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一則《雷軍千萬年薪挖角95後AI天才少女》的熱搜引爆全網,讓“羅福莉”這個名字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事實上,早在2019年,“八篇ACL論文”的佳績就讓她在碩士期間成為知乎上的風雲人物。直通阿里星專案進入達摩院、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核心開發者、“天才AI美少女蘿莉”……這些閃亮的頭銜讓人不禁好奇,這位95後女孩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然而,鮮有人知道,這個被譽為天才的少女,曾經也是一個連Python都不熟練、為學術壓力焦頭爛額的普通學生。是什麼樣的努力與機遇,讓羅福莉一路“開掛”,最終被雷軍青睞?接下來本文將帶你走近這位“天才AI少女”,瞭解她如何從普通走向非凡,用行動書寫屬於自己的“花路”。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小城女兒,勇闖北大
1995年,羅福莉出生在四川宜賓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電工,家庭並不富裕。回顧求學之路,羅福莉曾經戲稱自己是“誤打誤撞”進入了北京師範大學計算機系。但其實,“穩紮穩打,絕地反擊”可能用來形容她更合適。
從小,羅福莉就喜歡把任務拆分成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在父親的引導下,小學期間,羅福莉緩慢爬坡終於來到班級前兩名;隨後的求學時光中,羅福莉雖然在新階段開啟的時候有所鬆懈,但總能抵住壓力,成績波浪前進,螺旋上升。正如羅福莉的班主任評價她:“當時在班上羅福莉成績雖說不是最拔尖的,但也足夠優秀,重要的是她非常刻苦。”
從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中學“清北班”畢業後,羅福莉雖然如願來到北師大,但專業卻是被調劑到了電子專業。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羅福莉也曾坦言,自己有些迷失方向:“剛上大一的我,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迷惘不知所向,期末排名也是靠後。”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老師的點撥,羅福莉在大一下學期轉入計算機專業,這才為日後的所有成就奠定了基礎。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計算機領域絕對的‘低起點’者”,這是羅福莉在微信公眾號上對自己下的定義。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不過是成功者的謙虛幽默,但要知道,計算機的學習對剛轉專業的羅福莉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在四五十人的班級,她的成績一度無法排進前三十,連中流砥柱都算不得。其他同學三分鐘就能解出來的Coding題,她要花整整三個小時。羅福莉曾說,遇到不會的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去操場跑兩圈,然後回來繼續硬磕。
但就是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羅福莉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竟然硬是將總成績從屈居末流提到班級前五,順利達到了保研的標準。大三期間,她積極尋找北京大學的導師和實驗室,為未來的學術研究鋪路。但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就像羅福莉在社交媒體上寫的那樣,不斷出現的打擊和對自己學術能力的懷疑,讓她一度想逃離學術,甚至轉行做產品。
實驗室裡高手如雲,十個同組同學,九個是北大男生,而自己連python都不會…羅福莉沒有迷失方向,她清楚地知道,既然已無退路,那就絕地反擊!羅福莉惡補欠缺知識,努力趕超論文進度,終於在大年十五那天提交了自己的第一篇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會論文。“我那一年大年二十九回到家,大年初五又回學校趕稿,趕到了正月十五,投出論文後回寢室聽到外面放煙花(的聲音),躺在寢室床上,眼淚嘩嘩往下流。”羅福莉在阿里達摩院的專訪影片中這樣回憶道。

圖片來源:搜狐網
這段寶貴的求學經歷,不僅讓她再次意識到了自己的潛力,也逐漸釐清自己對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研究興趣。讀研來到北大後,羅福莉開啟了開掛人生。與同齡人不太一樣的是,從圖書館到宿舍,羅福莉在北大過上了二點一線的生活,將自己深深紮根在學術研究中。在鼓足勇氣向各大計算機科學期刊投稿後,屬於她的高光時刻悄然開啟。研二這一年,她在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國際會議ACL上發表了8篇論文,其中2篇是第一作者。要知道,國際頂級會議ACL(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是自然語言處理(NLP)和計算語言學領域的全球最高級別學術會議之一,水平極高,是學術界和工業界公認的頂尖會議。ACL會議的論文接收率通常為20%-25%,有時甚至更低。而羅福莉竟然一年連發8篇!至此,“天才AI少女”的桂冠正式落在她頭上。
拒讀博士,撬動AI江湖
也許在大眾的視野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對她而言本就是恰逢其時。但出乎大家意料,2019年,羅福莉選擇離開象牙塔,加入阿里達摩院。其實成績優異的她,也接到了騰訊技術大咖、百度AIDU計劃等專案的橄欖枝。權衡再三之後,羅福莉選擇了更偏向重要研究的阿里達摩院。據知情人士向有關媒體透露,羅福莉透過阿里星專案進入阿里達摩院。阿里星專案是阿里巴巴集團專門為招聘全球頂尖高校優秀畢業生而設計的高潛力人才計劃,是校招的最高級別,類似於華為“天才少年”計劃,“透過阿里星專案的校招生,都是百裡挑一。”
在這裡,羅福莉花了半年時間調整自我,努力適應工作節奏,並開始投入到人工智慧研究中預訓練語言模型相關的部分工作中。羅福莉負責阿里深度語言模型體系(AliceMind)的開源,並主導開發AI預訓練模型VECO。

