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聯邦法官約瑟夫·拉普蘭特(Joseph LaPlante)7月10日作出歷史性裁決,透過集體訴訟形式對特朗普政府限制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釋出全國性臨時禁令,成為最高法院6月限制法官司法許可權後首個成功阻擋該政策的關鍵司法行動。

特朗普上任首日簽署的行政命令,直接瞄準憲法第14修正案“公民權條款”——該條款自1868年透過以來,始終確保在美國出生者自動獲得公民身份。
根據新規,若新生兒母親為非法入境且父親非公民或合法居民,或母親合法入境但屬短期停留且父親無永久居留身份,其子女將無法自動享有公民權。白宮聲稱此舉旨在遏制“生育旅遊”,但批評者警告這可能導致大量嬰兒淪為“無國籍者”。
今年6月27日,最高法院曾裁定限制聯邦法官釋出全國性禁令的權力,規定法官原則上僅能對直接涉及的當事人提供救濟,除非案件轉為集體訴訟。這一裁決被視為對特朗普政府的重大利好,此前馬里蘭、麻薩諸塞等州法官的全國禁令已因此失效。
然而,美國民權聯盟(ACLU)在最高法院裁決後數小時內迅速發起集體訴訟,代表2月20日後出生的所有受影響嬰兒及其家長。拉普蘭特在10日的庭審中直言:“這並非艱難決定”,並強調公民身份是“政府能賦予的最基本權利,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特權”,最終裁定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對特定群體造成“明顯傷害”,據此釋出覆蓋全美的臨時禁令,同時給予政府7天上訴期。
ACLU移民權利專案副主任科迪·沃夫西(Cody Wofsy)稱裁決是“捍衛憲法承諾的巨大勝利”,認為“所有在美出生兒童都應享有憲法保障的公民權”。但特朗普邊境事務主任湯姆·霍曼(Tom Homan)怒斥拉普蘭特為“激進法官”,強調“美國人民已投票支援這項政策”,並承諾政府將繼續推進相關措施。
據估算,若政策長期實施,每年可能影響數萬名新生兒。移民權益團體警告,部分父母可能因無法證明合法身份導致子女陷入法律困境,甚至面臨無國籍狀態。儘管臨時禁令暫時緩解了危機,但這場圍繞憲法解釋、司法許可權與行政權邊界的鬥爭,料將延續至聯邦上訴法院乃至最高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