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扶不起的阿斗

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5月14日,伊朗再次成了全世界的笑話
起因是5月14日,伊朗一位高階顧問表示,伊朗將承諾永不製造核武器,銷燬其可用於武器化的高濃縮鈾庫存;
同意只將鈾濃縮至民用所需的較低濃度(從現在的60%降低到3.67%),並允許國際核查人員監督這一程序,以換取立即解除對伊朗的所有經濟制裁。
說實話,伊朗作為被美國製裁了超過50年的國家,國窮民困,有解除制裁的迫切渴望,是可以理解的。
但問題在於,這麼關鍵的籌碼,不應該是反覆交涉反覆拉扯之後,才做出讓步嗎?
怎麼美國人還沒吭聲,就自己說出來了?
你自己都把你的底線說出來了,那以特朗普的性格,不狠狠敲詐一下,那就真對不起那本《交易的藝術》了!
果然,美國一看自己還沒施壓,伊朗就跪了,馬上變臉,向伊朗提出了新要求——
徹底放棄一切核計劃,包括其用於民用目的的鈾濃縮能力。
這基本上就是“卡扎菲”式的處理方案了,但卡扎菲放棄了核計劃之後是什麼結果?
被人打死在了大街上。
所以,伊朗是絕對不會答應這個條件的。
5月20哈梅內伊就表態說,否認伊朗有鈾濃縮的權利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如果美國繼續堅持這個條件,核談判不太可能取得任何成果。
這一連串操作看得人都無語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先跪又硬,圖個啥?
不過說實話,這也是伊朗的常規操作了。
伊朗自始至終,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伊朗的迷惑行為
先以這次印巴衝突來說吧。
我們都知道,5月7日,印度首先空襲巴基斯坦,然後被巴基斯坦反殺,打了個灰頭土臉。
按道理來說,巴基斯坦和伊朗都是伊斯蘭國家,伊斯蘭世界是講究“穆民皆為兄弟”。
雖然在國家立場上沒這麼簡單,但最起碼,伊朗要傾向於一點巴基斯坦吧?
可是萬萬沒想到,5月8日,印巴衝突戰火未熄,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就前往印度,並和印度外長蘇傑生簽署了《伊朗與印度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協議》。
注意,這個協議用了“全天候”這個詞,級別可不低。
涉及到經濟、文化和軍事安全等多個方面,已經僅次於共同防禦的級別了。
這一下子,很多人就看不懂了。
——巴基斯坦是伊斯蘭國家,印度是反伊斯蘭國家,伊朗為什麼去站印度?
印度至今拒絕給很多穆斯林發身份證,還支援以色列的加沙戰爭。
——伊朗最大的石油客戶是中國,難道不知道中國和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
你現在要去支援印度對抗中國的盟友是作何感想?這是給中國上眼藥嗎?
——伊朗就算交好印度,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印度能說服美國不打你麼?或者能在你被打的時候印度給你提供先進武器麼?
說實話,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看不懂。
不過呢?
伊朗對印度的親近,並沒有得到印度的回報。
5月9日,伊朗外長在電視臺公開呼籲和平。
按道理來說,呼籲和平是好事。
但問題在於,印度對伊朗的態度不滿意,認為他們沒有“譴責恐怖主義”,是在“偏向巴基斯坦”!
所以印度國內群情激奮,有一個印軍中校,公然在印度國家電視臺罵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是“豬的兒子”!
這話實在太惡毒了,要知道伊朗可是伊斯蘭國家啊!
結果這事在伊朗國內引發軒然大波。
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印度的侮辱行徑,伊朗外交部也緊急召見印度駐伊大使提出嚴正抗議。
兩國關係陷入冰點。
此時距離伊朗和印度簽訂《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協議》,僅僅過去了四天。
顯然,伊朗這次上杆子去跪舔印度,是送臉下鄉,自取其辱。
事實上,近期伊朗的謎之操作還不止於此。
比如,你說伊朗和俄羅斯關係好吧?
前些年在敘利亞,俄羅斯和伊朗可以說是並肩支援著阿薩德政權,伊朗的很多軍火也來自俄羅斯。
可以說,伊朗之所以還沒被美軍和以色列轟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俄羅斯的軍力作為靠山。
那麼按道理來說,俄羅斯的衛國戰爭80週年閱兵,伊朗領導人應該出席吧?
就算哈梅內伊身體不好,派個總統來也行。
可是伊朗方面呢?就派了個駐俄代表參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同樣是被美國封鎖和制裁,朝鮮能做到和俄羅斯並肩作戰,用屍山血海見證友誼。
伊朗呢?