圖片來源:bilibili
AliceMind 是阿里巴巴達摩院推出的一個自然語言處理(NLP)框架,主要致力於支援多語言、多工的預訓練模型研究和應用。據央視網訊息,2022年11月25日,在中文語言理解領域權威榜單CLUE中,AliceMind 以86.685的總分成績創造了新紀錄,這是該榜單誕生近三年以來,AI首次超越人類成績(86.678),意味著AI模型的中文語言理解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
而VECO是 AliceMind 的核心成果之一,是一個多語言預訓練模型,其名字來自 “Versatile Encoder for Cross-lingual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的縮寫。VECO廣泛用於阿里巴巴的跨境電商業務,例如 AliExpress 的即時翻譯和客戶服務系統。有媒體報道稱,AliceMind的核心在電商領域得到了充分應用。其翻譯平臺每日有上億次呼叫,成功帶來價值超過數億美金。這樣的AI神器,就是羅福莉主導開發的。
兩年後,羅福莉調整事業規劃,加入私募公司幻方量化,從事深度學習相關策略建模和演算法研究。幻方量化是一家依靠數學與人工智慧進行量化投資的公司,2015年成立,迅速成長為百億規模的私募基金。此後,羅福莉轉入幻方量化子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DeepSeek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和大規模語言模型研發的科技公司,成立於2023年7月,由量化投資巨頭幻方量化創立。
從此刻起,屬於羅福莉的另一個高光時刻即將到來。她參與研發的重要專案DeepSeek-V2一經發布就引發了廣泛關注。DeepSeek-V2是 DeepSeek 推出的第二代大規模語言模型,於2024年5月釋出,以其高性價比和技術創新而聞名。該模型將推理成本降低至每百萬tokens僅1元人民幣,是GPT-4 Turbo的七十分之一,因此被譽為“AI界的拼多多”。DeepSeek在行業內上演鯰魚效應,不僅打響了大模型市場的價格戰,也讓羅福莉的名氣隨之水漲船高。“單論DeepSeek-V2模型的中文水平,是真實處在國內外閉源模型的第一梯隊”,“外加1元/百萬輸入Tokens的價格,價效比之王。”羅福莉曾經在知乎上做出過這樣的描述。

圖片來源:百家號
僅僅半年之後,2024年12月,Deepseek宣佈全新系列模型DeepSeek-V3首個版本上線並同步開源。官方稱,DeepSeek-V3多項評測成績超越了Qwen2.5-72B和Llama-3.1-405B等其他開源模型,並在效能上和世界頂尖的閉源模型GPT-4o以及Claude-3.5-Sonnet不分伯仲。相較GPT-4o等模型的訓練成本約為1億美元,V3模型的總訓練成本為557.6萬美元。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再次推出深度推理版本 DeepSeek-R1。新模型一經亮相,迅速引發行業關注。其在數學、程式碼和自然語言推理方面表現出色,與OpenAI o1旗鼓相當,並在多個基準測試中展現了卓越效能。
例如,DeepSeek-R1 在 AIME 2024 數學競賽中取得了 79.8% 的成績, OpenAI o1-1217以因0.6%的差距屈居第二;而在MATH-500測試中,DeepSeek-R1 更是以 97.3% 的高分表現,超 o1-1217 近1%,同時顯著領先其他模型。

