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枳為橙
來源: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
21歲的湖北女孩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奪冠的訊息,刷爆了全網。
北京時間8月3日晚,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單的決賽賽場上,鄭欽文以2-0戰勝克羅埃西亞選手維基奇,贏得中國網球隊奧運會首枚女單金牌,創造了歷史!
這場激動人心的比賽,以及領獎臺上鄭欽文自信的笑容,感染了無數人。
奪冠後的採訪中,談到一路走來的不易,鄭欽文感慨道:
“非常感謝父母的付出,在我十四五歲的時候,我父親甚至為了我賣掉房子也要讓我打球,感謝父母在那麼艱難的時候,一直鼓勵我、相信我。”
隨後她也表示,是家庭的一步步支援,培養出瞭如今的自己。
的確如此。每一個優秀孩子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竭盡全力的託舉。
常看到一些網友說,養出出色的孩子,靠的主要是其自身的天賦,他們最後走上什麼樣的道路,還是得靠自覺。
但事實上,若是沒有父母為其引路,很多孩子連前行的方向都找不準,更別提堅持走下去的信念。
看了鄭欽文成長經歷的種種細節,終於明白了教育專家李玫瑾講的那句話:
“孩子的任何一種表現,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水準。教育孩子,最怕該管的時候不想管。”
教育路上,孩子出不出色,往往根在家庭,因在父母。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帶著點“絕情”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
“父母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地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優秀的孩子,都是管出來的。”
尤其是當孩子年幼的時候,認知、三觀、習慣還沒有得到完善時,更需要大人的耐心指導和嚴格管教。
如果父母不管不顧,不給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引,任由其隨心所欲地生活,成長路上肆意生長,遲早會將孩子推向深淵。
之前就聽過一位親戚的抱怨:
“別人家的孩子都能成才,我提供了那麼好的條件,怎麼還是把兒子養廢了。”
多年前,親戚因為忙於工作,損耗了身體,一直難以有孕,後來終於身體好轉,擁有了一個可愛的男孩。
自從孩子出生後,全家人極盡疼愛,夫婦倆也拼盡全力想給孩子最好的條件。
在生活上,他們不願讓兒子吃一點苦,就連最基本的收拾房間,洗衣洗碗,也一一幫兒子包攬。
孩子上小學時,一旦聽到兒子抱怨上學苦,寫作業累,他們就會找藉口幫孩子請假休息,作業不想寫就可以扔到一旁。
那幾年,當他們看到鄰居嚴厲斥責,並讓自家孩子承擔犯錯的代價時,他們還無法接受:為人父母,怎麼能這麼心狠。
可是後來,隨著兒子上了中學,看著身邊人都把孩子越養越優秀,再看看自己的兒子學了一身壞毛病,每天吵著要輟學,他們終於開始發愁了。
老話說的很對:有遠見的父母,都是帶點“絕情”的。
孩子成長路上,若是避開了該吃的苦,繞過了該承擔的責任,放棄了該學習的技能,以後終究要踏進一個又一個的深坑。
一個家庭,對孩子真正的負責,就是該管的時候不偷懶,該教的時候不鬆懈。
在鄭欽文成長過程中,她父親鄭建坪的教育模式是出了名的嚴格,因此造就了今天堅韌且強大的“網球女王”鄭欽文。
在她小時候,由於身體比較弱,所以經常生病,從那時起,父母就開始引導她嘗試各種運動,鍛鍊身體素質。
也是在此過程中,讓鄭欽文愛上了網球。
當發現女兒技術越來越好時,鄭建坪便打算送女兒去接受專業的網球訓練。
那時候,在別的孩子還依偎在父母身旁時,年僅9歲的鄭欽文就這樣離開家去了武漢,每天參加刻苦的訓練。
為了不影響訓練成果和健康狀況,12歲之前,她甚至不知道可樂是什麼味道,當有人想讓她嘗一嘗時,父親都會嚴厲制止,嚴格要求她把控好生活。
十幾年時光裡,鄭欽文很少過年過節,大多時間都在努力訓練。
最近幾年,因為女兒常年在外比賽,一家人很難相聚,父女見面最多的地方就是機場,擁抱完之後父親就要目送女兒離開。
談及教育理念,鄭建坪說:“首先要對自己的孩子夠狠。”
從小到大他一直給鄭欽文灌輸一種精神,幹一件事就要竭盡所能去做到頂尖。
心軟的父母,通常是,一邊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一邊也放不開手讓孩子獨立成長,從而讓孩子總是停在原地。
聰明的人,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都懂得教會孩子飛翔的技能,鍛鍊孩子獨立的能力,最後適當且及時地放手,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不逃避問題,不害怕麻煩,不忽視教育,不忘立規矩,父母擔起該擔的責任,孩子才能成就嚮往的人生。
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孩子自會奔赴廣闊天空,擁有光明的未來。




