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這條滿是豪宅的路爛透了,但附近居民卻高喊:不準修!

強烈反對
於Ivanhoe East的The Boulevard可能是墨爾本 “最破” 的道路
但面對這條坑窪不平的路,當地居民卻抵制任何修路的提案。
這條全長2.8公里的道路,連線著Banksia St和Burke Rd,
大部分路段裂縫縱橫、坑洞遍佈,甚至常常能在路邊看到脫落的瀝青塊。
駕車行駛在這條路上,顛簸得讓人牙關打顫,時速無法超過30公里。
不過,這條年久失修的道路也讓駕車人有機會盡情欣賞東側Yarra Flats溼地的田園景緻,以及西側一排氣派的豪宅。
雖然路爛,但這條街上的房子,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存在。
然而,這份寧靜如今被一項Council提案打破。
Banyule Council近日提出要重新鋪設The Boulevard,
理由之一是為了提升騎行者、緊急服務車輛以及垃圾清運車的通行安全。
但這已經不是Council第一次想修這條路了,
在此之前,每一次嘗試都因社群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上週五晚的一場社群會議上,超過100名居民出席,
並對議員們表示了激烈的不滿,反對之聲迅速轉化為一場反修路運動。
不少居民穿起印有 “Kangaroos, not cars”(“袋鼠優先,不要汽車”)字樣的T恤,
臺上也掛起“Save not pave The Boulevard”(“要保留,不要鋪設”)的標語,同時已有超過670人在線上簽署請願書。
在The Boulevard住了15年的建築師Simon Scillio說:
城市規劃師們在全球範圍內都試圖設計出這種 “以人為本” 的街道環境,
但這種氛圍並非靠設計就能複製的,而是時間沉澱的結果。
David Gentle在這裡住了11年,他形容這是一塊 “墨爾本獨一無二的瑰寶”。
他認為,因為車速慢、車輛稀少,這條街更像是一條供人散步的步道,而不是一條交通通道。
根據Council的交通統計資料顯示:
The Boulevard每天平均只有不到200輛車通行,
雖然相比兩年前增長了25%,但整體仍屬低流量道路。
Gentle說:
雖然法定限速是每小時50公里,但實際建議車速是30公里,
有的人甚至開到20公里,因為怕車懸掛壞掉。
這反而讓街道變得非常安靜。
人們可以並肩走在路上,一邊遛狗一邊聊天,整條路充滿了鄉間小道的愜意氛圍…
作為Yarra Precinct Protection Association主席的Gentle還表示:
正是這條路的糟糕狀況“成功”阻擋了大量車流,
居民擔心一旦修繕後,會吸引越來越多車輛借道通行,造成所謂的“rat-running”(穿街抄近道行為)。
對此,Council回應稱:
按照《道路管理法》的規定,他們有法定責任維護和修補這條道路。
The Boulevard“已經出現嚴重老化跡象,
包括路面開裂、坑洞、路肩塌陷、邊緣破損、車轍和波紋等問題。
這些路面缺陷不僅對所有使用者構成風險,也增加了日常維護難度。
該發言人強調:
修復計劃仍會盡可能保留 “鄉村小道的感覺”,不會建設人行道、路燈或路緣石,同時也不會設定排水溝。
此外,市府計劃將The Boulevard的部分路段設為 “無通行” 區域,以限制穿街通行的車輛。
他還說:
推動安全步行與騎行,是這個專案的核心目標之一。
我們也在考慮將其與主Yarra步道連線起來,
並對周邊的Gruyere Crescent等道路進行配套改善。
不過,這項提案尚未有明確的預算安排,最終決定也尚未做出。
在眾多反對聲中,同樣住在該街的George Kalpakis願意為Council “仗義執言”。
他表示,自己每天早上都會在這裡遛狗,
雖然很喜歡這個區域,但也確實覺得路需要重新鋪設。
但Kalpakis也坦言,自己是少數派。
來源:age
 閒話澳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