圖片來源:雷鋒網
隨著R1的釋出,DeepSeek已成功登上中國和美國蘋果應用商店的免費應用榜單第一位。在美國市場,DeepSeek已超越ChatGPT,標誌著中國AI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而在中國市場,DeepSeek也超越了豆包。
回顧DeepSeek推出的這一系列大模型,羅福莉的名字都出現在了論文的鳴謝人員名單。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 CEO來信

圖片來源:DeepSeek-R1論文
而就在DeepSeek-V3釋出的前幾天,有媒體報道稱,小米創始人雷軍拿出千萬年薪高價,招攬羅福莉領軍小米AI大模型團隊。訊息一齣瞬間在業內引起轟動,再次讓羅福莉進入公眾視野。據訊息,羅福莉目前確已從DeepSeek離職,但是否加盟小米,還有待證實。
的確,小米在AI領域頻頻佈局是有目共睹的。從2023年4月,小米正式組建了AI實驗室大模型團隊;去年11月成立AI平臺部。據相關媒體報道,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曾表示,“預計2024年小米研發費用為240億元,2025年將達到300億元,5年(2022-2026)預計研發費用超1000億元,而研發投入主要方向為AI、OS、晶片。”如果小米和羅福莉牽手成功,會碰撞出怎麼的火花?業內無比期待。
努力和運氣,“普通人”的“花路”
“天才AI美少女蘿莉”,面對這樣的桂冠,羅福莉卻十分低調。她曾經坦言,自己並不是所謂神人,也不希望自己被神化和娛樂化,她只是一個堅守夢想的普通人。還曾有人找到她,希望她出書,甚至經紀公司也想來簽約…面對這樣的風口,羅福莉卻顯得尤為剋制。
就像面對曾經八篇論文的戰果,羅福莉用“努力”和“運氣”輕鬆總結自己的成功。她本人在知乎回應稱:“這次投稿ACL是我近一年的產出,所以我認為自己是付出了足夠的努力的,當然也可能也有運氣成分加持。”

圖片來源:知乎
沒有自命不凡,而是腳踏實地。羅福莉經常在社交平臺和粉絲交流互動,也會給有同樣人生困惑的網友們答疑解惑。曾經有網友留言,覺得上級分配任務雜亂不堪,不知道如何抉擇。羅福莉回覆稱:不要排斥做雜事兒,而且要做到“極致”。在這個過程中,有眼光的領導會為你分配更重要的事情;而如果領導沒有發覺,自己主動請纓也未嘗不可。這份對“極致”的初心,也讓羅福莉能夠在AI領域有所建樹。

圖片來源:羅福莉公眾號
自帶網際網路光環、深耕AI領域前沿、為人低調謙遜,羅福莉,一個集過硬的技術和人格魅力於一體的“普通人”。在AI戰場如火如荼的當下,羅福莉就像一陣清爽的風,刮過浮躁與喧囂,帶來專注與堅韌的力量。
參考資料 Reference
1. 羅福莉公眾號
2. 雷軍千萬年薪挖的95後AI才女,曾是連python都不會的大學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NjAyMzkxOQ==&mid=2248271746&idx=1&sn=47fa05aeae92c0fc694b8e1c32fce8fc
3. 雷軍花千萬挖人、頭部量化私募創立、95後AI“天才少女”,這家AI公司刷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837167153096274&wfr=spider&for=pc
4. 傳聞中由雷軍親自出馬、豪擲千萬年薪挖角的員工,是什麼樣的?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9835881
5. 如何看待北大碩士生在自然語言處理頂級會議 ACL 2019 上發表 8 篇論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528604
6. 從不被看好到保送北大,小鎮姑娘羅福莉的成長筆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h4116772/
7. “95後”羅福莉:一直在成長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5/1/382827.shtm
8. 千萬年薪的AI天才少女:羅福莉成功之路的啟示與啟發
https://news.sohu.com/a/846113556_121924584
9. 今年的天才少女“有點多”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56945
10.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廣東人,17歲考入浙大,30歲創辦幻方,36歲管理千億私募,僅靠百名中國程式設計師,已趕超OpenAI
https://mp.weixin.qq.com/s/hgfvLRJzaTaSUjX8IrPAPg
11. DeepSeek開源推理大模型R1:純強化學習實現接近OpenAI o1水平,成本降至1/3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910075732851287&wfr=spider&for=pc
12. DeepSeek-R1 最新發布,劍指 OpenAI o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916523161314424&wfr=spider&for=pc
歡迎掃碼加群參與討論

———END——–
我們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