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震穀子
編輯 | 同逍
東方大國的外部格局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轉型。
人員層面,發達國家的青年學子身影漸稀,而亞非拉地區的學子則絡繹不絕地湧入;
貿易層面,Chi-merica經濟關係趨於緊張,而新的商業紐帶正以驚人的速度編織;
投資層面,昔日歐美資本的謹慎佈局,如今被中東富豪的悄然增持所取代……
從人才流動、資本注入到商貿往來
,一切都在經歷著劇烈的變動,這些變化將深刻影響每個人的生活軌跡。

外資:撤離與湧入並存
近期外資領域可謂波瀾起伏。
銀行代客證券賬戶涉外收付款逆差在24年11月創下歷史新高,流出量達到 457 億美元,超過了2022年春天的413億美元。
10月和 11月兩個月的流出規模驚人,佔到上半年外資的近五分之一。
不僅證券賬戶出現異動,長線資金(如FDI和ODI)的直接投資賬戶涉外收付款也已連續 29 個月呈現逆差。

東大國際收支中的直接投資在24年前九個月下降了近 130 億美元。這一現象在2023年已經顯現,外商投資比前一年減少了8%。
眾
多跨國巨頭的行動也凸顯了這一趨勢。
IBM 東大區在24年 8 月底裁掉 1000 多名東大員工,整個過程放棄解釋,幾分鐘裁掉,快刀斬亂麻,手段有夠狠辣。
實際上,近兩年眾多全球科技巨頭都傳出了調整在華佈局的訊息。
2023年,戴爾宣佈退出東大產業鏈;亞馬遜旗下 Kindle 停止東大區電子書業務;英偉達退出東大市場;
2024年,惠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登出;微軟關閉東大線下授權門店,僅保留官網商城與京東旗艦店;大連思科裁員計劃已落地執行;愛立信正對東大區業務進行戰略性調整,研發崗大面積裁員。
這不禁讓人提問,“大中華區”作為重要跨國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仍然存在嗎?
有人說,外資企業佔市場主體比例僅約 2%,不必杞人憂天。
但事實是,外企提供超 1/10 城鎮就業崗位,稅收貢獻達全國稅收收入的 1/5。
於創新和產業升級而言,其研發投入佔東大總研發投入 20%,如特斯拉上海工廠、惠普重慶基地等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筆記型電腦等產業發展,加速製造業智慧化轉型。
從外貿出口看,自 1998 年起出口額佔比常年約 45%,部分時段峰值達 60%。2023年,其集中於高技術和綠色領域,佔進出口總額 30% 以上。
也難怪面對網民鋪天蓋地的“蘇州大量外資企業撤離”時,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專門曬出資料出面闢謠,穩定人心。
穩外資,擴內需,真的已經無可迴避。
東大也在積極應對,全力穩定和吸引外資。
一方面,實施 “單邊開放” 策略,取消對約 20 個國家的簽證要求,這一決定或許會成為我們應對老川的招數之一。
老美越孤立,東方越開放。
很快,我們收到了直接回應。在聖誕節前夕,日本外相宣佈將放寬對東大公民的簽證發放條件。
另一方面,東大全面清零外資製造業負面清單,甚至在關鍵領域也向外資開放。
有多關鍵呢?中成藥保密處方和意識形態兩個詞一齣,不用多說了。
與此同時,中東地區的土豪老哥敏銳地捕捉到東大市場的巨大潛力,自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間,已在東大投資 70 億美元,投資額達到前一統計週期的五倍之多。

外貿:破局的關鍵
外貿呢,老川選前的一句重話是增加60%的關稅,最新發話又變成了10%。
東大仍有兩套解法。
被動思路,還是延續之前在老川 1.0 時期的思路,透過轉口出口到東南亞和墨西哥這些地方,然後再進入美國市場,這樣做還讓咱們的商品附加值和這些地區對美出口不降反升。
主動思路是,更積極主動地去開拓新的貿易路徑,努力形成新的商貿關係。
比如說,東大對中遠海運參與的巨型港口錢凱港(Chancay)正式開港的儀式那可是相當重視。
為啥呢?因為東大在想辦法規避美國在全球大航運中可能設定的障礙,同時還籌劃著盤活整個南美的資源與物流。
而且,東大還非常罕見地在沙特發行了20億美元債券,結果獲得了 20 倍超額認購。
南美、中東、歐洲、非洲這些地方,以前和咱們的貿易往來可能沒那麼緊密,但現在老川鐵了心搞孤立主義,東大就得提前佈局,跟這些新朋友建立貿易關係,這說不定就是破局的關鍵一招。

