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KO對手!29歲格鬥女中醫爆紅全網:上班救死扶傷,下班打死打傷

這就是絕殺!
1123日,UFC格鬥之夜女子草量級決賽,石銘VS馮蕭燦,驚現名場面——
第三回合,石銘使出一記高掃,封喉奪命,瞬間KO
彈幕飄滿“牛x”,場下的張偉麗震驚得狂飆髒話,大呼:“頭皮發麻!”
勝負立判,馮蕭燦直接送院,29歲的石銘奪下冠軍簽約UFC
在採訪時,卻出現了反差一幕。
KO對手,石銘沒有想象中的霸氣,反而滿臉擔憂:
“我很擔心她,我這腳挺重的。”
她戴著一副近視眼鏡,聲音又奶又怯,像一個不小心差點把對手打死的女大學生。
沒辦法,因為石銘的正職,是一名救死扶傷老中醫。
網友:上一次開醫館還會打架的,叫黃飛鴻。
“這裡還疼嗎?”
昆明某醫館裡,石醫師正在看診,她語氣輕柔,戴著眼鏡,慈眉善目。
每天她都在醫館裡坐班,查房,開醫囑,針灸換藥。
若硬要說有什麼特別之處,應是她撩起的袖子——
發達且結實的手臂肌肉讓寬鬆的白大褂顯得格外侷促。
石醫師行事低調,且一直認為同事不知道自己在外面打格鬥。
大家只是不說破。
好不容易逮住採訪的機會,主任同事大誇特誇:
“看著文文靜靜的,原來這麼猛啊!”
直接把石醫師誇害羞了,雙手摁住大腿,滿臉不止所措,i人實錘。
石醫師,只是“略懂”拳腳啦~
13歲習武,先後練習跆拳道、散打、摔跤、自由搏擊,江湖人稱“十三妹”。
實不相瞞,上會聽到這個名字,還是《古惑仔》宇宙裡面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洪興十三妹。
《黃帝內經》有云勞其形者長壽,安其樂者命短。靜以養神,動以練形。能動能靜,可以長生。
受到中醫爺爺的影響,十三妹大學考上了雲南中醫藥大學,選擇了中醫針灸推拿專業。
從此,十三妹就過上了一邊學醫,一邊練武的日子。
俗話說“勸人讀醫,天打雷劈”,書都背不完,何談練武?
但十三妹悟出二者相通之處:
“針灸和格鬥,都需要動腦和思考。”
“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格鬥亦然,遇上不同的選手,要用不同得打法。”
“針灸如出拳,快,準,狠。”
“一個解除病痛,一個增加傷痛。哈哈~”
說完她嘻嘻一笑,沙煲一樣的小粉拳在抱在胸前。
從大一開始,十三妹就加入綜合格鬥女子組,上課鑽研《黃帝內經》,下課把對手錘到眼冒金星。
並利用醫術,給自己和隊友做運動康復。
好比戰士+奶媽,既有暴擊傷害,又有群體回血。
畢業後,她白天在醫館救死扶傷,晚上在擂臺打死打傷。
幾年時間,在中國、韓國和緬甸先後獲得13場綜合格鬥(MMA)比賽冠軍以及摔跤第三名。
但沒人知道她在打格鬥,連媽媽也不知道。
媽媽一直以為女兒只是練跆拳道,踢踢木板那種。
甚至在奪冠那晚,她都不敢告訴媽媽自己打八角籠:“等我臉上‘顏色’消一點再說吧。”
可是媽媽從小就告訴石銘一個道理:不要停止學習。
你要有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才能去保持熱愛追隨夢想。
而學習,才是石銘真正的絕殺。
別看如今戰績美麗,一開始,沒有人看好她。
正如石銘的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普通女孩,不夠高,不夠壯,深度近視,甚至還不是專業體育背景。”
在格鬥俱樂部的第一次新星選拔中,教練直接放棄了她。
“她太矮了。”一米六的個子,一米五四的臂展,在一寸長一寸強的格鬥場堪稱天崩硬傷。
但石銘把自己活成了一部熱血漫畫——
你不選我,那我就把你選的全部幹掉。
第二次選拔,石銘一直打一直贏,用拳頭告訴教練們:“直視我!”