甚至連場面都不幫一下,這怎麼能不讓俄羅斯寒心?
還有抵抗之弧。
很長時間裡,伊朗作為“抵抗之弧”的主要支持者,挑起了中東地區反美大旗。
但伴隨伊朗新的親西方政府上臺,“抵抗之弧”的鬥爭形勢陡轉直下。
結果就是,哈馬斯領袖辛瓦爾被炸死,真主黨領導層被團滅,阿薩德政權倒臺,只剩一個胡塞武裝孤掌難鳴。
伊朗,一直無動於衷,甚至據說有的情報都是伊朗提供的。
伊朗副總統賈瓦德·扎裡夫甚至向西方人士表示,中東的“抵抗之弧”與伊朗沒有任何關係,也不聽從伊朗的安排。
拜託!
是誰在境外拼死拼活流血流汗吸引美國以色列注意,減輕伊朗國防壓力的?
是抵抗之弧啊!
現在伊朗居然要劃清界限了!
伊朗這麼說,無非只是想和美國緩和關係,重啟伊核協議。
可問題在於,統戰價值是打出來的。
抵抗之弧還在的時候,美國可能還會給伊朗一點面子。
但抵抗之弧不在了,交換的籌碼沒有了,美國幹嘛還要給你面子?
你看人家宋江,因為投降被罵了上千年。
但人家投降之前也是狠狠和朝廷打了幾場的,最後才獲得了招安的價值。
可是伊朗呢?
甚至連打都不打,就把一百零八將出賣了,那美國幹嘛還要招安?
就算你投降是為了解除制裁發展經濟,但投降也不是這麼投的啊!
更過分的是,你出賣小弟倒也罷了,可是伊朗連背後的老大還要出賣!
從80年代開始,中國向伊朗提供了大量軍火,還一直在幫助伊朗搞基建。
2021年3月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冒著疫情出訪,與伊朗外長扎裡夫在德黑蘭共同簽署了一份名為《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的檔案。
這份計劃有效期25年,涉及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涵蓋了中伊兩國在政治、經濟和科技等多個方面的合作專案。
說實話,中國願意在伊朗被制裁的情況下籤這個協議,很不容易。
可是伊朗這些年是怎麼回報中國的呢?
——2014年伊核協議簽訂之前,美國要求伊朗提供中國在禁運制裁期違反制裁的企業名單,伊朗乖乖提供。
結果華為中興被查,孟晚舟被抓。
——伊核協議簽署後,制裁放鬆,伊朗轉手把本來給中國的合同毀約轉交給了西方,結果最後爛尾。
——2022年11月,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舉行峰會,發表聯合宣言之後,伊朗不高興了,召見中國大使,要求對中國做出解釋。
搞笑了,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合作,又不針對你,跟你解釋什麼?
——2024年伊朗總統萊希墜機身亡,改革派候選人佩澤希齊揚成為新總統,然後上來就指責中國沒有履行“4000億美元”援助。
拜託,4000億美元是商業投資,不是援助!
而且要在25年內完成,哪能在短短幾年內完成?
——2024年,原本伊朗要和中國簽署合同,採購殲10C戰鬥機,但突然就撕毀了合作,轉而購買俄羅斯蘇35戰鬥機。
——2024年10月,伊朗和以色列關係緊張,在沒有通知相關各方的情況下,伊朗突然宣佈如果本土遭到攻擊,將無差別襲擊海灣國家(實質就是沙特)。
這讓中國非常惱火,我剛讓你和沙特關係正常化,你就玩這一套?
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裡?
經歷了這些事,中國也看明白了,伊朗就是個志大才疏、首鼠兩端的國家,基本不具備扶持價值。
所以基本上從2024年年底開始,中國就基本放棄對伊朗的合作考慮和其他善意安排。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伊朗為什麼扶不起來?
很多人可能有點奇怪,伊朗好歹也算是中東大國,什葉派領袖,一度要和沙特分庭抗禮的。
為什麼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得如此幼稚和拉胯?
