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為媒,銳捷極簡光助力長沙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全光之旅”

長沙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於2020年3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業務由湖南省教育廳管理,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座落在長沙湘江新區香山教育城,校園網路承載著教學科研與生活服務等各項業務應用:老師在課堂進行線下多媒體教學、線上師生互動教學,學生在宿舍訪問課程資源、線上學習、參加線上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校園網的支撐。
校園網建設遇到的業務挑戰
(1)頻寬不夠,業務發展受阻
疫情期間,學校將日常教學、辦公業務轉移至線上,線上業務訪問量激增對校園基礎網路帶來較大沖擊,經常出現音畫不同步、卡頓等問題。上課時學生需即時開啟攝像頭,便於老師檢查到課情況,完成課堂互動。學生也需隨時檢視老師提前準備的課件、訪問校園/網上資源等,一堂課50-60個學生,每堂課按60終端接入,每終端需要20-30Mbps左右的頻寬,延時20ms。按這樣計算,入室接入頻寬至少需要1.2-1.8G以上,如果後續升級4K高畫質教學,單臺終端頻寬需達到50Mbps以上。而原校區的網路,並不具備承載業務發展的能力。
(2)業務需求逐年增多,資訊點擴充套件難
隨著學校業務的變化,常態化錄播,安防監控、考場監控、無線教學、雲桌面等需求的增加,為了保障接入終端的網路,需單獨從弱電井拉網線,存在佈線工期長、管理維護難的問題。
(3)傳統網路的供電模式,存在潛在的安全風險
傳統AP入室方案受到供電距離限制,需每層樓單獨部署PoE 交換機,若採用本地供電會額外增加管理節點,且需對宿舍進行強電改造,涉及多部門協調及學生安全用電的風險。
(4)傳統運維效率低下
傳統網路出現故障需到現場透過命令列進行裝置維護,效率低下,故障恢復時間長,影響師生正常教學辦公。學校除影片監控專網獨立建設外,校園中存在多個需要隔離的業務,單獨組網成本高昂,急需一網多用,多網融合的方案。
學校透過比較PON網路架構和以太全光網路架構,最終選擇了以太全光網。
“光”通校園 開啟智慧之旅
新校區建設涉及600多間教室、辦公室,1700多間宿舍及其它公共區域的有線無線網路覆蓋。核心側部署兩臺銳捷RG-N18000系列核心交換機,實現全校虛擬化,確保網路可靠性。核心作為全網集中認證閘道器,簡化架構。每棟教學樓部署1臺全光樓棟匯聚交換機,透過室內交換機RG-SF2920系列連線室內所有IP終端,實現頻寬獨享。宿舍樓透過光AP匯聚主機連結入室光AP,全網可透過SDN實現全校視覺化管理。銳捷極簡乙太網方案為學校線上大資料教學平臺及後續高頻寬業務提供高速、穩定、可靠的網路承載環境,滿足未來5至10年的資料承載要求,降低綜合佈線成本。
圖:長沙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光網路拓撲圖
頻寬速度提升
全校師生業務訪問體驗大幅改善,光裝置入室,無線Wi-Fi 6網速10倍提升, 經過實際測算,下載速率可達500Mbps以上,上傳速率可達48Mbps以上。
圖:校園網測速
資訊點彈性擴充套件,業務就近接入
教室向智慧教室演進,校園業務的迭代推動教室資訊點持續增加。以前新增資訊點需要重新從弱電井走線,現在在每棟教學樓部署1臺全光樓棟交換機,透過光纖到房間,教室內部署極簡多速率交換機RG-SF2920系列連線所有IP終端,教室6個資訊點選擇8口形態的靜音交換機,輕輕鬆鬆滿足大屏、廣播、監控、教師PC、電子班牌、無線AP等業務的接入需求,埠擴充套件靈活,後續只需更換裝置無需重新佈線。
圖:光裝置入室部署    弱電匯聚機房整潔乾淨
一棟樓只需設計一個弱電匯聚機房,樓層弱電井無需部署交換裝置,改變管理人員運維樓層弱電井問題,減少管理層級。
宿舍光AP集中供電,保障學生用網安全流暢
宿舍樓透過光AP匯聚主機連結入室光AP,共計採用近1700臺入室AP,方案採用1室1纖的方案架構,不用考慮分光比,每個房間線路和頻寬資源獨享。宿舍採用集中供電的方式,無需進行本地強電改造,室內弱電箱獨立設計供電線路,與其他供電分開,避免室內拉閘後設備掉電導致業務停止執行,校園管理者也能更好的分辨故障原因。全光網路部署、施工、維護更簡易,既保障學生用電安全又充分滿足高頻寬的需求。
圖:校園光網路裝置供電及光纖佈線設計
SDN實現全網視覺化管理,運維簡單高效
以前出現故障經常跑弱電井進行裝置維護,運維複雜繁瑣,工作價值低。排查故障又費事費力,技術要求高。現在透過SDN全網管控,裝置即插即用,裝置上線只需要3步,只需將裝置帶到現場接入光纖、上電,裝置自動啟動完成註冊和配置,無需去找IP地址和註冊。而當遇到故障運維時,也只需“查鏈路、看裝置、換產品3步,讓運維變得更簡單,大幅減輕了編制有限的學校資訊中心團隊的壓力。
圖:全光網路穩定支撐校園教學業務
在有線網路接入、無線網路覆蓋及後續擴充套件等多維度考量下,學校響應光進銅退大趨勢,採用業內相容開放的先進技術,全場景實現光纖入室,落地全校全光網路,並結合校園大資料教學平臺幫助學校成功開展線上教學,完成基礎網路與智慧教學融合。
新校區的網路建設不改變老師和學生的正常使用習慣,網路質量穩定。校園網管理者透過視覺化手段重點監測校園網路狀態,高效便捷,更好的保障校園業務開展。
瞭解更多詳情,請掃下方二維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