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金子女俠
來源:金子多(ID:jinziduo66)
文章已獲授權
春三語,百花開。
然而,對於97歲的李嘉誠而言,卻迎來了他人生中最刺骨的寒冬。
賣港事件,猶如重磅炸彈,引爆了海內外輿論的怒濤。
曾經的“愛國企業家”,曾經縱橫商海數十年的精明商人,為何一夜之間成為眾矢之的,被貼上“賣國賊”的標籤?
一、致命交易
這場危機的核心,是李嘉誠將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資產打包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
一旦這些港口落入美國手中,後果不堪設想。美國可以抬高通行費,讓中國物流成本飆升3-5個百分點,甚至在極端情況下,直接限制中國船隻通行。
李嘉誠作為一個在商海摸爬滾打70多年的老江湖,不可能不明白這些港口的戰略價值。
可他還是賣了,而且是打折價賣給了貝萊德財團,一個和特朗普政府以及五角大樓關係密切美國金融巨獸。
特朗普上臺後,曾多次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
3月10日,特朗普更是公開點贊這筆交易,說這是“美國在中美博弈中的大勝”。
3月下旬,白宮宣佈將計劃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加收最高150萬美元的停靠費,甚至還要拉上一幫盟友搞“海上安全宣言”。
世人皆知,美國矛頭直指中國。
看看這份獻給美帝的投名狀吧!巴拿馬運河兩端咽喉要塞,中國第二大外貿命脈通道,就這樣輕輕鬆鬆換了主子。
當年靠著祖國庇護賺得盆滿缽滿的"港商楷模",轉頭就把戰略籌碼押注美帝。
2013年,李氏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發出豪言壯語:“為國家民族有益的事,我卑躬屈膝也在所不辭。”
十年後,打包賣港成了刺向祖國咽喉的淬毒匕首!
真是諷刺至極。

二、舊賬新罪。
事實上,此次售賣港口,並非李嘉誠首次為了私利損害國家利益。
諸君,不妨回顧李氏的發家史,囤地炒房、鑽政策空子的 “黑料” 數不勝數。靠著 “慢開發” 手段,在內地炒地皮,不僅嚴重阻礙城市規劃和建設,更是榨乾民眾血汗錢。
以至於,李氏公司上了許多內地政府的黑名單。
2013 年起,李嘉誠大規模拋售內地資產,總額超 2500 億元,隨後轉投英國。外媒都驚呼 “李嘉誠買下了半個英國”。
一邊在內地不斷吸血,一邊在內地發展需要支援時,撤身抽離。
如今,又在中美博弈的關鍵時刻,把重要的戰略港口資源賣給美國,完全無視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感受。這種背刺,令人不齒,更令人心寒。
看看霍英東,同樣是香港企業家,在抗美援朝時,冒死突破禁運為內地運來急需的戰略物資。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商之大者,為國為民”。
反觀李嘉誠,一次次把背叛,美其名曰,“在商言商”。全然忘了,沒有祖國的支援和背書,哪有他的商業帝國。
三、自食惡果。
李嘉誠曾說:“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不要用空洞的道德衡量我。”
資本無國界?但是,企業家有祖國。
在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下,李嘉誠讓次子李澤楷趕赴北京,企圖挽回局面。
現在不是看你說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
真以為“在商言商”的藉口,就能保住一切?
須知商道之上還有天道。既然李氏一意孤行,那麼國家就有必要出手,讓他懸崖勒馬。

一旦被認定違法,李氏面臨的不僅僅是鉅額的經濟損失,還有法律的嚴懲。
新時代的中國,容不下吃裡扒外的王八蛋!
從"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赤子之心,到任正非的科技報國,真正的民族企業家早把答案寫在神州大地上。倒是某些跪久了,站不起來的買辦遺老們,與其跪舔異國主子,不如想想怎麼贖回賣國求榮的靈魂!
當巴拿馬運河的汽笛聲變成刺耳的喪鐘,李嘉誠該醒醒了!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天道輪迴,因果不虛。玩火者必自焚,背棄家國者,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李嘉誠的晚節不保,提醒每一位企業家:
商道之上,還有天道,比賺錢更重要的是,商之大者,為國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