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幫大聖從體育渣到體測滿分的?

最近我們家人一起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幫大聖翻過了“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和“跳大繩”三座大山,從“體育渣”搖身一變成了“滿分選手”。
起因要從班裡每年的好兒童評選說起,大聖每次都意氣風發地報名,然後每次都被“體育沒有達到優秀”這一條卡在門外。
體測一般都是10月中旬,我看了一眼他們要考核的內容,大聖的弱項就是體前屈和仰臥起坐,每次都是不及格或者剛剛及格。
不止他,我後來瞭解了一下,這兩個專案是很多小孩尤其是男孩子的噩夢,卻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其實這倆專案不像別的運動拼天賦,只要掌握了技巧,提高是很快的。

前者需要拉一拉韌帶,後者訓練核心力量,半個月的準備時間足夠了。能不能選上好兒童不重要,但我說什麼也要幫孩子把這一關給過了,不能讓他再垂頭喪氣地回來說“我不行”。
國慶旅行一回來後我就去網上買了一個座位體前屈的訓練器,這東西不貴,從20到200塊不等,貴的質量好功能多,便宜的不夠絲滑,但也勉強夠用,主打一個豐儉由人。線下還有專門的坐位體前屈訓練班,我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除非你嫌錢多。
每天就練個十分鐘左右就足夠。小孩的韌帶很容易就能拉開,關鍵是姿勢和發力,掌握了動作技巧,成績提升非常快。
大聖第一天的成績是6cm,對應考核表是剛剛及格的水平,第三天,就已經輕鬆推到了13cm,第10天就推到了21cm,滿分才16.8cm。
仰臥起坐也是如此,大聖最開始一分鐘最多隻能做25個,對著網上的影片,練了一個禮拜,標準仰臥起坐能做38個。
別的家長都火急火燎地雞文化課,我們家和備戰奧運一樣雞體育,體測結束那天,大聖各項測試全部以滿分收官,仰臥起坐一口氣坐了五十個。小傢伙還洋洋自得的炫耀,自己手掌觸底的時長是他們班的冠軍。
兩個專案過關後,大聖的自信肉眼可見的爆棚,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跳大繩”。
跳大繩倒不是什麼必考體育專案,但卻是孩子們現在大課間的主要活動,還分成了精英隊和普通隊,大聖是普通隊裡最不會跳的幾個之一,每次都是顧頭不顧腚的亂跳一通。
這件事打擊了他的自信,也嚴重影響了他的社交。每次人家一個接一個跳得行雲流水,到了他就失敗,大家看他笨手笨腳的樣子忍俊不禁,搖大繩的男生覺得他是故意搗蛋就跟他吵架
可以理解,我要是負責搖繩的同學,碰到這種一上就斷的搗蛋包也氣。
菜就多練,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還是姥姥最先提出來的,買個大繩咱們帶他練練,還就不信了,這玩意有什麼可學不會的。
練這個有點費家長,到貨當天,全家老少齊上陣,開始對大聖進行魔鬼訓練。
跳大繩這項運動一個是考驗節奏,一個是考驗膽量,大聖學不會的根本原因是怕被繩抽到,所以每次要麼是跑不到地方就跳,要麼就是楞在原地不敢動。
在學校裡也沒什麼容錯機會,錯了之後自己面子上過不去,很容易就擺爛,用自己瞎跳來掩飾壓根不會的事實,長此以往就越跳越差。
為了讓他克服這個心理障礙,我們一家人苦口婆心的給他看影片,講技巧,搖繩搖的胳膊都快抽筋兒了,有丁點進步就立馬上線誇誇群
大聖最初怎麼教也不會,一不會就要擺爛,我那天不知道怎麼突然失控了,把繩子往地上一扔:愛咋咋,我不管了!然後氣蹬蹬上樓了。
上樓的時候我的心情就平復下去了,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也因為協調能力差又害怕,一直也沒怎麼會跳,也因為這個被同學嘲笑過。我是氣他嗎?不,我氣的是當年不爭氣的那個自己。

所以我換了一身運動行頭又跑下來了:來,咱倆一起比比看誰先跳好,我還就不信學不會了,練好了咱倆晚上一起玩超級馬里奧。

大聖一看有人陪他玩,興致就來了。我跳了幾次後突然掌握了竅門,我給他編了個口訣:(繩子落地)響一聲,趕緊衝,跳一腳,抓緊跑。
掌握這個秘訣,我倆越跳越好,越跳越流暢。
第二天,我故意嚷著自己想下去跳大繩,大聖說我也想去,我說不行,你必須做一套題才能獎勵你下去跳五分鐘。

【湯姆歷險記】中,湯姆忽悠小夥伴幫他刷牆也是用的這一招——欲擒故縱,把孩子原本抗拒的事情變成他求之不得的遊戲。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週末兩天的加練,他已經從一個都完成不了,到可以流暢連跳十幾個8字回合了。
週一上學回來,大聖自豪地說,“我今天跳成功了好幾次,同學們對我刮目相看,老師也都誇我了。”
一個孩子從0到1跨出的那一步,遠比從99衝到100的成就感要大,自信心就是在這一點一滴中積累起來的。
我透過帶大聖練習感觸特別深,以前覺得孩子協調性不行,現在發現也沒什麼不行啊,這不兩天就會了嗎?
父母不要總是給孩子設限,覺得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多想想在他不行的時候,你又做了什麼?
光是發脾氣,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下次該不會的還是不會。
我跟好幾個鄰居媽媽聊天,發現她們都在愁孩子的坐位體前屈,在我的安利下,每人都去買了一個坐位體前屈的訓練器。要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有的時候孩子不是不想做好,只是缺乏一點點推力,就像是嬰幼兒試圖翻一個小小攀爬架,大人稍微用手推他們一把,他們就能享受到征服對手的滿足。
當他們擺爛的時候,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指責。
力之後實現目標的過程,永遠是他們面對困難時積攢彈藥的底氣。
我告訴大聖,你對自己的厲害程度簡直一無所知。有一個最好的大聖在二十年後等著你,而你要做的是跑快點,再快點,去奔赴他,擁抱他。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