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國留學,千萬別培養出謝廣軍他女兒那樣的

百度副總裁謝廣軍13歲女兒“開盒”他人隱私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熱議。
近期,有訊息稱,謝廣軍目前已從百度離職,其女兒破口大罵“人民幣太廉價咯~”,還說自己“雖然現在國籍還是中國,但是精神上的國籍是美國和日本”,表達不滿情緒。
據悉,此前謝廣軍女兒在“開盒”網友時,還曾聲稱“IP在加拿大,法律管不了”。

一個13歲的孩子,本應處於天真爛漫的年紀,卻做出如此惡劣的行為,並且還說出不認可自己是中國人的話。
其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尤其是那些打算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們。

事情的起因並不複雜,卻讓人感到震驚:一位孕婦網友對韓國某明星行程發表看法,“惹怒”了作為粉絲的謝廣軍女兒。
對此,她透過“開盒”該孕婦及支援的路人的方式來進行“回擊”。
孕婦網友的發言
“開盒”類似“人肉搜尋”,即將他人隱私資訊公佈在公共平臺上。
此次被“開盒”網友不僅資訊曝光,家人還遭網路暴力。

而隨著事件發酵,網友依據“眼眸”(謝廣軍13歲女兒網名)釋出的在職證明,推斷其為百度副總裁謝廣軍的女兒,目前在加拿大留學
對此,3月17日謝廣軍發朋友圈道歉,稱女兒與人爭執情緒失控釋出他人隱私致自己資訊也被曝光,自己為未及時引導深感愧疚。 
謝廣軍朋友圈這條釋出在朋友圈、被指毫無誠意的道歉,並未平息網友的怒火,反而讓當事人身份被坐實。
近期,有訊息稱,謝廣軍目前已從百度離職,其女兒對此破口大罵,表達不滿情緒。
“人民幣太廉價咯~”
“雖然現在國籍還是中國,但是精神上的國籍是美國和日本”

不只是百度副總裁的女兒,近年來,留學生群體中也有一些人有相似的情況:
2021年,一位23歲的女留學生在西班牙留學期間,因生活費問題與父親發生爭執,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辱罵父親,並將父親的個人資訊釋出在網上,還曾在2020年3月隔離期間跳窗逃跑。

2024年,湖北大學越南籍留學生林氏秋妝被舉報曾發表多條反華言論,稱“南海是越南的”等,且拿全額獎學金到中國留學是為了宣揚錯誤觀點,還存在婚內出軌行為。

2024年11月24日,在新加坡就讀大學的22歲中國籍男子黃小南涉嫌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非法禁錮一名15歲的中國女孩,案發後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法庭庭審時否認有罪,基於被告罪行嚴重,最終不準保釋。

圖源:馬新社
2025年,據BBC報道,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學博士鄒振浩,在留學期間利用學術身份和社會地位,透過社交軟體、學術活動等途徑接近女性,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對多名華裔年輕女性實施迷姦,受害者人數高達60人,其行為包括使用藥物、偷拍等,手段極其惡劣,最終被陪審團裁定28項罪名成立。
此前相關報道:禽獸!中國博士留學生下迷藥性侵10個女孩,在英國被抓判刑…留學生們:丟臉啊!雖然這些案例只是留學生群體中的一部分,但也足以引起我們對留學生三觀教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視。

1.價值觀教育的缺失

在留學熱潮中,低齡留學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孩子中小學階段,就將他們送出國留學,希望孩子能早早接受國際化教育,開闊視野。
然而,這種做法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孩子在低齡階段,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就像一張白紙,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當他們身處國外,周圍是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很容易在這種環境中迷失自我,對國家認同、文化認同產生偏差。
在國外的一些學校,課堂上講述的歷史、政治觀點,可能與國內截然不同,這就容易讓孩子產生文化歸屬感的撕裂和價值判斷的混亂
比如,西方媒體常常對中國進行偏向性報道甚至是不實報道,孩子長期接觸這樣的資訊,很可能會對自己的國家產生誤解,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逐漸弱化。
當這些孩子回國後,就會出現“反向文化震盪”,對國內的環境、文化、價值觀感到不適應,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難以融入國內的生活。
這種價值觀的偏差,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2.行為失範與家庭教育

