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智友養基
去年監管推動基金降傭改革,年內為投資者省下超30億元佣金成本,但依然有基金公司出現“逆勢操作”的情況。
據統計,2024年諾安基金旗下有9只主動權益基金的交易成本(估,下同)超過管理費,而公司主動權益基金總數也僅38只(只統計主程式碼)。

比例接近四分之一,處於行業前三水平。高額的交易費成為隱性成本,最終都由基民買單。

9只基金成“佣金黑洞”
這9只基金中,諾安匯利靈活(以A份額為例,下同)的交易成本是管理費近4倍,諾安靈活配置也高達到2倍。
更離譜的是,其中有6只基金的佣金/管理費比率在降傭令下不降反升,2024年比率高於2023年。
而這些“燒錢交易大戶”的業績多表現不佳:2024年裡,有7只基金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其中6只跑輸超10%,4只差了20%以上。
這些產品不僅讓基民虧錢,還瘋狂消耗掉管理費之外的隱性成本。
上榜的基金名單還包括:諾安策略精選、諾安高階製造、諾安鴻鑫混合、諾安利鑫靈活、諾安景鑫靈活、諾安研究優選、諾安主題精選。
這些基金都非量化基金或者指數基金,交易費高企更多還是主觀調倉導致。

迷你基金換手率1910%,跑輸基準23%
諾安匯利靈活2024年交易成本高達2.37%,是管理費(0.6%)的近4倍,堪稱“成本殺手”。
該基金全年換手率高達1910%,是行業平均水平的6倍,下半年換手率遠高於上半年。

奇怪的是,諾安匯利靈活下半年兩個報告期裡,股票倉位不足20%,卻在下半年瘋狂交易,導致交易佣金從2023年的3萬元暴增至23萬元。
基金2024年全年管理費收入僅12.65萬元,卻給券商輸送了超23萬元佣金。(備註,該基金在24年11月下調管理費)
高換手操作的背後,可能與保殼焦慮有關。
諾安匯利靈活基金規模從2024年一季度的2302萬元縮水至年底的753萬元,長期處於5000萬的迷你基金清盤線裡。

高換手的同時業績卻崩盤了。2024年全年的收益為-13.35%,在行業排名墊底(99%區間),近一年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超23個點,近3年跑輸超30個點。

6億規模基金也在高換手
諾安基金高交易成本的9只基金多為小規模“迷你基金”,其中諾安靈活配置的基金規模卻高達6億元,換手率高達1189.17%。該基金2024年產生的交易佣金1901萬元,超過其他8個問題基金的總和。
其交易成本2.51%是管理費的2倍,相當於每年基民多掏2.5%的費用。
諾安靈活配置2024年的收益為-2.97%,在同類排名倒數80%區間,近1年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超15個點。

若扣除這筆隱性交易成本,基金2024年-2.97%的收益或許能勉強打平。
但現實是,基民不僅承受虧損,還要為券商貢獻千萬級佣金。
更扎心的是,該基金近3年累計虧損42.12%,跑輸基準36%,堪稱“虧錢+高收費”雙料冠軍。
諾安的案例撕開了基金業的隱秘角落:當監管把佣金費率砍到萬5以下、分配比例壓至15%,那些依賴“佣金養券”的中小機構正遭遇生存考驗。
但長遠來看,全行業數十億成本節省、強制披露的透明化,終將推動公募迴歸“投資者利益至上”的本質。
對基民而言,當下最實際的策略是拿起“放大鏡”:檢視持倉基金的換手率、佣金佔比,對那些“高換手低收益”的產品,用腳投票才是最好的風控。畢竟,我們的錢,不該為機構的“交易遊戲”買單。
資料來源:Choice、晨星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加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