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5後AI“天才少女”羅福莉爆火全網。據媒體報道,她被雷軍以千萬年薪挖走,或將擔任小米AI實驗室的大模型團隊負責人。
圖自微博@現代快報
這不是羅福莉第一次在網上引發關注。早在5年前,羅福莉就因為“一年發表8篇論文”而登上知乎熱搜。
那時,她是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她是被保送進北大的,讀計算語言學專業。2019年,她正讀研二,在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國際會議ACL上,她發表了8篇論文,其中2篇是第一作者。
在頂會上發這麼多論文,難度可想而知,這也在學術圈引發強烈關注。因為這件事,羅福莉被讚譽“天才 AI 美少女蘿莉”。
圖自@知乎
北大碩士畢業後,羅福莉的能力幾乎已達博士標準,但她沒有繼續學術路線,而是參加校招進入阿里達摩院做人工智慧研究。
之後,她又跳槽到DeepSeek,擔任深度學習研究員。如今,羅福莉又被雷軍看中,據說要豪擲千萬將其挖走。

圖自微博@現代快報
羅福莉身上有許多標籤,“AI天才少女”、“保研北大”、“千萬年薪”等,但她本人不希望被神話和娛樂化。
她認為自己在智商和努力方面,都沒有特別異於常人。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或許是因為她身上有個特質:凡事都會提前未雨綢繆。

踏實努力,一步一步超越目標
羅福莉出生於四川宜賓的農村。她的家庭條件很普通,父親是電工,靠微薄的收入養活全家。不過,因為努力工作,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這也給羅福莉一個啟示:只要你足夠努力,生活狀況就會改變。
剛上小學的時候,羅福莉成績很一般。後來,她父親給她定了目標,比如,每個學期進步多少名之類的。當然也是她自己認可的目標,慢慢地一點一點去學習和實現。
到小學畢業時,她的成績追上來了,在班上能排到第2名。

圖自@公子龍龍龍
中學時,她轉到市區排名很靠前的學校。那裡競爭很激烈,她成績又排到中下了。她的方案和之前一樣,初一定個目標,初二定個目標,每次她都能超額完成。
這也形成了很好的正向激勵。她內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達到甚至超過目標,之後會更有信心去努力。

圖自@公子龍龍龍
高中時,羅福莉的成績優異,她的高考分數足夠上很好的985院校。父母希望她留在四川,讀四川大學。以她的分數,可以在那裡選擇很好的專業。
但是,羅福莉想去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她報志願時,固執地優先選城市再選學校。她當時對專業沒有偏好,所有專業都填的服從調劑。
後來,她被北京師範大學提前批錄取,專業是電子專業。

圖自@公子龍龍龍
回顧自己的中小學,羅福莉自認非常踏實。她剛到新環境時,通常處於中下水平。等適應後,她會給自己定一些小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往上走。等到走出那個環境的時候,她通常就排名相當靠前了。

打破資訊差,爭取北大保研資格
羅福莉讀大一時,班上四五十個人,她成績大約排在三十多名。剛上大學,她覺得學習沒那麼重要,忙著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想要以此豐富人生。
大一過完了,她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大二時,她給自己定了保研的目標。但是,她真的不喜歡電子專業,想要轉專業。

圖自@公子龍龍龍
有次她和老師聊天,老師說他們學校電子轉計算機專業很容易,只要寫申請書就可以了。她就寫了,然後順利轉了專業。
她選擇轉到計算機專業的另一個原因,是瞭解到計算機專業保研到北大的機率更高。她在社團中認識的一個師兄告訴她,他們學校計算機專業每年有四五個人能保送到北大,而電子系最多隻有一個人。
這些資訊對她來說尤其重要,也為她未來保送北大讀研做了最初的鋪墊。