留學生:人才流動新趨勢
留學生這塊的趨勢也發生了很明顯的歷史性轉變。
以前,有不少發達國家的學生來東大留學,像美國學生,曾經在大國學習的人數接近 2.5 萬人,可現在只剩下大概 700 人了。
日本留學生人數也大幅下降,以前超過 1.5 萬人,2023 年就只剩下 703 人了,只佔到本國海外留學生總數的 1%。
韓國曾經是留華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可過去六年間留學生人數暴跌了 80%,2023 年 4 月的時候就只剩下 1.6 萬人了。
但是呢,和外資、外貿的變化一樣,發達國家的學生少了,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卻越來越多。
就拿俄羅斯來說吧,為俄羅斯學生提供海外教育服務的俄羅斯專業機構 AcademConsult 表示,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學生選擇去東大留學,而且最受俄羅斯學生歡迎的專業是金融和資訊科技專業。
非洲國家的留學生數量增長更是厲害,2003 年整個非洲來華留學生只有 1739 人,到 2018 年就增加到了 8.2 萬人,不到 20 年時間暴漲了 45 倍。
2020 年東大甚至成為了非洲留學生第二大目的地,僅次於 “非洲之王” 法蘭西,比第三名的美國人數多出了近 70% 呢。
真的要感謝北方鄰居和非洲兄弟對東大留學事業的支援。

十字路口,如何抉擇?
熱錢、貿易以及人員的變動……種種跡象正透露出線索。
“老川”勢力捲土重來,關稅壁壘加劇,無疑給我們的出口市場帶來更沉重的壓力,也對我們的能源和糧食供應安全構成新的威脅。
我們正處在十字路口,一念之差,最終的結果是天堂與地獄。
這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影響每個個體的選擇,很多邏輯也都隨之被顛覆。
四川大學鄧曦澤教授曾提出一個觀點,全球正陷入晚清朝代2.0版本,即認知邏輯和事實邏輯嚴重脫節,導致災難性決策。
晚清之前,每個王朝面對的是同質力量之間的競爭;而晚清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新型文明、新型力量。
當今的世界,同樣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大變局。相比於晚清時代,今天的人類面臨的新質力量甚至新質文明的挑戰更甚。就連當前的大國博弈都顯得微不足道,只是短期的一種波動。
但是,當今世人的許多認知,仍侷限於傳統時代,造成許多本可避免的損人又損己的荒謬和悲劇。
看清方向比什麼都重要,而看清方向的前提,是掌握真實的資訊和動向。
不斷吸收高質量的資訊,看重要的事情,看影響大局的事情,而不是將寶貴的精力,浪費在決策無關的八卦上面。
這是智谷趨勢一直致力於做的事情。
2024年最後一天,離岸人民幣匯率突然被“偷襲”,曾堅守多日的7.3瞬間跌破,耐人尋味。

2025年,依舊充滿不確定性。
RMB會破 8 嗎?
赤字率會突破4%嗎?
人行會啟動史上最大幅度的放水嗎?
這一切將如何影響我們的錢袋子?
在最新的內部研判中,智谷趨勢團隊對當下許多人關心的話題做了多方位的分析,但凡手裡有點資產的朋友,一定非常關心。

獲取有質量的觀點和判斷,並不容易。
智谷趨勢團隊的三十多位研究員,嚴九元、S博士、黃漢城、路口大爺……一直在持續跟蹤,並且用極簡的語言,彙總當下的重要變化,以及對新中產、企業主財富的影響。
全年48期研判,文字、音訊、PDF都有提供,在本文末專屬二維碼拍下,還可獲全年12場閉門答疑直播。
助你看清趨勢,及時調整決策。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