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說外國人湧入小紅書的事情。
之前小紅書也沒想過會有這麼多老外來用,所以就沒做翻譯功能。大多數時候,大家靠著通用的翻譯軟體也能互相理解,但也出現了不少經典笑話。
比如我們之前說過的“貓稅”,有個老外老老實實曬出了自己的貓,底下評論也趕緊表示這貓太可愛了,趕緊吸貓。
沒想到把人老外嚇得夠嗆。

因為谷歌翻譯告訴他:

可以想像那位紐西蘭姐們一臉懵逼地想“啊?中國人都這麼聊天的嗎?”
在經過一系列解釋後,才解開誤會。

和吸貓類似,還有一個常見的翻譯笑話是“擼”。
一位博主曬出了自己摸蜥蜴的影片,網友評論說“原來蜥蜴也是可以擼的!”
因為博主是外國人,網友還貼心地加上了英語翻譯,如下:

。。。

這更是驚嚇到了外國人。
畢竟很難不想起印度那條驚世駭俗的新聞:
印度4名男子輪流侵犯蜥蜴,並自拍影片取樂。

印度男子爽不爽,我不知道。
但中國網友已經意識到翻譯弊端了。
畢竟,這種把原文交給一般翻譯軟體,翻譯軟體不看上下文,不懂雙關語、俚語、成語,最後翻譯出來的東西非常拗口的情況,還很得罪人。
倒是讓樂子進一步豐富了。

當然,也不只中國人鬧出笑話,洋相洋人也出了不少。
外國人說自己很窮的中文,最終透過努力學習將變得富有。

很好,中文十級的我們看來人人富裕了。
一位義大利美女突然口出狂言。

無數網友不知所措,啥時候大家關係這麼緊密了。
原來也是被翻譯坑了:

(兩種解釋)
一個詞本來就是可以多義的,“世說新語”怎麼方便怎麼來。
所以“社會搖”不過是“社交震動”。

“媽媽咪呀”無異於“媽媽問好”。

好像表面邏輯也通。
既然如此,這些翻譯軟體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不可避免地把人往下三路方向帶。
說著說著,占主導地位的胸部出現。

羞辱人的暱稱降臨。

另一邊,你要叫這樣的老外屌毛似乎沒事。

他們不在意,那顯然谷歌翻譯也沒覺察出什麼問題。
只能說時靈時不靈的翻譯,也體現出了社會本質: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由人類打造的翻譯軟體也難免草臺班子。

怎麼辦呢?
主要還是因為外國人用的翻譯軟體,並不清楚中國網路用語以及俚語。小紅書看這樣可不行,於是趕緊出了個翻譯功能。
能秒翻喬治亞網友發的文字。

也能解開Unicode編碼。

當你覺得它對摩斯電碼信手拈來時,

它還一眼看穿了“蔡徐坤”“有一說一”“永遠的神”這些縮寫。


沒什麼難的。
而且,小紅書翻譯翻出來的句子沒有翻譯腔,沒有智障的解讀,非常流暢。

從外國人湧入,到新功能上線,一共就一週的時間。
只能說小紅書的技術人員最近真的辛苦了,估計鍵盤都敲冒煙了好吧。

《創世紀》第十一節記載過一個故事,叫做巴別塔。
說大洪水之後,有一群說同樣語言的人跑來打算建起一座通天的高塔。
神明見人如此,曉得今後將不再有他們做不成的事了,就下去變亂了他們的語言,又使他們彼此分散在世上。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了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但是神明降臨看到了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神明說,“看哪,他們都是一樣的人,說著同一種語言,如今他們既然能做起這事,以後他們想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了。”讓我們下去,在那裡打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不能知曉別人的意思。於是神使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他們也就停止建造那座城。因為神在那裡打亂了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所以那座城名叫巴別。
巴別塔的故事放到現在一點都不過時。
從此之後,孤獨成為了人類另一重原罪。每一個人成為一個國家,遍佈疆界和關卡.語言,無論它是否能夠被流暢地說出,都成為障礙,我們很不容易彼此聽見,聽見了也無法彼此懂得,懂得了也難以彼此應答。
我們彼此沒啥不同,卻被人煽動著猜忌、博弈、對抗,乃至於生死相向。

而現代科技做的很多事情,其實就是在重建這座通天塔。
因為翻譯功能越來越好用,語言不再是桎梏。
網路的速度越來越快,距離不再是天塹。
接收到的資訊越來越多,有相同愛好、在相同處境中的人也許能跨越種種隔閡,互相理解。
在一段展現中國“佛羅里達”的抽象影片下面,一位佛羅里達的老哥評論:
“after all, I guess we are not so different.”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75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