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禍得福!藤校亞裔學生行騙被四大公司拒之門外,狂售行騙“利器”月收入達17萬美元!

在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教室裡,21歲的二年級本科生Chungin "Roy" Lee可能從未想過,他開發的一個人工智慧工具不僅會讓他獲得四大科技公司的錄用通知,還會導致他被學校停學一年,更在科技行業掀起一場關於面試制度、AI倫理和學術誠信的激烈辯論。

面試神器
Lee開發的Interview Coder是一個桌面應用程式,專門設計用於在技術編碼面試中秘密解決問題。這個工具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能夠在不被瀏覽器檢測到的情況下擷取面試題目,然後利用人工智慧處理影像並即時給出解決方案。
"我認為99%的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會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Lee告訴媒體,"在過去,你可以建立一個隱形的桌面助手,也可以使用LLM[大型語言模型]來解決問題。但現在人們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我認為任何形式的線上評估都是不安全的。"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後來引發軒然大波的應用程式,Lee僅用了四天時間就完成了開發。更令人震驚的是,他不僅在亞馬遜實習面試中使用該工具,還錄製了整個過程並上傳到YouTube。這段後來被刪除的影片獲得了約10萬次觀看,成為他"AI作弊"行為的直接證據。
Lee聲稱,使用Interview Coder幫助他獲得了亞馬遜、Capital One、Meta和TikTok四家頂尖科技公司的錄用通知。他拒絕了亞馬遜的offer,而其他幾家公司在得知他公開使用AI作弊後撤回了錄用通知。
"我曾是全球LeetCode使用者中排名前2%的人,這可能是我程式設計生涯中最痛苦的600個小時,"Lee解釋道,"這些問題並不表明你在現實世界中做什麼。它們只是你必須記住的謎題。"這番話揭示了他開發這款工具的初衷——抗議科技公司過度依賴LeetCode這類程式設計面試準備平臺。
然而,隨著他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記錄這一過程,哥倫比亞大學對其進行了紀律處分,處以停學一年的處罰。校方以《家庭教育權利和隱私法》為由拒絕就個別學生髮表評論。
因禍得福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場爭議為Lee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商業成功。他表示,Interview Coder的使用者數量每週增長50%,目前每月訂閱收入高達17萬美元。預計到5月中旬,年收入或將達到100萬美元。
在社交媒體上,Lee塑造了一個反叛規則的形象,在X上獲得了超過43,000名粉絲,LinkedIn上也新增了約11,000名關注者。然而,公眾反應兩極分化:有人稱讚他是挑戰過時制度的英雄,也有人譴責他的產品"不道德"和"腐敗"。

"任何對市場變化反應遲緩的公司都會受到傷害,這是公司的錯,"Lee對媒體表示,"如果有更好的工具,那麼他們沒有采用更好的替代方案,這是他們的錯。我一點也不感到內疚。"
Lee的事件並非孤立。其他AI面試作弊應用程式,如Leetcode Wizard,也宣稱已為數千名使用者帶來了成功結果。這種現象反映了科技行業面臨的一個更深層問題:在AI時代,如何有效評估候選人真實能力?
谷歌報告稱,其新程式碼中有超過25%由AI編寫。招聘經理在遠端面試中越來越難核實應聘者的實際編碼能力。問題已變得如此嚴重,以至於谷歌執行長Sundar Pichai建議恢復面對面面試。亞馬遜現在要求應聘者承認不會在面試期間使用未經授權的工具,Anthropic則明確要求申請人不要使用AI助手。德勤已經恢復了其英國研究生專案的面對面面試。
軟體開發人員Henry Kirk發現"超過50%的應聘者在虛擬程式設計挑戰中作弊"。即使是應聘者在等待AI響應時說"嗯"之類的細微跡象,也會成為招聘人員的危險訊號。
何去何從
Lee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當技術進步與現有規則衝突時,我們該如何應對?他是挑戰過時制度的先鋒,還是破壞公平競爭的作弊者?
"如今每個人都在AI的幫助下程式設計。如果採訪模式假設你不會使用AI,那就沒有意義了,"Lee辯稱。這種觀點反映了AI普及帶來的根本性變革——傳統的評估方式可能已無法適應新技術現實。
然而,亞馬遜發言人Margaret Callahan表示:"雖然我們歡迎應聘者分享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經驗(與所申請職位相關),但他們也必須承認不會在面試或評估過程中使用未經授權的工具。"
Lee表示,他更傾向於投資創業,而非擔心"破壞學術界和商界的關係"。他的目標是迫使大型科技公司改變面試形式。某種程度上,他已取得成功——Interview Coder等工具的流行證明了這個"精靈"已無法被裝回瓶子裡。
"我認為線上評估面試中的作弊現象比人們想象的要普遍得多,"Lee說,"許多對招聘等非常認真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都知道有這樣的應用程式。只是人們還沒有大規模地瞭解它。"
這場爭議遠不止關於一個學生和一個應用程式。它觸及了教育評估、職場公平和技術倫理等核心問題。在一個AI日益滲透各領域的時代,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定義和評估能力與誠信?當技術能夠完成曾經需要人類智慧的任務時,什麼才是真正值得測試的?
或許,Lee事件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判斷對錯,而在於它迫使我們面對這些棘手但至關重要的問題。在創新與倫理的邊界上,社會需要找到新的平衡點——既不過度束縛技術進步,也不放棄基本的公平原則。這場辯論才剛剛開始。
ref:
https://www.nbcnews.com/tech/tech-news/columbia-university-student-trolls-big-tech-ai-tool-job-applications-rcna198454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olumbia-suspends-student-ai-interview-coder-cheat-tool-chungin-lee-2025-3
https://boingboing.net/2025/03/13/dont-say-hmm-during-a-job-interview-its-a-sign-you-are-cheating-with-ai.html
近期文章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