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跑出超級隱形冠軍:年入2.41億,國內第一

鉛筆道作者 | 大熊
近日,來自北京經開區的天星醫療更新了科創板IPO招股說明書。
這一家運動醫學創新醫療器械企業。運動醫學(器械)作為新興治療領域,主要針對運動過程中關節類損傷疾病,其中肩關節和膝關節部位是常見發病處。
據灼識諮詢相關報告顯示,在2023年中國運動醫學醫療器械市場中,天星醫療佔據約4%的市場份額,在國產企業裡排名第一。
該領域又潛藏著怎樣的發展機遇呢?
01 
天星醫療聚焦關節鏡微創手術,其核心產品涵蓋植入物(如錨釘、介面螺釘)、有源裝置及耗材(刨削器、等離子刀)、手術工具(瞄準器、鑽頭)三大類。
這些產品主要服務於骨科醫生與運動損傷患者,有效解決了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恢復慢的難題。
在盈利模式上,天星醫療主要依靠“賣器械+耗材”,其中超95%的收入來自植入物與耗材的協同銷售。
從營收資料來看,天星醫療2021年營收為7301萬元,到2023年增長至2.41億元,期間增幅高達230%,年複合增長率達81.75%。淨利潤方面,2021年至2023年度,天星醫療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0億元、4034.43萬元、6357.94萬元;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455.18萬元、3881.32萬元、5515.22萬元。
天星醫療的產品矩陣中,運動醫學植入物是其營收的主力軍。
從2021 – 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的資料來看,分別達到0.58億元、1.18億元、1.89億元、1.69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0.00%、79.80%、78.20%、75.81%。
運動醫學植入物是在手術干預下,用於全關節鏡或關節鏡輔助修復韌帶、關節囊、肌腱等軟組織形態及重建功能的特殊材料,其作用至關重要。
在運動醫學植入物領域,天星醫療的全縫線錨釘是其王牌產品,這也是中國首個獲批並應用於臨床的同類產品,與傳統錨釘相比優勢明顯。
傳統錨釘需在骨頭上打孔植入金屬釘,會損傷大量骨量;而全縫線產品僅用高強度縫線固定軟組織,骨量損失減少50%,極大地改善了骨量儲存情況。同時,全縫線錨釘操作更為簡便,能使手術時間縮短30%。
在客戶方面,天星醫療主要與上海華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廣藥器化醫療裝置有限公司等合作。
2023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2826.66萬元、12669.30萬元 ,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18%、56.83%,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
這些醫療器械經銷商作為重要紐帶,將天星醫療的產品輸送至終端醫院,既滿足了下游醫院治療運動損傷患者的需求,又助力經銷商豐富了產品線。
02 
北京天星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天星醫療)成立於2017年7月,創始人董文興先生,他出生於1981年,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製造專業博士。
他曾擔任北京星航機電裝置廠工程師、長春聖博瑪副總經理等。
離開體制後,董文興以投資人和技術專家的身份參與相關工作,到2016年底,他懷揣著“讓中國患者用上平價微創器械”的想法,創立一個面向全球的國產運動醫學品牌。2017年,天星醫療應運而生。
天星醫療先後攻克運動醫學產品注塑、可吸收材料製備及加工、有源裝置開發等多項關鍵技術。
在產品策略上,天星醫療形成了植入物、關節鏡器械和運動醫學裝置的整體臨床解決方案,成為國內首家能夠提供此類方案的國產企業。
其產品市場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從最初進入北京積水潭、上海六院、深圳二院等全國31個省市的近1000家醫院,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覆蓋超過3000家醫院,遍佈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在2023年國家組織的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工作中,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迎來國家層面的帶量採購招標。天星醫療在此次招標中帶量採購需求量排名國產第一,中標數量(包含剩餘量)佔總需求量的比例達到10.21%。
03 
運動醫學作為骨科領域的黃金分支,專注於關節鏡微創手術所需的植入物、裝置及耗材,主要解決運動損傷(如韌帶撕裂、半月板損傷)和退行性骨關節疾病的治療問題。
回顧行業發展歷程,2015年之前,中國運動醫學市場完全被進口品牌壟斷,施樂輝(Smith & Nephew)、強生(DePuy Synthes)、銳適(Arthrex)等外資企業憑藉“學術贊助+跟臺服務”的模式,與三甲醫院骨科專家緊密合作,構築起長達15年的渠道壁壘,佔據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
隨著國內釋出《中國製造2025》中提到,將高階醫療器械列為重點突破領域,隨之國產運動醫學企業迎來發展契機,行業進入國產替代萌芽階段。
天星醫療、德美醫療等一批國產企業在此期間崛起,它們成功突破可吸收材料、精密加工等關鍵技術。
同時,國產器械憑藉價格優勢,較進口產品降低30 – 50%的價格,吸引了更多醫療機構的選擇,推動關節鏡手術量從2015年的8.5萬臺大幅增至2020年的22萬臺。
2020年起,國內運動醫學行業進入政策重構期,集採洗牌與國產反攻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帶量採購與醫保支付改革重塑行業規則,集採後單臺手術費用從5萬元降至2萬元。
加之馬拉松、滑雪等運動的興起,國內運動人口突破3億,多重因素疊加,使得2023年關節鏡手術量激增至50萬臺,國產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也隨之飆升至18%。
04 
當下,天星醫療所處的運動醫學醫療器械行業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從市場規模來看,2023年中國運動醫學細分領域市場規模約為60.9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攀升至130.5億元,2023 – 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達11.5%。
該行業的增長得益於運動人口擴張、老齡化帶來的剛性需求、技術創新迭代以及政策紅利釋放等多方面因素。
在競爭格局上,中國運動醫學醫療器械行業呈現外資主導、國產替代加速的特點。
施樂輝、強生、銳適等國際巨頭依然佔據主導地位,合計佔據80%以上市場份額,其中施樂輝以約35%的市佔率位居榜首,強生和銳適分別佔25%和15%左右。
這些企業憑藉數十年的技術沉澱、完整的產品線和全球臨床資料支援,長期把控高階市場。
在可吸收錨釘、帶線錨釘、人工韌帶等核心耗材領域,以及複雜關節鏡手術配套工具(如射頻消融裝置、手術機器人)方面,外資企業優勢明顯,國產企業仍需奮起直追。
資料顯示,2023年,天星醫療佔據我國運動醫學市場約4%的份額,雖在國產企業中獨佔鰲頭,但與外資品牌相比,提升空間巨大。其在國內的競爭對手包括威高骨科、大博醫療、凱利泰、春立醫療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還參考了每日經濟新聞等相關內容,一併致謝。圖片源自公司官網。
鉛筆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產品——媒體VIP會員,核心亮點是:以一頓午餐的價錢,聘鉛筆道為你的年度媒體顧問,1年6次專屬顧問時間,做你媒體圈的貼身朋友。詳情可以檢視連結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