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學費只能回國?北美金融碩士專案就業全景報告

一句話絕殺大部分美國金融碩士MSF👇
70萬學費+1年OPT+15%的H1B中籤率
=大機率回國當分母
當然,有STEM認證的金融碩士
也能套用下面的認清現實公式👇
80萬學費×3年OPT÷50%注水課程+38.6%理論中籤率
=回國當Quant氣氛組
美國金融碩士專案(理性避坑版)
有一位留學前輩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讀美國金融碩士就像買期權,在你支付高昂權利金後,才發現標的資產早已被機構做空。”
話雖如此,但每年依舊有不少留學生出於不同的理由,想要申請美國金融碩士專案。接下來我們將從就業率、價效比、留美率等幾個角度去討論幾個美國頂尖金融碩士專案的優缺點。
在此之前,我們先明確一下美國金融碩士專案涵蓋範圍。我們將美國金融碩士專案大致分為以下三大類👇
1)純金融方向
  • Master of Finance (MFin):課程非常注重經濟學和會計學基礎,適合本身就是金融或財務相關專業背景的學生去申請。
  •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 (MSF):覆蓋傳統金融領域的核心知識體系,適合商科背景紮實的學生申請。
2)數理/量化方向
  • 金融工程MFE:以隨機分析、數值方法、衍生品定價為核心,覆蓋金融建模、機器學習、高頻交易等前沿領域。適合數學能力強、程式設計功底紮實的申請者。
  • 金融數學MMF:側重機率論、隨機過程、金融風險管理,適合偏好理論研究、職業目標為風險管理的學生。
  • 量化金融MQF:課程涵蓋演算法交易、金融大資料、機器學習最佳化,熱衷金融科技的申請者,需突出程式設計與資料分析能力。
3)管理類方向
  • MBA-Finance:將金融專業課程與管理類課程深度融合,要求申請者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
就業率100%,但你不是目標使用者
——普林斯頓大學MFin
該怎麼介紹普林斯頓大學的Master in Finance呢?就業率是封神的,錄取率是地獄級的。(雖然專案名稱是金融碩士,但課程內容和就業方向與金融工程高度重合)
根據BCF統計:普林斯頓MFin專案年均錄取32-38人,其中美籍學生年均錄取23-25人(佔總名額70%+)。
而至於陸本學生,捲上天才能拿到offer👉2020-2023年,普林斯頓大學MFin累計僅錄取7名中國大陸本科學生,人均發表SCI論文2篇+IMO/ACM競賽獎項,競爭激烈程度超哈佛PhD專案。
普林斯頓MFin專案由Bendheim金融中心(BCF)打造,是當之無愧的就業神專案👉自2017年至2023年,該專案的學生都能保證100%上岸率(包括暑期實習實習和全職~)
下圖是普林斯頓大學MFin 2024屆全職&實習的就業情況,又是大寫的100% Job Placement。去的也都是頂尖公司,包括Citadel、Two Sigma、高盛、摩根士丹利、貝萊德等。
普林斯頓大學MFin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259,942美元。
但如果想畢業後留在美國,普林斯頓MFin專案這個選項是要delete的。普林斯頓官方資料顯示,國際生留美率僅約20%
擴招策略一度稀釋專案口碑
——JHU MSF專案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普林斯頓MFin招中國學生,尤其是陸本學生特別不友好,那麼站在另一端的就是JHU MSF專案。
2018年,JHU MSF full time學生總數超860人,中國學生佔到1/3。大規模招生策略,也是讓JHU MSF揹負了水碩的罵名。
在2020-2023年,JHU MSF專案逐步減少了錄取人數,雖然和其他商學院比,還是屬於Super大班👉2023年JHU MSF一共招生了約500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學生是JHU MSF的真愛,佔比高達60%。
龐大的學生基數,自然也會導致求職資源稀釋、頭部崗位競爭加劇的現實問題。因此,JHU MSF專案的就業率資料格外受到關注。但偏偏官方玩的一手文字遊戲,資料是那麼地不透明👇
往好處說,招生量變大,畢業生數量變大,可能優秀群體的比例也上升了。JHU MSF專案也不乏高背景群體:清北/985學生+手握多份big name實習。而在2023年,Carey商學院獲AACSB認證,也會進一步提升JHU MSF的含金量。
100萬+的天價學費,到底都是誰在讀啊?
——哥大MSFE
兩年學費漲10萬人民幣,哥大MS in Financial Economics喜提稱號👉2025美國金融碩士最貴專案,也是首個學費突破百萬人民幣的金融碩士專案
  • 目前哥大MS in Financial Economics總學費:$146,128(約106萬人民幣,兩年制)
哥大MSFE專案強調的是金融理論和經濟模型,必修課含PhD級計量經濟學、連續時間金融理論,與高薪量化崗位(Quant、FinTech)的技能需求是錯位的。所以如果你是以留美高薪就業為核心目標,請謹慎評估哥大MSFE專案ROI。同校MFE專案或許更適合你👉哥大MFE專案畢業生平均起薪143K,稅後100K+。
哥大MSFE畢業生主流去向是投行(如高盛投資研究部)、資管(如貝萊德經濟分析崗)和學術研究。
ROI優勢明顯,但身份壁壘難以跨越
——巴魯克MFE專案
各項資料一公開,巴魯克MFE專案確實擔得起“量化金融價效比之王”的稱號
但巴魯克MFE就像量化金融界的飢餓遊戲,成功案例永遠屬於那5%有綠卡+競賽金牌的卷王
官方宣稱留美率88%,但沒告訴你國際生實際留美率僅38%(含OPT掛靠)。畢業典禮上校長說的"Congratulations",意味著國際生開始了三年OPT生存遊戲
用$4萬學費賭14.6%的H1B機率,輸了就得加入海歸Quant內卷大軍,能否過面試還得看國內HR是不是QuantNet的訂閱使用者了。
專屬於美國研究生的求職方案
美國研究生一般為期1~2年,也有些專案甚至只有短短8個月的時間。
從時間—金錢成本的角度來考慮,有些同學會傾向於選擇1年碩專案。但太多例項表明,一年碩真的很容易被放冷箭。
另外,一年碩專案是基本上沒辦法申請知名公司的暑期實習生專案。
高薪行業招聘更傾向於招募暑期實習過的員工,讓他們畢業後以全職身份入職。因此,高薪行業求職分為兩部曲:【可轉正實習+轉正】。
而一年碩同學由於來年Summer就畢業了,因此無法申請可轉正實習,只能去申請讀研階段僅有的全職機會。但全職錄取名額本身就不多,都是少量被淘汰的暑期實習生騰出來的位置。
同行相比,一年碩無論是學業壓力,還是就業壓力上都是最重的。那麼一年半和兩年制專案研究生的同學是不是就能安心了呢?
雖然有額外一次申請暑期實習的機會,但其申請時間線一樣緊湊到爆炸。以往,華爾街投行的暑期實習申請一直持續到9月份。但2月還沒結束,已經有近70家投行開放了2026年暑期實習專案,甚至有不少投行已經關閉申請通道
僅展示部分


