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宗慶後的遺產爭奪戰如火如荼,動輒幾十億美元的信託,幾百億人民幣的股權,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因為這件事,宗慶後有意打造的“布鞋首富”、“愛妻愛女”和“愛國企業家”的形象轟然倒塌。愛國營銷,這次玩脫了。
這讓我想起另一家企業,也被自己的營銷玩脫了。
那就是我之前寫過的Shein。
今年7月3日,法國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DGCCRF)對Shein處以4000萬歐元(3.37億元人民幣)罰款,直接重新整理歐盟同類處罰紀錄。
為什麼被罰這麼重呢?原因可能令我們國內的網友覺得不可思議。
調查顯示,Shein57%的促銷商品實際上並未降價,比如,某款連衣裙長期以59歐元銷售,卻始終標註"原價89歐元,現價59歐元";
19%的商品存在折扣縮水,比如,宣稱"5折"的牛仔褲,實際降幅不足30%;
11%的商品甚至在促銷前先漲價,比如,某上衣從39歐元提至59歐元后,再以“折扣價49歐元”銷售。
是不是覺得這些套路很眼熟?但就是因為這些套路,Shein被法國罰了3.37億人民幣。
有報道說,Shein回應稱2024年3月獲知調查後已整改,但DGCCRF指出“整改未消除欺詐實質”。

無獨有偶,今年7月11日,Shein被曝可能面臨法國國家資訊與自由委員會(CNIL)開出的1.5億歐元(12.5億元人民幣)的鉅額罰單。這一金額相當於Shein 2024年淨利潤的15%。
而理由則是:違規使用Cookie追蹤使用者。
調查揭示的核心問題包括:
一是未經明確同意安裝廣告Cookie;
二是即使使用者選擇"拒絕所有Cookie",部分廣告追蹤器仍在後臺執行;
三是隱私政策未充分披露Cookie型別、第三方合作伙伴及資料儲存期限等關鍵資訊。

再加上7月12日,因多次未按時發貨,且未按法律要求提供延誤通知或退款選項,被美國加州法院罰款70萬美元(503萬元人民幣);
7月16日,因簡訊營銷觸“隱私紅線”,在美國遭遇集體訴訟;僅僅在今年7月份的半個月,Shein就遭遇“四連罰”。
而Shein面臨的被罰的理由,在我們看來似乎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歐美似乎並非如此。
這對正在試圖上市的Shein來說,可不是什麼好訊息。
02
最近這幾年,Shein一直在尋求上市。從紐約輾轉到倫敦,卻屢屢受挫。
據路透社報道,Shein於6月底悄悄向港交所申請IPO,準備在香港上市。
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Shein並未放棄在倫敦上市,之所以要在香港申請IPO,其實是為了給英國監管機構施壓。
原來,今年上半年,倫敦交易所IPO融資額跌至30年來最低水平,五家上市企業僅融資1.6億英鎊,因此,亟需大型專案來提振信心。
而Shein,就是倫敦交易所過去十年來最大的交易之一。
在此背景下,《金融時報》報道稱,Shein選擇香港作為 “施壓工具”,迫使英國監管機構在風險披露要求上做出讓步,從而保住這筆可能成為倫敦市場多年來規模最大的IPO。
然而,該訊息卻遭到Shein的堅決否認,Shein回應稱該訊息不實且屬惡意揣測。
不過,一件事情的出現,似乎暗示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英國下議院商業和貿易特別委員會主席利亞姆・伯恩(Liam Byrne)致信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警告放鬆披露規則將 “損害倫敦上市制度的完整性”,並可能影響英國金融市場聲譽。

有意思的是,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執行長尼基爾・拉蒂(Nikhil Rathi)接受採訪時表示,公開上市的相關決策是“基於公司披露的資訊”,而非其企業行為的“方方面面”,暗示可能在合規框架內妥協。
Shein能否在英國IPO,似乎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03
然而,考慮到上面所說的7月份的“四連罰”,Shein把國內同行玩得很溜的那一套搬到歐美,似乎並不奏效,也並不受歡迎。
歐美國家對產品安全、環保標準、資料隱私、消費者權益和廣告營銷等,都有著更嚴格的要求,歐美市場,並不歡迎違反這些規則的企業上市。
相比之下,香港幾乎就是在託舉Shein了。
今年5月,港交所推出了“科企專線”,明確允許特專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
雖然外界有爭議,但Shein仍被認作“以AI驅動供應鏈管理著稱的跨境電商”,符合“特轉科技”的標準,可以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
根據規則,企業可在正式公開招股前不披露申請檔案,直至透過聆訊或主動選擇公開。
這對Shein來說,是雪中送炭的好訊息。保密申請可以避擴音前暴露其估計談判底線,應對歐盟關稅政策調整的具體策略。
更重要的是,保密期內Shein仍可與英國FCA保持談判空間,若倫敦監管標準鬆動,其可能轉而優先推進倫敦上市。
即使不存在媒體說的港交所對Shein的“特殊待遇”,Shein也有必要重視港交所提供的制度便利和合作空間。
換句話說,即使沒有特殊對待,也要考慮雙向適配。
對Shein來說,港交所提供的,不僅僅是適配的資本平臺和融資渠道,更是合規化發展的 “校準器”。
就比如,港交所對資料安全(如跨境資料流動合規)、ESG(如供應鏈勞工權益、碳排放)的嚴格要求,可以倒逼Shein完善治理。
這種由上市倒逼的合規升級,對Shein的全球化長期發展至關重要,也給其他走出去的企業提供了可參考的範本。
這次機遇,Shein應該珍惜。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