說實話,基本上都是伊朗自己的原因。
第一,得國不正。
說個冷知識,雖然大家都知道伊朗現政權始於伊斯蘭革命,但那場革命,核心矛盾卻並不是現代世俗主義與保守伊斯蘭主義矛盾,而是暴虐專制且作為西方代理人的巴列維國王與伊朗幾乎所有階層之間的利益矛盾。
所以這場革命的主力軍,遠不止伊斯蘭主義者。
工人、學生、婦女、西化的中產階級、世俗化的知識分子、民主派和共產主義者等等一起上街,推翻了巴列維政權。
你可以簡單把它理解為是一場“同盟會”式的革命。
但霍梅尼手段高超,成功攫取了最後的革命勝利果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伊斯蘭政權建立後,開始執行反美路線。
這並不奇怪,畢竟美國反對伊斯蘭革命。
但問題在於,伊斯蘭政權卻並沒有一整套理論來證明,反美對伊朗是有利的。
因為從現實角度來看,伊朗和美國並沒有什麼結構性矛盾。
伊朗和中俄不一樣,中國要想產業結構升級,西方人嘴裡搶飯吃,必須與打壓中國的美國對抗。
俄羅斯想要保住自己的勢力範圍,必須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
那麼,伊朗和美國能有什麼根本性矛盾呢?
沒有。
不僅沒什麼根本性矛盾,相反,如果沒有伊斯蘭政權,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會很好,巴列維時代就是證明。
沒有反美的理論依據,伊朗的精英階層就會得到一個結論:
現在伊朗所受到的制裁,伊朗的經濟困難,都是因為現有伊斯蘭政權,只要改朝換代,那麼伊朗的日子就會好起來。
這就是伊朗內部親美派根深蒂固的思想根源。
本來吧,如果給霍梅尼一些時間,讓他慢慢清洗政權中的世俗分子和親美分子,倒也不是不行。
但萬萬沒想到,伊斯蘭革命結束後沒多久,兩伊戰爭爆發。
伊朗沒時間整合內部勢力就陷入戰爭,不得不任用巴列維時期的勢力統治國家。
結果呢?
就是伊朗國內保留著大量的親美派,殺都殺不乾淨。
因為你不知道派去殺親美派的,到底是不是親美派。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就曾經爆料說,伊朗反間諜機構領導和下屬,竟全是以色列間諜!
這就是革命不徹底的體現。
結果就是美國根本不用費勁,就能輕鬆把伊朗滲透成篩子。
只要發個帖子,就有一群親美派主動投靠,而且這些親美派往往認為自己是對的,是在救伊朗。
所以伊朗現在的政局,處於一個非常擰巴的狀態。
民眾可以透過直選來選總統,反映自己的改革訴求。
但同時,選出來的總統上面還有個最高領袖,無法獲得真正的政治權力。
一邊是民間的改革訴求,另一邊是必須維持政權的宗教勢力,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伊朗一些看起來精神分裂的操作。
一會是這樣,另一會是那樣,甚至革命衛隊辛辛苦苦搞出來的抵抗之弧,轉手被伊朗民選政府賣了個乾淨。
這樣看來,伊朗大量的科學家和主要將領被殺,甚至總統都能遭遇墜機,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伊朗現政權對西方的謎之好感
再說個冷知識,伊朗是這個世界上對中國人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你如果去沙特、阿聯酋這些國家,雖然待遇上會有差異,但基本不會受到明目張膽的種族歧視。
但你如果去伊朗,哪怕小孩子,也會對你做出眯眯眼的動作,叫你“qing qiong chong”。
為啥會如此?
因為伊朗人自視為高貴的雅利安人,和歐洲人同源。
所以既然歐洲人高人一等,那麼伊朗人也應該高人一等。
所以,面對歐美白人,他們卻親熱得很,覺得是自己兄弟,只不過暫時鬧了彆扭而已。
中國人,則是窮困落後、可以利用和出賣的物件。
在巴列維王朝統治期間,"白人情結"在伊朗社會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許多伊朗民眾將自身與西方人在種族層面建立聯絡,形成一種認同感。
哪怕經歷了伊斯蘭革命,對西方文明的嚮往與懷念在部分伊朗人中依然存在。
現在伊朗的經濟困難,又讓很多伊朗人產生對舊時代的眷戀與追憶(就像中國的民國粉一樣)。
這種眷戀又投射成整個社會的親西方思潮。
這種思潮看不見摸不著,但在現實中卻有很明顯的體現和反映。
第一,認不清自己地位。
本來吧,大國與小國之間,自有一套相互博弈的規則的。
但問題在於,伊朗把自己視為西方世界的正統血脈,自視甚高,在大國棋局中認不清自己的實力。
明明自己是棋子,但非想當棋手,而且還想把中俄當棋子。
所以在伊朗看來,和中俄合作,那都是權宜之計。
和西方合作,才是真正的長遠之道。
這就相當於一個舔狗對女神一樣。
哪怕女神再傷害舔狗,舔狗總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考驗,女神虐我千百遍,我待女神如初戀。
心傷透了,也許會暫時去備胎那裡尋找慰藉,但一旦女神勾勾手,舔狗會立馬拋棄備胎。
所以伊朗對於中國的合作,從來都沒有真心過。
一旦有需要,更是說拋棄就拋棄。
第二,天真,盲信西方承諾
比如2013 年,改革派的魯哈尼政府上臺。
在西方國家並沒有放棄對伊朗打壓的情況下,主張對外緩和與西方的關係。
在談判中,伊朗單方面同意將鈾濃縮丰度限制在 3.67% 以下,離心機數量從1.9萬臺降至6104臺,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嚴格監督。
說實話,這點眼界,差朝鮮差太遠了。
人家朝鮮,是先把核武器搞出來,再和美國談。
這樣美國就有點投鼠忌器,只要達不到朝鮮的要求,朝鮮就不讓步,美國也沒辦法。
可是伊朗呢?
