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不可一世的美軍也可以如此守規矩懂禮貌

20235月,蛋總寫過一篇文章,《中美比拼,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能——熬鷹》。其中提到,我們正在熬一隻史無前例的鷹——美國白頭沙雕。
一個“熬”字,實在是太傳神了,說明過程極為艱辛。畢竟鷹這玩意是一類生性殘暴、野性十足的猛禽,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要把它們馴服,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用桀驁不馴形容這類鳥不能再太貼切了。實話實說,別說熬鷹了,就是熬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雞,兩條腿有毛會叫的那種)。
更難熬的是鬥雞。中國是世界上馴養鬥雞的古老國家之一,目前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在古代,鬥雞是一種非常盛行的一種娛樂方式。
雞雖好玩,但熬雞不易。《莊子·達生》中就有紀渻(shěng)子為齊宣王熬雞的故事,齊宣王就是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的那位。
而紀渻子則是當時的熬雞大王,一些外觀很普通的大公雞,經過他的調教,則可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一隻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的鬥雞。
齊宣王聽說後不信這個邪,故意弄了一隻其貌不揚的雞給了紀渻子。紀渻子領到這隻雞後便開始了針對性的訓練,四十天後這隻雞來了個大變樣。
齊宣王一看,當初的醜小雞,變得威武雄壯、堅定專注,漂亮極了,他不由得讚歎了一句,然後一個家喻戶曉、廣為流傳的成語誕生了——雞你太美,錯了,呆若木雞。
《莊子·達生》原文是這樣說的:“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意思是別的雞哪怕是母雞怎麼叫,它都不為所動,依然氣定神閒、氣場十足,遠遠看上去如同木雞一樣,別的鬥雞沒有敢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
熬雞大師熬一隻雞尚且需要40天,就別說熬鷹了,除非上高壓鍋可能快些。鷹縱然難熬,只要方法得當且耐心十足,還是能熬成的。
中國人熬鷹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禮記》《詩經》《春秋》都有記載。《禮記·月令》中提到:季夏之月,鷹乃學習……
有個“上蔡蒼鷹”的成語,緣起於《史記》中記載李斯臨刑前回憶跟兒子一起牽狗架鷹的情境(欲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熬鷹的精髓在於可勁兒地折騰它,不能讓它停下來。它要是停了,我們還得去刺激刺激。最初的方法很笨,就是大眼蹬小眼,人鷹互熬。
但後來人們變得越來越聰明瞭,學會上手段了,學會了煽風點火,學會了物理刺激(聲光電),甚至發明了全自動搖鷹機。
其實我們國家也在熬一隻史無前例的鷹,也就是美帝,且原理也是一樣的,中美之間的對決,一場智慧的對決,更是一場戰略意志的比拼。
美帝這隻鷹不好對付,尤其是拖垮了蘇聯之後的一二十年,國力達到了頂點,那時候的美國說打誰都打誰,完全不把聯合國放在眼裡。
突然沒有對手的美國,開始對中國動手動腳了。上世紀90年代,有外交三大恥辱的說法,也就是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1996年的臺海危機,以及1999年我駐南使館被轟炸。
其實還有1994年的黃海危機,我們的核潛艇在家門口被美國小鷹號航母調戲;以及1997年華北和華東地區的數起特大空情事件,以及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
1996年臺海危機時,近40艘美國軍艦開到了臺海附近。我們演習其實也是裝裝樣子,結果這個底牌也被叛徒出賣給了李登輝,人家已提前知道我們不會真打,甚至用了空包彈。
臺海危機過了不到半年,我們就跟美國總統克林頓談笑風生了,第二年就訪美了,訪美期間可以說被人家百般刁難。這何種情況下,我們不光滿面堆笑,還吹拉彈唱。
同樣,1999年大使館被炸之後沒多久,我們就又陪著笑臉去跟美國談入世了。中美撞機之後半年,我們又開始歡迎布什訪華。當然這時911已經發生了,鷹也遭到了當頭一棒。
所以鷹不是那麼容易熬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這隻鷹遭遇了當頭一棒又一棒,脾氣也越來越溫順了。尤其是時間進入2024年之後,美國甚至有點能歌善舞了。
咱不瞎說。2023年年底和2024年年初,東亞(西太平洋地區)這塊形勢非常緊張。一是中國臺灣地區地方選舉,二是朝鮮半島局勢急劇升溫。
