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以下為部分要點彙總:
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9%
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進入6月份,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且增速都在回升。
上半年我國對歐盟平均每天進出口超150億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同比增長3.5%,平均每天進出口超過150億元,相當於建交時一年的貿易值。其中,自歐盟進口醫療保健品、箱包、首飾等佔我國同類產品進口比重均超六成,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筆記型電腦均實現較快增長。
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連續21個季度同比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7.3%,佔我國外貿比重達57.3%,較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進口均實現增長。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國新辦當天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已連續21個季度同比增長,增速持續領先。
上半年進口增速是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上半年的進口增速,是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作為大宗商品的進口大國,大宗商品約佔我國進口總值的3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對我國進口增速的影響較大。上半年,我國原油、鐵礦砂、大豆這三種商品進口均價同比跌幅都超過1成,拉低了整體進口增速2.7個百分點。
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
呂大良表示,去年12月1日起,我國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今年上半年,我國自上述國家進口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下一步,我們還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用中國的大市場帶動各國共同發展。
我國進出口已經連續9個季度執行在10萬億元以上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外貿保持較強韌性,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升、變數可控。
我國進出口已經連續9個季度執行在10萬億元以上,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6000多億元。進入6月份,進出口、出口、進口這三項指標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而且增速都在回升。具體看,6月份的進出口規模3.85萬億元,增長5.2%,規模是歷史上月度進出口的第二高位。其中,出口2.34萬億元,增長7.2%,增長比較快的有,電子元件、船舶等;進口1.51萬億元,增長2.3%,增長比較快的有,自動資料處理裝置的零附件、乾鮮瓜果等。
上半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9.3%
王令浚表示,上半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2.08萬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萬億元,下降9.9%,進口5303.5億元,下降7.7%。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了20.8%。
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
王令浚表示,目前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願再次強調,日內瓦共識和倫敦框架來之不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對話合作才是正道。希望美方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讓合作成為中美經貿的主旋律,推動全球貿易體系重回公平與開放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作出應有的貢獻。
個別國家濫施關稅 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王令浚介紹,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夥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在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實現增長的同時,新興市場貢獻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元,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3572億元,增長13.8%。“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最新一期中國海關貿易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出口企業和進口企業信心都連續兩個月回升。當前,個別國家濫施關稅,違背國際貿易規則,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近期多個國際組織都下調了今年全球的貿易增速。儘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