自己核武器還沒搞出來呢,就自廢武功,那人家整你還有什麼心理障礙?
再說了,就算你做出讓步了,你又怎麼能確信西方人一直會信守承諾?
果然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2018年美國就把伊核協議給撕毀了。
說白了,這就是伊朗對西方頻頻吃癟的核心。
對西方太過天真,太容易相信。
哪怕被反覆出賣,最後還是心存幻想。
第三,政治腐敗的短視帶來的國家失能。
前面講了,在伊朗其實有兩股政治勢力,一股是文官政府,一股是宗教團體。
文官政府不用指望,充斥著親美派和間諜。
宗教團體呢?
近些年也早忘了革命理想,淪落為了一個腐敗集團,比如伊斯蘭革命衛隊。
這支武裝有兩大作用,一是制衡國防軍,二是經商。
在伊朗最賺錢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管道和大型基礎設施等賺錢的領域,充斥著革命衛隊的企業,比如戈爾博集團。
它是一家涉足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礦業、能源業、農業、設計和諮詢業等領域的大公司。
就連伊朗海上最大的開採區“南帕爾斯油田(South Pars)”,以及使用者數千萬人的伊朗電信公司,也是戈爾博集團旗下的產業。
更牛的是,因為按照伊朗的法律,革命衛隊的代表直接參加伊朗中央銀行的董事會。
這也就使得伊朗中央銀行的重大決定必須要由革命衛隊同意才行。
如此一來,哪些行業、哪些公司可以得到中央銀行的資金扶持,便也要聽從革命衛隊的了。
你看,不用招標,合同利潤豐厚,不用交稅,還能拿到國有銀行的資金支援。
這種巨無霸企業,誰能與之競爭?
想都不用想,伊朗革命衛隊旗下的企業,哪怕躺著都能掙錢。
但問題在於,這不是與民爭利麼?
國家主要的石油紅利大部分被革命衛隊拿走,老百姓是毛也沒有撈到,能沒有怨氣麼?
資源的壟斷導致伊朗無法給普通平民上升的渠道,製造不了足夠的就業,普通人生活沒奔頭,自然對統治者不滿。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為什麼太平天國席捲十個省,最後仍然失敗了?為啥辛亥革命只佔了個武昌,清朝就滅亡了?
因為1864年的中國人還能忍受大清,而1911年的中國人對大清根本沒法再忍了。
伊朗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
宗教集團根本沒法有效治理國家,普通民眾對這個國家也越來越不滿,甚至已經擺在了明面上。
我們回想一下,2018年,伊朗國內因為糧食漲價造成的大餅暴動,為什麼那麼快席捲全國?而很多地方政府並沒有干涉和鎮壓?
為什麼2022年伊朗的“頭巾革命”,那麼多不戴頭巾的女性敢於在大街上追打宗教警察?
為什麼在世界盃這樣舉世矚目的場合裡,伊朗國家隊竟然敢於集體拒絕唱國歌?
這說明什麼?
說明伊朗政權已經徹底不得人心,沒有了哪怕明面上壓制反對派的能力。
說實話,一個國家要執行自己的國家戰略,強弱倒是其次,主要是政權不能失能。
當年新中國百廢待興,但全國一齊動員支援抗美援朝,把美軍打回三八線。
結果國際上自然有人尊重,連蘇聯開個蘇共20大,報告都要徵求中國意見。
所以,國力弱不要緊,只要你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那自然會有人尊敬你。
可是伊朗這樣呢?