歐洲、中東地區、以及東亞(西太平洋地區),都是美國的霸權支點,任何一個戰略支點失控,美國的霸權就會土崩瓦解,所以美國在這三個地區都部署重兵。
朝鮮半島和平問題和中國的臺灣問題,其實都是美國霸權主義的惡果。美國要是不干涉,中國和朝鮮早就實現了統一,東亞早就實現了和平。
無論是韓國、日本、還是中國的臺灣,都是美國維護全球霸權的棋子而已,牢牢地盯住亞歐大陸的最東端。所以這一塊局勢升溫,美國肯定會高調介入。
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美國幾乎每一場侵略戰爭都有航母的參與,它已經成為美國對外侵略的最大幫兇和打手。
不過美國也產生了路徑依賴,全球無論是哪裡局勢升溫,總統的第一反應就是詢問,我們的航母在哪裡?只不過越來越多的回答是——在維修。
好訊息是,這一兩年“在維修”的答案越來越少了;壞訊息是,因為它們在排隊(等維修)。好訊息是,有幾艘可以不用修,壞訊息是因為它們該退役了。
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美國現在比較好用的航母都是冷戰時期的產品,比如尼米茲號航母52歲了,艾森豪威爾號49歲了,卡爾文森豪航母44歲了,林肯號36歲。
反而冷戰結束後的航母,都是病秧子,比如布什號排便不暢,最年輕的福特號航母更是百病纏身,成了妥妥的樣子貨,必須由另一艘航母攙著(彈射故障率高,即使彈了也怕落不下來)。
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美國的衰落,美國製造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有類似問題的還有波音,波音曾經是空中一霸,曾經佔據了世界80%以上的民航市場,但最近波音飛機頻頻出故障。
15日,一家波音737Max客機起飛後一扇窗戶和一部分機身突然不翼而飛,飛機不得不緊急迫降,你說嚇人不。
1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開完達沃斯年會後,乘坐波音737回國未遂,原因是起飛後遭遇嚴重故障,飛機再次迫降,導致布林肯滯留。
就在今天,美國阿特拉斯航空公司表示,一架波音747飛機從邁阿密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發動機出現故障,不得不緊急迫降。
無論是航母還是飛機,以及載人航天,都見證了美國科技和工業的衰落。科技和工業的衰落,意味著美國的國力的衰落,也意味著美國霸權失去了支撐。
過去,美國國力鼎盛的情況下,航母是干涉地區事務的有效工具。而現在,地區事務成了美國疲於應付的負擔。所以有人說,哈馬斯是在攻其必救。
但仔細想想,俄羅斯也在攻其必救,胡塞也在攻其必救,那朝鮮何嘗不是也在攻其必救?畢竟任何一點不救,美國的霸權體系就土崩瓦解。
這一次,東亞局勢升溫,美國派出了44歲的老奶奶——卡爾文森號航母。航母的設計壽命是50年,我們喊一聲老奶奶不吃虧。
20231217日,卡爾文森號航母離開了新加坡的樟宜軍事基地。為什麼是1217日呢?因為當天朝鮮向東部海域發射了彈道導彈。
當然朝鮮發射導彈,也是因為當天美國核潛艇密蘇里號抵達韓國的釜山。在這之前,朝鮮半島的局勢已經非常緊張了,朝鮮已經退出了停戰協議。
雖然我們常說,美國是韓國的爹,但看樣子韓國也是美國的爹,因為韓國一有事美國就得幫場子,哪怕非常不情願,這次也是一樣。
1217日卡爾文森號航母就出發了,磨磨蹭蹭的,不知道是不是年齡大了,腿腳不方便。而且從航跡上看,可能還得扶著牆。
也不知道為啥,橫衝直撞一輩子的卡爾文森號,竟然現在這麼懂禮貌,幾乎是貼著我們的南海十段線的外圍,也貼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牆根走。
有人說卡爾文森號航母是為了給臺偽當局撐場子。我覺得美國的拜登政府肯定有這個意思,雖然卡爾文森號很不情願,畢竟美國軍方現在是美國最大的鴿派。
白宮給的命令,軍方不能不執行,於是只好扶著牆走。說一千道一萬卡爾文森號還是有點怕,怕激怒瞭解放軍,只好規規矩矩、戰戰兢兢貼著邊走。
而且大選結果還沒開出來,卡爾文森號就溜了,往韓國方向駛去,114日已經在韓國濟州島附近舉行美日韓聯合演習了。
美國軍艦上一次這麼懂禮貌、守規矩,還是在2023914日。當時美國的兩棲登陸艦美利堅號,赴韓國參加仁川登陸73週年紀念,並參加為期半月的聯合演習。
然而抵達仁川不到五小時,美利堅號就撤了,而且也是規規矩矩。雖然是扶著牆走,但不妨礙溜得快,916日晚已經抵達日本長崎附近海域。看來美國的軍艦越來越懂規矩了。

我覺得,我們熬鷹已經初有成效了,畢竟昔日不可一世的美軍,已經開始守規矩了。我們的055和航母越多,美國就越能歌善舞。在這裡,我問一下,你們到底還想要多少航母?我再努努力。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去墨西哥灣看美國們的軍艦跳科目三。

“食在廣東,味在潮汕”。捶打1000+次才做成的魚丸!央視推薦的非遺美食,一口下去,鮮嫩可口——汕頭的達濠魚丸 ,歡迎品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