再看回謝廣軍女兒的事件,一個 13 歲的孩子,做出“開盒”他人隱私這樣的惡劣行為,背後反映出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大樹的根基,根基不穩,大樹就難以茁壯成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習慣、道德觀念,很大程度上都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當孩子出國留學後,父母與孩子的距離變遠,溝通交流的時間變少,對孩子的監管也變得困難。這時候,如果家庭教育沒有跟上,孩子就容易因為缺乏約束而行為失控。
在國外,孩子面臨著各種誘惑和挑戰,比如網路的誘惑、不良社交圈子的影響,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容易走上歧途。
所以,家長在送孩子出國留學前,一定要深思熟慮,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行為規範,定期與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1.價值觀教育的貫穿始終

價值觀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孩子出國留學期間,更要注重價值觀教育的貫穿始終 。
家長要在孩子留學前後,透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立正確的價值觀。可以與孩子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價值觀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可以透過講述一些歷史故事、名人傳記等,讓孩子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增強他們的國家認同感和文化歸屬感
讓孩子瞭解中國的發展成就和國際地位,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十分關鍵。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家長要讓孩子瞭解中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成就,讓他們認識到中國的強大和進步,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這樣,孩子在國外留學時,才能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傳播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
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活動,如中國傳統文化講座、中國節日慶祝活動等,讓孩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熱愛。

圖為圍繞傳世名作《千里江山圖》創排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亮相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春節聯歡晚會(影片截圖)。圖源: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中國的傳統藝術,如書法、繪畫、武術等,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的資訊良莠不齊,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資訊的影響。
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網路資訊,提高他們的資訊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讓他們學會在紛繁複雜的資訊中,篩選出有用的資訊,避免受到不良資訊的干擾 。

2.留學期間的持續關注

孩子出國留學後,家長不能就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持續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定期與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學習進展、生活狀況、心理狀態等。
可以透過視訊通話、微信、郵件等方式,與孩子保持密切的聯絡。同時,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家長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關心他們的需求,給予他們支援和鼓勵。
關注孩子的學業進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家長可以定期檢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
如果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家長要及時與孩子的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成績。
還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
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
在異國他鄉,孩子面臨著各種壓力和挑戰,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並給予他們幫助和支援。
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結交新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緩解孤獨感和壓力。
如果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在孩子留學期間,家長還要幫助孩子處理好與寄宿家庭、同學的關係
與寄宿家庭相處融洽,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瞭解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家長要教導孩子尊重寄宿家庭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與寄宿家庭成員友好相處。在與同學相處時,孩子要學會尊重他人,包容不同的觀點和文化,積極參與團隊合作,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3.出國前的充分準備

出國前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它就像一場戰役前的戰略部署,直接關係到孩子在國外的學習和生活能否順利開展。首先,家長和孩子要充分了解目標國家的文化、習俗、法律法規等。同時,瞭解目標國家的留學政策、簽證要求、教育體系等資訊也必不可少。
送孩子出國留學,是為了讓他們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接觸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為未來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術能力,而忽視了他們的價值觀教育和行為規範。
謝廣軍女兒的事件,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家庭教育缺失和價值觀偏差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一個 13 歲的孩子,本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在家庭中感受關愛,卻在網路上肆意妄為,實施惡意行為
培養優秀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
只有讓孩子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國際環境是否會影響留學

未來國際化教育將如何發展👇

2025國際教育年度盛會

火熱搶票中🔥

300+國際教育領軍者及實踐者

深入探討未來教育的發展

大會開放少量參會及晚宴名額


名額達上限即截止報名

↑↑↑點選報名↑↑↑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