需要具體崗位申請資訊的同學,可以新增小助理回覆關鍵詞【2026】即可解鎖!
如果各位等到碩士開學後才準備求職,可以申請的暑期實習的公司寥寥無幾。
即便有,但一方面你要花大量時間適應新環境,另一方面你還需要緊跟課程安排。並且這個時候第一學期的GPA還沒有出,讀研的經歷並不能成為求職加分項。想要拿到offer,也是難上加難。
到頭來錯過申請暑期實習,也只能和一年制研究生一樣,直接申請本身名額就不多的全職工作。
結論:無論是一年碩,還是一年半、兩年碩專案,現階段都應該開始準備求職。不然即便是名校畢業,一樣會失業。關於碩士求職時間線的問題,WST創始人Jerry在多個影片中有提到,大家可以點選下方影片檢視:
WST每年都有不少研究生學員,他們有些是錯過了自己的黃金申請季,有些是公司沒有轉正hc不得不透過讀研來延長自己的求職週期,但他們都在WST的幫助下,斬獲金融、科技、諮詢等高薪行業的暑期實習/全職Offer,以下僅展示部分:
……
想知道碩士求職的最高效方式?
想了解研究生最適合的崗位如何規劃上岸?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銜接申研與求職
WST推出升級版以求職為導向的研究生申請
前期,有豐富留學經驗的規劃導師
分析名校研究生專案的就業資源
從就業角度幫你搞定夢校offer
而在求職階段
WST的專業導師們都會在每個細節上做好把關
比如簡歷的背景提升與經歷的完善
根據同學個人背景與專案經歷做頭腦風暴
為之後的面試打下基礎


WST申研求職一站式專案
來Carry你拿下令人心動的Offer
👇👇👇
不經過正規化和魔鬼式的訓練,何談年薪百萬?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因文章篇幅有限,
此處展示的僅為部分WST學員戰績
不經過正規化和魔鬼式的訓練,何談年薪百萬?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