在紀錄片《勇士之道》中,閃現了這樣一幅畫面:
俱樂部裡,穿著粉色運動服個子小小的石銘向鏡頭走來,身邊全是肌肉虯結的男選手。
《東垣試效方》有言:醫之用藥猶將之用兵。
補短板,增技巧,是石銘開給自己的藥方。
“大多數選手都是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體能和力量,從而快速打出成績。”
“但我偏向技術,這可能要花上3年,5年,但我會比他們走得更遠。”
她把學醫那一套,用到了格鬥上。
並非體校出身,欠缺肌肉記憶,她就寫大量的筆記。
擒拿角度,戰術時機,一招一式,鉅細無遺,把知識變成力量。物理意義上。
前期沒有職業選手的團隊,但她擅用科技,還精通英語。
讓外國教練幫她分析實戰影片,無障礙交流,一對一補缺。
在採訪中,石銘曾見過一句非常高深的話:
“格鬥是圍棋。”
講的是運籌帷幄,使的是見招拆招。
所以,每天下午,脫下白大褂,換上拳擊服,她先去上私教。
提升擒鎖式摔跤,加強纏鬥耐力。
陪練解釋:她有摔跤功底,外加雲南高海拔,地面技術和超強耐力,耗住對手。
晚上,她特意參加大班集訓,原因簡單——
來的全是肌肉佬大高個。
以短打長,藏拙於巧,轉守為攻,伺機而動。
教練對著鏡頭微微一笑:“她要是能把這些大個子拿下。”
“小菜一碟。”
UFC總裁白大拿將李小龍視為綜合搏鬥(MMA)之父。
而李小龍最著名的語錄之一便是: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My friend.
變化莫測,無形無狀,包羅永珍。
石銘也學著將自己變成了水。
她在拳館內廝殺,也在山野中對抗,拳風穿秋葉,掃腿落塵埃。
她會在俱樂部裡訓練,也會參加彝族摔跤比賽。
植根傳統文化的格鬥藝術,源於雲南土地的拳道哲學。
兵無常形,各師各法,融會貫通,皆利於我!
1123日,UFC格鬥之夜,小雪剛過,時辰已到。
賽前無人看好,開出1:4的賠率,買100塊石銘輸,可以贏400塊。
坊間不抱希望,馮蕭燦年齡小她8歲,身高卻高了13cm。
但你難道不知道,救護車的聲音是醫武醫武~
“善攝生者,無犯日月之忌,無失歲時之和。”
——《備急千金要方·養性》
前兩回合,石銘試圖突進內圍,奈何對方高個臂展,擒鎖壓制。
紮實的地面技術和耐力,讓石銘守住陣地,耗住對手,靜候時機
“頭為諸陽之首,位居最高,內涵腦髓,元神之府。”
——《醫宗金鑑》。
耗到第三回合,電光火石間,石銘使出一記高掃,音速腳刀,橫切頭頸。
對手腳都未落地,石銘的重拳已至,狂砸面門。
下手之狠,場邊裁判飛身過來把她抱住,才沒有發生意外。
一般的KO,躺個十秒鐘就算狠了,但這一次馮蕭燦躺了近十分鐘,被擔架抬走。
網友說了個地獄笑話:對手去到醫院睜開眼,看到一個戴著眼鏡的女中醫。
“你好眼熟。”
比賽結束,石銘爆紅內外網,拳迷稱她為“Doctor Sleep”,可以全麻,也可以拳麻。
石銘則又變回了那個靦腆內斂的眼鏡女中醫,在採訪時,坐立不安。
且用最溫柔的語氣講出了最有殺氣的話:
我總結了之前失敗的經驗,其中一點就是:仁慈。
真·醫者仁心。
然而,除了拳術驚人,最讓網友欽佩的,是石銘的格局。
KO對手,她沒有得意忘形,而是關心傷勢:望她以後能來雲南和我一起訓練切磋,一起提升。
斬獲冠軍,她依然謙虛溫良,感恩道:是每一箇中國的格鬥者,為我掃平了道路。
她一直在努力實現多年前採訪時的目標:
我希望趁著年輕,多給國家拿一點獎牌,等我老了,就弘揚中醫,發揚中國國粹。
開啟她的微博,頭像是她穿著一身紅色旗袍的照片。
強大似火又溫潤如水,一頭黑髮,像是女將軍垂下的盔纓。
在石銘身上,彷彿看到那句哲言的延續。
Now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水可靜流,也能衝擊。
Be water, my friend.
圖片丨網路
編輯丨快樂小神仙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新增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