圖自@公子龍龍龍
大二才開始學計算機程式設計,其實是很吃力的。別人三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她三個小時都做不出來。實在做不出來,她就去操場跑幾圈,回來抱著電腦硬抗。
羅福莉最初就是硬磕,靠著死記硬背入門,然後慢慢理解。她那一年過得非常充實,這也讓她的成績迅速提升。
大二結束時,她在四五十個人的班級裡,成績能排到第四。這個成績是可以保研的,不過要想進入更好的大學,比如北京大學,顯然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大三的時候,她決定去北大的導師組實習,這其實也是之前保送到北大的師兄的建議。
她將自己的簡歷發給北大各個方向的老師,透過郵件說清自己的現狀和保研規劃。如果老師需要學生的話,就會聯絡面試。
透過這種方式,羅福莉進入到北大一個計算機老師的團隊。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進入北大老師的團隊實習,並不意味著會一定被保送。當時跟羅福莉一起實習的學生共有10個,只有1個會被選中保研。
羅福莉很努力,她每週2天在北師大上課,4天在北大做實驗。老師交代的,她都會認真完成,幾乎沒有什麼休息時間。
她很好學。有次導師讓做一個專案,需要用到python程式設計,而她當時根本就不會。她趁著國慶假期,跟著成績優秀的學長學,去圖書館學,硬是磕了下來。當她真的完成時,老師對她印象相當好。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大三讀了三四個月,羅福莉投出了第一篇頂會ACL的論文。當然,是在導師指導下完成的,她是第二作者。這已經非常厲害了,她那時做的事,很多人是到研究生階段才開始接觸的。
大學期間,羅福莉成績科研兩手抓,這讓她的生活異常忙碌。有年春節,老師給她佈置了任務,她只有五天時間回家過年,其中三天還在路上。
對於寒假長達一個月的大學生來說,這自然是非常辛苦的。但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她大年三十從北京趕回四川,正月初五又回到北京趕稿。
論文完成時正是元宵節,她獨自躺在宿舍看外面煙花絢爛,忍不住流了淚。做學術,是真的很辛苦。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羅福莉也受到過很多打擊。在北大實習的很多是北大學生,而她是外校的。學計算機的男生多,而她是女生。她也曾被人質疑不適合做科研,她備受打擊,也曾想過轉行去做產品,真的買了書去讀。
幸好,所有的付出最終都是有收穫的。大學畢業時,她憑著優異的成績,順利保研進入北大。

注重成長,追求自我價值
大學期間,羅福莉瞭解了做完整學術研究的過程,這讓她的碩士生涯非常順利。
研二的時候,她在頂會ACL上發表8篇論文,學術界為之譁然。然而,在羅福莉看來,這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她已經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了該做的事情。每做完一件事情後,她都會寫一篇論文,而那些論文也都幸運地通過了。
這其中幸運的成分多嗎?羅福莉認有運氣,但並沒有特別大。說到底,成績都是她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碩士期間,羅福莉發表過十多篇論文(部分非一作),水平已接近博三博四。但畢業時她沒有繼續學術路線,而是選擇透過校招參加工作。
當年,她幾乎拿到了國內各大廠的最頂級的offer,包括阿里星、騰訊技術大咖、百度AIDU計劃等。
她最終選擇進入阿里達摩院做人工智慧研究,主導開發多語言預訓練模型等。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2022年,羅福莉離開阿里達摩院,先後在幻方量化和DeepSeek工作過,工作內容依然是人工智慧方向。
羅福莉對待工作的態度,是一定要去做有挑戰的事情。如果長期處於舒適的狀態,她會覺得自己沒有在成長。她從來不會對自己的工作滿意,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挑戰,追求的是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前不久,媒體報道雷軍親自出手“挖人”,想讓羅福莉負責小米公司的大模型團隊。不過,截至目前羅福莉並沒有對此公開回應,據說她正在考慮是否入職小米。

學會未雨綢繆,才能走得從容
羅福莉碩士畢業不到一年,就結婚了。如今,她和丈夫已在杭州買房定居。
回顧她的學業和職業,會發現她幾乎沒有走一點兒彎路。她的每一步都走得紮實且正確,那些重要的轉折點,都是她深思熟慮後做出的選擇。
這其實也是她身上的一個特質,就是習慣性未雨綢繆。她會提前來規劃自己的學業,也會選擇最喜歡和合適的職業。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羅福莉26歲時,就開始思考中年危機問題。她明白女性在職場的艱難,因此想要透過提前規劃,平穩度過甚至跳過這個危機階段。
如今,還不到30歲的羅福莉,已經是行業翹楚,她有足夠多的選擇權。
這是她多年規劃和努力的結果。而她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圖自@阿里達摩院掃地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懂得未雨綢繆的人,一定會提前預留足夠的時間,認真準備每個環節,並提前佈局可能會出現的變動。
很多時候,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天賦,而是做出正確的規劃,併為之堅持和付出。人生往往就是這樣,越努力,就會越幸運,最終創造獨屬於自己的輝煌。
作者:石霖,精英說作者,文字客,繪本控,執著寫字,簡單生活。
精英說是全球精英、海歸和留學生的聚集地。我們傳遞全球資訊、探討文化百態、創新社交模式、發現獨立思想。這裡有溫度也有態度,歡迎氣味相投的你關注精英說(ID:elitestalk)。
參考資料:
1.公子龍龍龍,十個人爭取一個保研名額,九個都是北大男生,只有我是外校的…
2.阿里達摩院掃地僧,從不被看好到保送北大,小鎮姑娘羅福莉的成長筆記!
3.阿里達摩院掃地僧,一次中8篇頂會論文!北大“AI蘿莉”如何養成?
4.羅福莉,從小鎮到北大,再到阿里達摩院,「AI蘿莉」的“升級打怪”之路……
5.羅福莉,上岸北大 vs 北航!
6.羅福莉,26歲,我開始焦慮了
▼精英說優質影片推薦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