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總統”成功!特朗普這一行政令被推翻!

本週四(1月23日),美國地方法官John C. Coughenour裁定,暫時阻止總統特朗普簽署的終止“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
此禁令有效期為14天,以便在接下來的法律辯論中進行更多審查。這也成為特朗普再上任總統後第一條被推翻的政令,在美國政壇又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法律爭議。
就任第一天(1月20日),特朗普即簽署行政令,試圖終結已有百年曆史的“出生公民權”制度。這一訊息瞬間引發22個州聯合起訴,矛頭直指這項備受爭議的政策。

什麼是“出生公民權”?

“出生公民權”(Birthright Citizenship)是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明確規定的權利:任何在美國出生的人,無論父母的移民身份,都自動成為美國公民
這項權利最早於1868年生效,最初是為了解決南北戰爭後的奴隸問題。如今,“出生公民權”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尤其在全球僅30個國家實行這一原則的背景下,美國顯得尤為特殊。
然而,特朗普的行政令試圖重新定義“出生公民權”的適用範圍。他認為,非法移民或短期簽證持有者的子女不應自動獲得公民身份。這一主張直接挑戰了近150年的法律慣例。

特朗普的新行政令說了什麼?

  1. 排除特定群體的公民權行政令中提到,父母之一為非法移民或短期簽證持有者的孩子將不再自動獲得公民身份。
  2. 禁止聯邦機構認可相關身份聯邦機構將不再向這些孩子簽發公民身份證明,也不接受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檔案。
  3. 生效日期與潛在溯及力該行政令計劃於2月19日正式生效,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追溯影響已經獲得出生公民權的人群。

22個州為何起訴?面對這項行政令,22個州的檢察長以及多個移民權益組織迅速採取法律行動。

他們認為:
  • 特朗普的行政令違憲根據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任何在美國出生的人,都是美國公民。新澤西州檢察長Matt Platkin表示:“總統無法靠一支筆就抹去憲法的存在。”
  • 對移民家庭的巨大傷害康涅狄格州檢察長William Tong說道:“出生公民權不僅是一項法律,更是無數移民家庭的生活保障。這個行政令將對他們造成深遠的影響。”
目前,包括加州、紐約州、馬薩諸塞州、科羅拉多州在內的22個州已正式起訴特朗普,要求法院宣佈該行政令違憲。

支持者與反對者的立場

特朗普陣營的觀點特朗普的支持者認為,“出生公民權”對非法移民是一種“獎勵”,使得許多人以生孩子為目的非法進入美國。他們主張應限制這一權利,以更好地保護國家資源。
反對者的聲音反對者則強調,這一行政令將對移民家庭和社會穩定帶來巨大沖擊。“剝奪孩子的公民權是一種嚴重的傷害,”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在訴狀中寫道,“它剝奪了他們作為美國社會一員的基本權利。”

歷史上的“出生公民權”爭議

“出生公民權”的歷史並非一帆風順,其中要提到1898年的“黃錦亞案”——黃錦亞(Wong Kim Ark)出生於舊金山,父母是中國移民。他曾因《排華法案》被拒絕入境,最終最高法院裁定他為美國公民,這奠定了“出生公民權”的法律基礎。
儘管第十四修正案生效,但直到1924年,所有出生於美國的原住民才正式獲得公民身份。在2011年,亞利桑那州曾試圖透過立法限制出生公民權,但未成功。

這場訴訟將如何影響未來?

特朗普的行政令能否生效,目前仍是未知數。即使法院最終推翻行政令,爭議和對抗的陰影可能將持續籠罩美國的移民政策。
除了“出生公民權”的爭議,已經成為特朗普執政生涯中的又一個引爆點,也將成為未來美國社會和法律發展的重要節點。
特朗普剛上任總統就掀起了一場“行政令風暴”,一下子簽了幾十項,火速推翻拜登政府的許多政策。從移民、環境到貿易,再到性別多元化議題,涉及範圍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以下為特朗普簽署的核心行政令及其深遠影響:

1. 重塑聯邦政府:集中權力,取消遠端辦公

  • 凍結聯邦政府招聘,軍隊和移民、公共安全相關職位除外。
  • 恢復“F類員工”制度,允許某些聯邦員工失去原有的職業保護。
  • 全面結束遠端辦公政策,要求所有聯邦工作人員恢復全職現場工作。
  • 重新稽核拜登政府的執法行為,以應對所謂“情報界武器化”問題。

2. 移民政策大幅收緊:從邊境牆到終結出生公民權

  • 邊境政策:宣佈美墨邊境移民問題為“國家緊急狀態”,以繞過國會直接撥款修建邊境牆,並恢復“留在墨西哥”政策,要求尋求庇護者在案件審理期間留在墨西哥。
  • 暫停難民接納計劃:全面暫停難民入境,直至進一步通知。
  • 終結出生公民權:試圖取消非法移民子女的自動公民身份。

3. 能源與環境政策逆轉:重啟化石燃料,退出巴黎協定

  • 退出《巴黎協定》,這一全球氣候變化協議旨在減少碳排放。
  • 開放阿拉斯加荒野油氣開發,並重新允許在625萬英畝聯邦水域進行海上鑽探。
  • 暫停海上風電場租賃,恢復對煤炭、天然氣和核能等能源的支援。
  • 撤銷尾氣排放標準,可能對電動車行業造成衝擊。

4. 社會議題:終結多元化專案

  • 終止聯邦政府的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EI)計劃。
  • 重新定義性別為“男性與女性”兩種,取消跨性別者在聯邦監獄中的保護政策。

5. 貿易與經濟:重新審視中美貿易協議

  • 調查貿易逆差與不公平貨幣政策,以及從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流入美國的移民與毒品問題。
  • 重新審查中美貿易協議,並評估是否需要對特定國家施加更多國家安全相關的關稅。
  • 建立“外部稅務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以加強關稅和關稅收入的徵收。

6. TikTok的命運:保留,還是停用?

儘管特朗普政府計劃繼續調查TikTok的國家安全風險,但暫時不會全面封禁。特朗普表示,希望在未來75天內找到一個“既能保護國家安全,又能保留這個深受歡迎平臺的解決方案”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放了這麼多“大招”,可見他是想用行動證明:這一屆政府跟之前不一樣。不過,這些政策大多數都會遇到法律挑戰,未來怎麼執行、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你怎麼看特朗普的這波操作?
【本文由紐約潮爆編輯整理,部分資料來源自NBC, BBC,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分享、點贊、在看,喜歡我們就點點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