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逛故宮,一文教你認識故宮小怪獸

逛了很多景點,孩子總會問,這個是什麼呀?
所以今天的內容,來教大家認識一下故宮的一些小怪獸。
認識完這些小怪獸,再去全國其他地方旅遊,基本上孩子也能叫出一二了。

順帶說一句,這是王叔2023年帶娃拍攝的小節目《博物館放大100倍》,

公號回覆“故宮”,可帶娃看原影片。
1大銅獅子
很多地方的門口,都會擺放兩隻銅獅子。
在故宮太和門的門口就有兩隻,據說是故宮最大的兩隻,一公一母。
可以讓孩子留意一下,
踩球的是公獅子。

踩著小獅子的,是母獅子。

2螭(chī)
在故宮,會經常看到這樣的怪獸。
它們是故宮的排水系統,一下雨,就會出現群龍吐水的畫面,很壯觀。
這些小怪獸,是沒有角的龍,叫螭(chī)
3屋脊獸
今天重點講太和殿屋脊上的小怪獸,也是王叔博物館放大100倍中的主角。

畢竟屋脊太高了,我們就算站在太和殿下,也看不清這些小怪獸的細節。

所以王叔就把這些小怪獸放大了100倍。
我們在很多景點都能看到屋脊獸,但是一般能看到幾隻。
而故宮太和殿的屋脊獸是最多的,有10只!
全國也只有故宮太和殿的屋脊獸是10只,
為什麼?你懂的。

坐在最前面的,是騎鶴仙人。

它後面便是10只神獸。下面王叔帶你逐一認識它們
同時文尾我會教大家一個順口溜,孩子聽著就能記住這10只小怪獸了。
前三隻沒什麼可講的,我們都認識↓
第四隻是海馬,傳說它可以在海浪中奔跑如飛↓
第五隻是天馬,天馬和海馬最大的區別,是它身上的紋路是一對翅膀
第六隻是狎(xiá)魚,可以看它的後腿,是魚尾巴
它能夠噴出水柱來,可以防火滅火。

過去故宮最怕的事情就是失火,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屋脊上為什麼要放防火寓意的神獸了。

第七隻是狻猊(suān ní),像獅子,喜歡坐著,是龍的第五個兒子
第八隻是獬豸(xiè zhì),可以注意它的頭頂上有一隻角
它喜歡用角頂理虧的人。
所以法院門口擺放的怪獸,不是獅子,而是獬豸。
第九只是鬥牛dǒu),注意,是三聲
是傳說中的鎮水獸。
第十只是行什,它就是傳說中的雷震子

因為是第十個神獸,所以叫行什。

而且它是全國唯一,只有故宮的太和殿上有。

它是防雷擊象徵狎魚一樣,我們還是怕火。
因為別看故宮的太和殿看著不高,但它實際有35米,相當於12層樓的高度。

沒想到吧。

這就是屋脊獸的介紹了。

最後把順口溜分享給大家。
帶娃把這個順口溜念幾遍,
以後咱們去任何一個城市再看到屋脊獸 ,也都知道它們叫什麼了!

帶娃旅遊的過程,就是啟用書本上知識的過程,
同時也是激發我們認識新事物,再回到書本中學習的過程。
分享兩套與旅行有關的繪本,

第一套是中信的《如詩如畫的中國》

這套繪本是從城市的歷史角度展開的。
比如上海是如何從一個小漁村變成國際化大都市的。
它勾勒的是一座城市的誕生和成長史。

立意非常宏達,共涉及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南京六座城市。

第二套是中國經濟出版的《太有趣了》
如果假期去過故宮、長城和兵馬俑的孩子,可以把書囤起來。
非常適合孩子對這些景點,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