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八省聯考剛剛結束,而其中的數學試卷一下子就上了熱搜。

尤其是下面這道數學題,一下子難哭了好多學生。

這是一道多選題,答案是ABD,而且最奇葩的是,題目跟以前傳統的高考數學題完全不同。
沒有任何計算,也沒有任何公式定理,就是讓孩子解繩子,看看這一股繩子能變換成什麼樣的造型?
當我看到這道題目的時候,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考數學怎麼能這麼考了?
那個圖形繞來繞去的,我都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
02
這時候,女兒正好路過,看見我對著螢幕發愁,她也好奇地瞟了一眼。
“怎麼做?有想法不?”,我問小丫頭。
“呃”,她想了好一會兒,然後尷尬地一笑,搖搖頭。
其實別說女兒了,就連我這個大人,看見這繩子繞來繞去的,我也給整得暈頭轉向的。
難怪網上好多學生都在說:“看了這道選擇題,不禁哭暈在廁所!”

不過最奇葩的是,哭暈在廁所的,都是男生,因為女生對這道題反而有妙招!
因為有個女生很天才,她拔了一根長髮,然後現場擺出了題目裡圖片的造型,結果這道題輕鬆搞定。

03
看到那位女生的頭髮,我突然心生一計。
我也可以搞個繩子,給女兒講數學啊!
高考題不是下面這樣嗎:

於是我就用繩子做了一個造型,跟那道題目的造型一模一樣。

然後我讓女兒用這根繩子變啊變。

結果就變出了選項C的造型。


別的造型完全變不出來,所以答案是ABD。
你看,這麼難的數學題,透過一根繩子,輕鬆搞定!
04
雖然八省聯考這道繩結無損變換的題目搞定了,但它給我震撼卻是很大的。
因為這題目宛如一陣新風,打破了數學題一貫給人抽象公式、幾何圖形的刻板印象,它也寓示著數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新方向。
那就是:
知識不應侷限於書本,還應紮根於生活實踐。
孩子需要培養多元思維能力,跳出常規解題套路,將大腦中的數學思維、物理思維和生活感知思維相結合。
那對於孩子該怎麼做呢?
我記得憨憨小學時候,他們學校的課程設定很有意思。
憨憨的學校沒有專門的數學課,相反,他們的數學課名字叫做“Math & Science”,也就是“數學科學課”。
而老師在開學第一天給我們開家長會的時候就說:
她的教育理念是從學科融合視野,培養孩子跨學科的素養,而數學和科學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透過科學,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數學的意義。
透過數學,讓孩子學會解釋科學的世界,理解萬事萬物的原理。
因此,老師把數學和科學放在一堂課去教,這樣孩子對數學和科學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
05
記得有一天,孩子學校辦了活動,叫做——數學日,裡面有很多數學小遊戲。

其中有個遊戲很有意思。
說工地在建房子,需要孩子測量一下,看看搭的木架子是不是足夠垂直?

問題是,沒有垂直的三角尺,孩子手裡頭只有一根繩子……
怎麼做呢?當時一幫孩子都有點束手無策。
這時候,有個孩子走了出來。
只見他開始給繩子打結,每隔一個相同的距離就打上一個結,一共搞了13個結。

然後把繩子拉成下面這個三角形:
一條邊有3段,一條邊有4段,而最後一條邊有5段。

這麼一來,把繩子拉緊,這兩條短邊組成的角就是直角,用這個直角就能測量木頭是否垂直了!

像下面這樣測量木頭垂直,也是同樣的原理。

這下很多孩子都恍然大悟,這不是勾股定理嗎!

畫成三角形就是下面這樣:

這就是數學和科學相結合,在生活中的運用,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透過這種學習方式,孩子完全不需要死記硬背像勾股定理這種公式,而是理解它背後的原理,並且能巧妙地應用於生活中。
這樣孩子學習更有樂趣,知識點掌握得也更加靈活和深刻!
06
現在憨憨已經高中了,很多孩子到了中學會遇到數理化學習的難題,但是兒子卻很少遇到,他的理科成績都挺不錯的。
我想這一切也都得益於小學時候老師的引導方式。
回過頭來看當初孩子老師的那段話:
從學科融合視野,培養孩子跨學科的素養,將數學和科學緊密聯絡在一起。
透過科學,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數學的意義。
透過數學,讓孩子學會解釋科學的世界,理解萬事萬物的原理。
將數學思維、科學思維和生活感知融合在一起,這才是幫助孩子學好數學的真諦!😊
最後問個問題:
你們是怎麼看這種數學教育的新趨勢呢?
評論區分享給我們聽聽吧!

最後,多說一句,像八省聯考這樣的數學題,考的很靈活,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本質上還是幾何、空間思維的基本概念考察。
我想起來我之前帶娃參加過的袋鼠數學競賽,它們對孩子的考核也是這樣的!
比如2024年袋鼠數學就這樣的空間想象題,需要在腦海裡做圖形的翻轉。

還有這樣的,把圖形對摺,同樣需要很好的空間思維。

袋鼠數學可以說是最適合小低階段孩子參加的競賽了,它不是死刷題,而是有計算、幾何、邏輯、觀察、模式、迷宮等靈活多變的形式,特別側重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幫助孩子從低年級過渡到高年級。
我們的讀者有好多小朋友都報名參加了袋鼠數學競賽,很多學校也組織孩子參加這個競賽。
因此我想給大家整理一些袋鼠數學的學習資料,並且請SparkMath的數學競賽專家羅老師,來給大家講講數學競賽的規劃,以及如何參加袋鼠數學,如何備賽、如何取得好成績。
羅老師帶過350多位同學獲得過袋鼠、AMC競賽獎項,而且她還是希望杯優秀教練。
👉 感興趣的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群,還可以領取2024年以及往年的袋鼠數學真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