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夠了!開始對澳洲的銀行追責吧!

澳大利亞即將迎來經濟災難,誰該對此負責?

今年年中,澳大利亞或將面臨一場經濟災難,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沒有任何當權者願意對銀行說一句簡單而關鍵的話——“做好你們的本職工作!”
現金分配危機:懸在澳大利亞經濟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如果Armaguard未能達成協議,或無法接替西太銀行與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簽訂的現有現金分配合同(該合同將於7月到期),澳大利亞的現金供應將陷入混亂,直接引發一場經濟危機。
一旦現金系統崩潰,整個國家都將受到衝擊,偏遠地區的居民、依賴現金的老年人、弱勢群體以及土著澳大利亞人將首當其衝。根據“數字包容指數”,這一群體佔全國人口的26%。此外,澳大利亞98%的企業是小型企業,許多依賴現金交易,它們的生存也將受到威脅。
更嚴重的是,現金作為電子支付系統的最終保障,一旦消失,澳大利亞將在電力和通訊中斷、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下變得極為脆弱。
央行行長的“甩鍋”言論:銀行不作為,政府不敢管?
2月21日,澳大利亞央行行長米歇爾·布洛克(Michele Bullock)在眾議院經濟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我認為他們必須在6月之前找到解決方案。
如果他們不這樣做,我們就有麻煩了。”但隨後她又補充道:“所以我認為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但具體怎麼做,我也不知道。
等等,什麼?
澳大利亞最有權勢的銀行家,領導著負責發行現金的機構,清楚國家正走向“現金懸崖”,卻只是“認為”需要採取措施,但不知道如何應對?
是的,現實就是如此。布洛克口中的“他們”,指的正是各大銀行。即便災難近在眼前,政府依然不敢幹涉銀行的運作。實際上,正是這些銀行造成了澳大利亞的現金危機——它們一方面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不斷撤銷銀行網點和ATM機,剝奪公眾獲取現金的渠道。如今,像Armaguard這樣的現金運輸公司幾乎處於壟斷地位,但由於許多城鎮已經失去了銀行網點,現金流通體系的收入銳減,而固定成本卻居高不下。
銀行的“經濟綁架”何時休?
澳大利亞四大銀行每年合計利潤超過300億澳元,卻仍然抱怨現金分配的“高昂成本”——每年僅約10億澳元。它們甚至宣稱,自己在“交叉補貼”那些依舊使用現金的客戶,好像這些客戶才是造成銀行負擔的“罪魁禍首”。
但問題的核心不在銀行,而在於那些放任銀行胡作非為的當局!
更荒謬的是,布洛克在聽證會上表示,澳大利亞央行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案”居然是:讓央行向銀行支付更多錢,來換取它們履行職責!但即便如此,她也不確定這是否會奏效。
政府必須採取行動,制止銀行的“經濟綁架”!
銀行的“經濟勒索”必須立刻終結!現在,是時候讓政府和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停止對銀行的妥協和縱容,挺身而出,承擔起監管責任了!
只有 ACP 才能結束銀行的逍遙法外,打破它們對澳大利亞的統治!我們將命令銀行履行職責,並建立一家公共郵政銀行,如果它們不履行職責,我們將讓它們破產。
(以上文章及影片均為為澳洲公民黨的推廣資料,版權屬於澳大利亞公民黨。請注意,本文觀點與平臺無關,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