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正在北京舉行,多位與會華商老友接受小僑連線採訪,講述自己的鏈博故事。
從產業鏈到共贏鏈僑企鏈主展成果
“高阻隔牛皮紙、無氟防油食品卡、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卡、未來世界影印紙……本屆鏈博會,我們首次整合中國與印尼全系產品矩陣,重點展示‘雙迴圈跨國製造長鏈’和‘綠智賦能生態鏈’兩大板塊的實踐成果,旨在展現‘僑企’和‘鏈主’雙重角色下的社會責任。”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受邀在“先進製造鏈主題活動”發言。(金光集團APP 供圖)
2024年,金光集團APP首次參加鏈博會,併成為首批加盟先進製造鏈展區的展商。這場“初體驗”讓翟京麗對鏈博會的資源整合力、全球影響力感觸頗深。再度參展鏈博,翟京麗表示,“鏈博會展示了中國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實現共贏的理念,為海內外企業共建高效‘供應鏈’、穩定‘共贏鏈’提供了平臺機遇。”
翟京麗表示,在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化的語境下,鏈博會的連年舉辦意義深遠。時值中印尼建交75週年,APP首次將跨國產業鏈實踐成果和中印尼的最新產品,帶到鏈博舞臺,充分體現了中國供應鏈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鏈的可感可及性越來越強,產業鏈正加速向共贏鏈升級。

圖為第三屆鏈博會展臺現場。(金光集團APP 供圖)
主賓國企業借鏈博拓合作
泰國華商中心主任劉少毅是第三次參加鏈博會。他介紹,今年會場“6鏈1展區”的佈局設定,讓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交流更便捷、合作物件匹配更精準。
作為本屆鏈博會的主賓國,泰國的參展規模與企業數量均有顯著提升。劉少毅表示,此次泰國參展企業覆蓋汽車製造、電子科技、農產品加工及新興行業等多個領域,既包含發展成熟的大中型企業,也有充滿活力的初創型企業。

本屆鏈博會設定先進製造鏈、智慧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等6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共有75個國家和地區651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圖為鏈博會展區泰國館前的文藝表演。(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隨著全球貿易形勢變化,產業轉移和區域產業鏈重塑對產業園區規劃與招商提出新要求。參展企業希望藉助鏈博會加強與中國及全球其他國家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的合作。劉少毅認為,中國作為全球重要消費市場和製造業大國,鏈博會為泰國企業提供了絕佳平臺,助力泰國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
劉少毅說,具體來看,在綠色農業領域,依託泰國農產品的優良品質,企業期待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並透過加強農業技術交流合作推動農業現代化;在數字科技領域,借力泰國近年積極發展數字經濟的勢頭,企業希望與中國開展技術合作與人才交流,助力泰國相關產業升級。鏈博會為這些合作需求搭起了平臺。
產業鏈協同顯鏈博獨特價值
澳中文化和經濟促進會常務主席李衛是第二次參與鏈博會,在他看來,本屆鏈博會國際化程度更強,鏈式思維也更為深入。
李衛從事葡萄酒行業多年,他介紹,葡萄酒產業鏈長,從種植、釀造、物流、包裝到終端銷售,每一環的創新都影響產品的品質與市場競爭力。從田間地頭到使用者餐桌,葡萄酒行業的每一環都能在鏈博會上找到“鏈上的夥伴”。
“相比傳統綜合類展會,鏈博會不是單一展品的堆砌,而是圍繞產業鏈的全鏈條協同與深度對接。這種供需精準對接加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是其他展會難以比擬的。” 李衛表示,他最關注創新鏈專區,期待在這裡接觸到數字化物流、綠色低碳材料、AI 賦能的柔性生產等新方案,用新技術加持葡萄酒生意,跑出 “智造” 的加速度。

外國觀眾在鏈博會看碼頭模型。(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目前,李衛已與農業科技、智慧物流、新型包裝材料等上下游企業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他正在接洽一家綠色環保包裝材料企業,希望在節日禮盒上實現環保與美學兼得;同時在物流環節,也與幾家冷鏈及數字化供應鏈服務企業探討合作,以提升酒品運輸的智慧管控水平。在李衛看來,鏈博會的價值不只是促成成交,更在於為產業鏈注入創新活水與協同動力。
責編:馬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