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最高法院暗示有意維持TikTok“不賣就禁”法案几天后,大量美國使用者開始向另一款熱門中國社交媒體應用小紅書(RedNote)遷移。
週一(1月3日),小紅書登上了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應用程式下載量排行榜榜首,下載量超過Meta Platforms旗下的Threads、WhatsApp、Facebook和Instagram,熱門X替代品Bluesky,ChatGPT,加密即時通訊應用Signal和Telegram,以及亞馬遜Prime。
在第一波向小紅書遷移的浪潮中,美國使用者自稱 “TikTok難民”。
小紅書的功能和TikTok類似,後者可能將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面臨被停用的命運。週一,一位名為Manimatana的美國使用者在一段影片中說:“如果他們停用TikTok,我們都遷移到這個中國應用程式上(小紅書),豈不是很荒謬?”
如果美國最高法院選擇支援國會透過並於今年早些時候由拜登簽署的一項法律,TikTok禁令將於1月19日生效。“不賣就禁”法案透過的背後,是美國兩黨一直對中國企業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持謹慎態度,稱其涉嫌收集使用者資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從甲骨文公司到憑藉真人秀《創智贏家》(Shark Tank)而成名的凱文·奧利裡(Kevin O'Leary),在過去的五年裡,不少美國實體和個人都曾公開稱考慮收購TikTok的美國業務,以減輕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TikTok週二(1月14日)稱,有關馬斯克收購TikTok的傳言“純屬虛構”。
上週五(1月10日),美國最高法院聽取了TikTok的口頭辯論。TikTok稱其並未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禁令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辯論結束後,美國媒體普遍認為法官們不會在1月19日最後期限之前“拯救”TikTok。

1月10日,反對“不賣就禁”法案的美國人在美國最高法院外進行直播。
如果禁令生效,1.7億TikTok美國使用者將需要一個新平臺來分享內容和推銷商品。一些華爾街人士預計,美國使用者將逐漸流向Meta Platforms旗下的Reels,Snap旗下的Snapchat和Alphabet旗下的Youtube使用者數量也會增加。
如果美國使用者向小紅書遷移的趨勢持續下去,Meta Platforms可能無法立刻獲得投資者預期中的大量使用者流入。
不過,大量美國使用者向小紅書遷移可能是一個短暫趨勢。
和TikTok一樣,小紅書的所有權也歸中國企業。小紅書的母公司是位於上海的行吟資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根據美國國會為禁止TikTok而透過的同一項法律,小紅書可能也會受到禁令的約束。
該法律稱,它旨在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免受“由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式——如TikTok和其他所有替代TikTok的應用程式或服務,以及字節跳動開發或提供的其他所有應用程式或服務——帶來的威脅”。該法律適用於所有涉及內容共享、月度活躍使用者超過100萬的實體。
里士滿大學法學教授卡爾·托比亞斯(Carl Tobias)告訴《巴倫週刊》:“這一措辭非常寬泛,可能適用於法案中未提及的實體,其中包括小紅書,這取決於與小紅書所有權和控制權相關的具體事實。在其他要求中,美國總統在向公眾發出通知並向國會提交公開報告後,對某個實體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作定奪。”
小紅書並非最近幾天唯一一款流量激增的社交媒體應用。週一,照片分享平臺Lemon8成為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應用程式下載量排名第二的應用程式,Lemon8的所有權也歸字節跳動,因此也面臨被禁的風險。
美國一些州已將關注焦點轉向禁止其他中國應用程式。俄亥俄州眾議院目前正在審議一項新提案,該提案提出禁止該州政府僱員使用小紅書、TikTok、微博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
大量美國使用者湧向小紅書有可能是暫時現象,不過,投資者將密切關注該平臺對美國使用者的吸引力有多大,以及它能否在美國生存。
文 | 巴倫週刊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