連表面團結都維持不了,連自己的盟友和小弟都能出賣,連襲擊個以色列都要提前通氣,連談判都不會談判的國家。
這種國家根本不值得任何尊敬,也不能有任何指望。
第四,喪失了鬥爭意志。
如果我們捋一下時間線就會發現:
伊朗其實在2024年之前,雖然首鼠兩端,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強硬的,沒那麼“投降”。
但到了2024年,一切似乎都變了。
對抵抗之弧的支援減小了,對外聲音也緩和了,甚至都同意和美國換囚了。
2024年發生了什麼?
可以說,兩件事改變了伊朗。
第一件事,總統萊西的墜機。
萊西是個強硬派,但因為直升機墜機事故不明不白地死了。
雖然事後伊朗調查說是機械事故,但萊西的死仍然疑雲重重。
目前疑點最大的,是萊西死於5月19日傍晚,在19日凌晨3點58,也就是萊西的直升機起飛之前,一個名叫“以色列作戰中心”的賬號發了一個推文:
沒有文字,只有一個直升機圖示。
配圖上面有一行意味深長的文字:切莫酣眠,以色列的敵人們!
然後呢?萊西就坐直升機摔了。
這個賬號並不是真的以色列作戰中心,而是屬於以色列在美國建立的一家NGO組織。
他們的宗旨是“找出那些對以色列不利的力量和情報”。
那麼,這個NGO在萊西墜機之前,發的這個直升機的表情,真的是一個巧合嗎?
不好說。
聯絡到伊朗國內被滲透成了篩子,找個機會把萊西幹掉。
特別是直升機+天氣這種行刺方式,看起來太像一個意外了。
這個活做的堪稱天衣無縫。
除了萊西,還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聖城旅” 指揮官穆罕默德・禮薩・扎赫迪(蘇萊曼尼的替代者)、革命衛隊副總指揮阿巴斯・尼爾福魯,還有 “聖城旅” 指揮官伊斯梅爾・卡尼等等,也都被以色列採取各種方式給炸死了。
顯然,以色列正在有針對性地定點清除伊朗僅存的強硬派,為親美派上臺製造機會。
果然,總統萊西一死,親美派就上臺了。
第二件事,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德黑蘭竟突然遭到襲擊並身亡。
要知道,這可是伊朗首都德黑蘭!
哈尼亞此行,是去參加伊朗新總統的就職典禮。
結果剛參加完,就被炸死了!
要知道,就在哈尼亞遇襲前幾個小時,他還在跟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見面呢!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伊朗所有領導層,都不安全了!
以色列用這次襲擊傳達出的意思是:
我能在你的首都,在嚴密防範下搞刺殺。
這次是哈尼亞,那下一個又會是誰呢?
你要是伊朗高層,你心裡發不發毛?
事實證明,伊朗這次嚇壞了。
哈梅內伊直接消失了幾十個小時,因為他無法確認身邊人到底有沒有以色列的間諜。
所以只能臨時轉移,最後轉移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才公開露面。
在後來幾天的集會活動中,伊朗緊急從中國進口了一套“寂靜哨兵”雷射反無人機系統,就是為了保護哈梅內伊的安全。
但這樣能不能保證安全?
誰也不知道。
所以一方面強硬派被清除,另一方面沒被清除的強硬派被嚇破了膽,自然也就沒有動力和勇氣對抗美國了。
出現妥協投降的思潮也就不奇怪了。
伊朗的本色
在美國,有個戰略大師,是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
他在著作《大棋局》中構想了這樣一套模型:
在亞歐大陸上,中國、俄羅斯與伊朗將組成一個大三角聯盟。
這個大三角聯盟足以壯大陸權國家,從而對以“海權”為基礎構建全球霸權的美國,構成嚴重的挑戰。
說實話,從現在來看,布熱津斯基真的高看伊朗了,也真小看中國了,竟然把中國和伊朗放到同一檔次來看了。
仔細觀察一下近年來伊朗的表現,可以說遠低於整個國際同行的水準,低到不可思議。
既不懂團結,又不懂鬥爭,既失信於小弟,又失信於盟友,被西方國家玩弄於股掌之中。
也難怪從2023年開始,中國就不怎麼理伊朗的茬了。
因為中國早就看穿了伊朗的本色,用曹操評價袁紹的話,再合適不過了:
“色厲而膽薄,好謀而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閱讀全文,歡迎掃下方二維碼,訂閱貓哥的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