所有橫空出世的天才,
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前些日子,河北一位媽媽釋出的一則影片點贊頗高:
影片中,兒子問媽媽:“為什麼我每次玩手機,你都要限制我?”
媽媽回答:
“因為玩手機是你的慾望,需求可以被滿足,但慾望需要被控制。需求一旦被滿足就會消失,但慾望是個貪婪的傢伙,一旦被輕易的滿足,它就會變得越來越大,你越滿足它,它要的就會越多。”
仔細想想,管理慾望的過程,其實就是讓一個人學會自律的過程。
所謂“自律”,不僅意味著對自身的嚴格要求,還代表著長此以往永不放棄的堅持。
時間是檢驗結果的最佳標準,可以攀登到山的最高處,看到最美麗的風景的人,一定是高度自律的人。
真正優秀的孩子,不一定有著多麼高的智商,但往往都少不了自律習慣的養成。
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奪冠後,她的小學班主任坦言稱:其實並不意外她能拿到奧運金牌。
在大家眼裡,這個孩子從小家教就很好,雖然長期進行著非常艱苦的訓練,但她從來都是充滿陽光。
鄭欽文很小的時候,就十分堅定自己的目標,訓練也很紮實,從不偷懶。

鄭欽文的啟蒙教練也提到,她從小時候起就幾乎沒有吃過零食。
有一次教練想給她買個冰棒,雖然她很想要,但最終還是忍住拒絕了教練的好意。
作為一個湖北人,鄭欽文也很喜歡吃熱乾麵、牛肉麵等美食,但父親告訴她:
“要想成為一名頂級網球運動員,生活必須自律,一定要剋制住自己的口腹之慾,一些各種各樣的誘惑。”
就像她在暱稱中寫的那四個字:香自苦寒。
大多時候,她都堅持吃雞肉、西藍花、米飯,儘可能保持飲食的簡單幹淨。
參賽期間,她也有著高於同齡人的專注力,幾乎不會上網,每逢大賽就把手機直接關機,遮蔽雜亂的資訊。
賽場上,即使手受傷了,身體不舒服,她也會堅持打完比賽,咬牙撐到最後。
在此之前,鄭欽文耗時3小時逆轉戰勝了前世界第一科貝爾,也正是長期的自律,讓她練就了冷靜的心理素養。
比賽結束後,無論獲得了怎樣的成績,她都能在最快時間裡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繼續前行。
很喜歡鄭欽文在採訪時講到的那句話:
“人都是要向前走的,也包括這塊金牌,它總有落幕的時候,我永遠都有下一個旅途需要去征戰。”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周葉中曾提出一個觀點:
“人與人之間,最小的差別是智商,最大的差別是堅持。”
自律使人自強,自強給人自由,自由帶來自信。
決定孩子一生的,從來不是大道理,而是日復一日堅持下來的自律,以及永不言棄的堅定信念。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應該儘早告訴孩子:
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你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就要從現在開始走什麼樣的路。
當孩子感到迷茫時,無法繼續堅持眼前的目標時,父母也應當教會孩子:
樹立好目標,制定好計劃,培養好習慣,自會收穫美好未來。
請記住,人生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也沒有那麼多躺著就能贏的機會。
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自律後的得償所願,苦盡甘來。


一個家庭給孩子最寶貴的資產:
大格局,高認知,核心穩
“所有的孩子出生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會說話、數數、讀書或寫字,但這些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時卻是不平等的。 差異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父母是盡力培養他們,還是僅僅看著他們長大而已。”
有的人總覺得一切指望孩子自覺,剩下的交給天意,靜待花開即可。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過程,而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薩,能幫著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成就一番事業。”
願所有父母都能用正確的教育方法,點亮孩子前行的路。



資源領取
資源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