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本文字數:1229,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程程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表示,“我們很快將在醫藥領域宣佈一些重要舉措”。
特朗普稱:“我們會給相關企業大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來調整,之後他們將面臨關稅。”他補充說:“如果他們必須將藥品和其他相關產品進口到國內,關稅將高達200%。”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似乎尚未認真對待這一關稅威脅。當地時間7月9日,許多歐洲製藥公司的股價幾乎沒有變化,追蹤印度製藥股的標普BSE醫療保健指數9日收盤時大致持平。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菲爾德(Emily Field)表示,投資者對最新的醫藥關稅威脅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空談”,“特朗普總是退縮(TACO)交易的觀念仍然盛行。”
投資管理集團Capstone的分析報告顯示,如果以上述水平實施關稅,將對美國患者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實施200%的藥品關稅,美國將面臨藥品短缺,因為品牌藥製造商將面臨零部件進口成本上升的問題,而仿製藥製造商最終將選擇退出美國市場,以保護本已微薄的利潤。”


多家藥企宣佈在美投資計劃
目前,已有多家美國和歐洲製藥商宣佈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計劃。
總部位於瑞士的諾華集團4月宣佈將在五年內投資230億美元以擴大其在美國的生產和研發,預計這些投資將使其能夠在美國生產為美國患者提供的所有主要藥品。瑞士製藥集團羅氏表示未來五年內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美國藥企禮來和強生也於年初先後宣佈在美投資計劃,分別價值270億美元和超550億美元。英國、瑞典合資製藥企業阿斯利康去年11月宣佈,將在美國投資35億美元。
瑞銀製藥業分析師韋斯頓(Matt Weston)表示,考慮到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和建設高科技製造工廠所需的時間,18個月的時間不足以將製造業轉移到美國。他表示:“我們通常認為將商業規模的製造轉移到新工廠需要4年-5年的時間。”
韋斯頓稱,向美國出口高價成品藥的公司受到的影響最大。但他也表示,歐洲製藥公司通常不會這樣做,許多公司至少將產品的最後製造階段都在美國進行。

相關談判進展如何?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顯示,2024年,愛爾蘭是最大的對美藥品出口國,共計向美出口價值500億美元藥品。此外,對美藥品出口大國還包括瑞士、德國、新加坡和印度,對美出口藥品價值分別在120億~190億美元不等。這些國家和美國仍處於貿易談判中。
其中,新加坡方面表示,醫藥供應鏈將是與美國關稅談判的優先事項,其次為半導體。據報道,10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表示將於本月晚些時候訪問美國,並討論“新加坡和美國之間的藥品貿易”。 輝瑞、 安進和默克在新加坡設有生產基地。藥品佔新加坡對美國出口的10%以上。
印度藥企也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印度商務部資料顯示,在截至今年3月的2023年-2024財年中,印度共出口了價值279億美元的藥品,其中近三分之一銷往美國,包括大量仿製藥。
印美兩國均承諾在今年秋季前完成貿易協議的第一階段談判。本週特朗普表示雙方即將達成一項臨時貿易協議,但他也稱印度作為金磚國家,將被徵收10%額外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