。
(2)跟hr打電話上來1分鐘就直接說不sponsor掛電話的。
等等等都是非常艱難的回憶。今天地裡的有個帖子說的很好:h1b比opt找工作會輕鬆不少。的確是這樣!不要認為什麼stem什麼opt-extension可以給你更多的希望,說實話現在市面上大部分專業不都瘋狂往stem上靠嘛?stem不是吃香的東西而變成了大家都有的競爭條件。
5. mfe專業中國人比例極高,互相競爭。
如果地裡有去nyu那個financial engineering career fair的同學都知道吧,烏壓壓的人,長長的隊,90+%的中國人。這也就是mfe的現狀。一個班過大半的人都是中國人,大家互相競爭本來就很少的資源。我們班41個人裡面39箇中國人(2個local american都找到了工作倒是。。),其他學校情況也都相似。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學mfe/FinMath的同學跟我有一樣的感慨,感覺到了這個專業找工作的不易,很像萬精油,什麼都看上去懂一點,但是也學不深。
不過牛校的mfe的同學應該還是好很多吧。brand name+location還是可以帶來更多的機遇。
如果還有人申請mfe,我強烈建議你認真瞭解下該專案的就業情況(真實就業情況!)特別是中國人的就業情況。
如果也有學跟我類似相同的專業同學,真希望能跟你們好好聊聊你們在找工作中的感觸和收穫!!
附上我從秋季開始的找工作情況吧:投了不知道多少,共3個面試,no offer
男票:投了不少networking不少,共5.6個面試,no offer,很多recruiter聽說要sponsor就不願意了。
最後希望自己招工順利!大家也能找工順利!今年肯定是tough time不過希望一切都能有個好結果!
補充內容:
update:
lz和男票都已順利結束找工季。兩個人共同努力,也一起分享一些找工作訣竅,從3月到現在基本每週2-3個面試。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放棄,一定好好堅持,但是也要能適當和身邊人一起總結訣竅,不要盲目海投。
左下角去地裡閱讀原文,跟作者交流。也歡迎MFE專業的同學們來地裡分享你們的求職感受。


-長按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