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會談 變數太多

全文2174,圖片8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美國和伊朗將於4月12日在阿曼就伊朗核問題進行談判。雙方雖未正式碰面,但已劍拔弩張。

美國在談判前給伊朗來了一個“下馬威”。
當地時間4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佈對伊朗核計劃及石油網路實施新制裁,制裁物件包括伊朗境內被美指控支援伊核計劃的五個實體和一名個人。
隨後,伊朗也不示弱,於4月10日警告稱,在談判之前,可能驅逐聯合國核監督機構監察員,以回應“外部威脅”。
特朗普政府對此大動肝火,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譚米·布魯斯在華盛頓回應稱,“此類威脅與伊朗宣稱的和平核計劃主張相矛盾”,並警告“驅逐核查人員將是伊朗方面的危險升級和誤判。

美國這哪還有要談判的樣子而美伊會談為何不被看好?這還得先從“直接”和“間接”談判說起。
記得就在4月7日,特朗普還對外大肆宣揚要舉行美伊“直接”會談,雖然沒有透露會談的具體細節,但表示此次會談將“幾乎是最高級別的”。
特朗普大概的意思就是:你們看,伊朗願意跟我“直接”談判了,我連這塊硬骨頭都啃得下,你們不服都不行。
很明顯,特朗普是想借此大肆炫耀一下自己的外交能耐。

不料,訊息發出後,伊朗的回應直接揭穿了特朗普吹的“牛皮”。
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奇在X上發文稱,“在阿曼舉行的討論將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這既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考驗,球在美國手中”,並指出任何談判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一位伊朗高階官員也向媒體透露:“談判不會是直接的……將由阿曼調解。”而阿曼與美國和伊朗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長期以來一直是這兩個敵對國家之間傳遞資訊的渠道。
伊朗的意思也很明瞭,美國信不過,面談是浪費時間,就算“間接”談判都給特朗普很大面子了。

那麼為何伊朗不願意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呢?
一是美國的霸凌外交討人厭。
眾所周知,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2月宣佈重啟針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以來,美伊兩國關係持續緊張。
上個月,特朗普還高調宣佈,在給伊朗的一封信中敦促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要在兩個月的期限內來達成新的核協議,並恐嚇道:“如果不這樣做,美國將轟炸伊朗。”最近幾天,美國B-2轟炸機和軍艦已被部署到該地區以展示武力。

然而,哈梅內伊公開回應,伊朗絕不會接受某些“霸凌政府”的談判要求。
伊朗議會議長穆罕默德·巴蓋爾·加利巴夫證實,特朗普的資訊中沒有包括任何有關解除制裁的重大進展,並稱其做法是欺凌。
這些表態反映出伊朗對美國處理這一問題的不滿,同時也對美國是否有意達成真正的解決方案表示懷疑。
與此同時,伊朗最高領袖顧問阿里·拉里賈尼指出,相關機構精心準備了回應,強調伊朗並不反對與華盛頓進行“間接”對話,只要對話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框架內進行。
目前看來,美國的態度可不是談判需要的氣氛,而是命令和威脅。因此,伊朗不準備在壓力和威脅下進行面談,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該國官員也表示,之前的經驗並不成功。
二是美國的信譽徹底破產。
任何外交發展都必須建立在相互信任和明確理解的基礎上,然而,美國出爾反爾的作風已經讓各國失望。
伊朗大學美國研究教授福阿德·伊扎迪在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伊朗與美國的談判經歷並不愉快。此前,談判經過了兩年也達成了伊核協議,但美國奧巴馬政府並沒有完全兌現承諾,之後特朗普第一次上臺又退出了該協議。

特朗普政府退出的理由是以色列方面提供的所謂“伊朗擁有強大的秘密核武器計劃”,儘管伊朗方面已經解釋“其核計劃完全是為了民用能源目的”,但仍沒得到美國的認可。
隨後,特朗普轉而採取“極限施壓”政策,加強對伊經濟制裁。

更諷刺的是,到目前為止,以色列提供的“證明檔案”中,沒有任何內容表明伊朗直接違反了伊核協議,也沒有與國際原子能機構2015年12月的判斷相矛盾的內容,即沒有證據表明伊朗在2009年後從事核武器設計工作。
而且當時協議的締約國還有英、法、德,也算美國的堅定盟友,當時他們也極力反對美國退出,但美國政府卻一意孤行,也從沒有因為輕率退出協議而有任何歉意。如今,特朗普政府還透過“極限施壓”威脅伊朗簽署新的協議,能讓人心服口服嗎?
哈梅內伊今年2月就表示,與美國的談判“既不聰明、不明智,也不光彩”。伊朗官員也表示,“德黑蘭不會被迫進行談判”。
三是美伊雙方要求難以達成。
目前,美國和伊朗在各自的要求上仍相差甚遠。
美國希望伊朗無限期地將鈾濃縮水平限制在3.7%以內——這是2015年協議中同意的水平。美國還要求自己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密切監督。
伊朗則要求要解凍伊朗在美國的資產,解除部分制裁,使伊朗能夠從西方購買非致命性物品,包括波音和空客的新型民用飛機,撤回美國、以色列或聯合軍事行動的威脅以及保證未來的美國政府不會撤銷核協議等等。
看出來了吧,美國要在制裁伊朗的情況下強行達成協議,而伊朗則希望你美國首先不能制裁我,雙方要在平等信任基礎上再談條件。

說白了,特朗普口口聲聲的“直接”談判是自欺欺人的把戲,美國若沒誠意,不平等對待他國,這個談判就毫無意義。所以,美國和伊朗在近期達成新的核協議的可能性還很遙遠,也難怪這次談判被公認是世界上最奇怪的談判。
目前,美伊關係正面臨關鍵時刻,兩國間的相互指責和威脅正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談判何去何從,要畫個大大的問號。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