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摘金,年收千萬,鄭欽文就可以這麼狂了麼?

距離Queen Wen鄭欽文奪冠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但我還是沒從那股激動自豪的勁兒裡緩過來。
腦袋裡總是會閃現她奪冠那天的畫面。

奮力擊出最後一球之後,她如釋重負地躺倒在紅土賽場上。

黝黑的皮膚在烈日下散發光澤,每一束肌肉都是力與美的凝練,那個場景真的太讓人難忘了。

21歲,她已經創造了中國網球的新歷史。

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鄭欽文都是新一代年輕運動員的代表人物。

她身上讓人覺得驚奇的東西其實不止成績,更讓人耳目一新的是她的強大、健美和鋒芒畢露。

賽場上,當觀眾席傳來不禮貌的語言時,她會自己大聲地回懟。

有仇必報,而且當場就報,不會讓自己當下的心情受半點影響。

當讚美聲從四面八方傳來的時候,她並沒有如東亞的傳統教育所崇尚的那樣,故意擺出一副自謙的姿態;

而是大方地承認:“'Queen Wen'這個詞,我實至名歸。”
鄭欽文當初在美國訓練的時候,教練給她取了一個綽號:“fire”。

當時年幼的她對這個綽號還有些不明所以,長大之後才明白,這個詞和她太適配了。

她的爆發力強勁,球風有著亞洲網球運動員裡不多見的攻擊性。

性格也風風火火,直來直去,確實像一團熱烈燃燒著的火焰。

突然覺得“女人如水”這樣的比喻有些陳舊了。今年夏天能見證像火一樣散發灼灼光芒的鄭欽文,是我們的幸運。

-gogoboi-
女王是怎樣煉成的
鄭欽文奧運奪冠之後,有大量的文章開始分析起她的商業價值,計算著她將會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擁有什麼樣的排名。

一時之間大家好像都將網球視作了一個新的造富神話。

但就像其他所有的競技體育一樣,出類拔萃的人總是天賦、刻苦和機緣三者齊全的幸運兒。

鄭欽文的成功並不是一個誰都可以複製的故事。

12歲那年,鄭欽文參加了一場全國性的網球比賽。

在那場比賽裡,她成功轟出了時速170公里的發球,這個發球速度已經完全到達了成年女子職業網球運動員的水準。

她當時的對手在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手就被這高速擊來的一球打成了骨折。

或許也是這種讓人無法否認的天賦才讓鄭欽文早早意識到網球是她命中註定的事業,也因而擁有了同齡人少有的清醒和自制。

鄭欽文的啟蒙教練陳宏鳴說過,在他的印象中,鄭欽文從來不吃零食,也不喝飲料。365天裡有360天鄭欽文都在堅持吃雞胸肉西藍花。

鄭欽文如今的教練裡巴也說過,他這輩子沒見過像鄭欽文那樣努力的人,兩人甚至會因此而爭吵。

因為鄭欽文總是想練得更多,而教練出於長期的考量不得不讓她停下。

這次奧運網球比賽裡,鄭欽文在35度的高溫下連續作戰,和對手纏鬥超過3個小時,這樣的驚人體力背後正是十幾年如一日的自律。

鄭欽文也不避諱談起自己受過的苦。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展示過自己手掌上的繭子,也說起過腳底起了消、消了起的血泡。

在她14、5歲的時候,家裡人為了支援她學網球甚至變賣了部分家產;
而她的母親也為了陪伴鄭欽文的訓練和比賽而辭去了工作,全身心地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家人的全力託舉,競技體育殘酷的特質……很難想象鄭欽文從十幾歲開始就一直揹負著這樣的重量。

在奧運賽後採訪的時候,鄭欽文說了一句很真誠的話,並沒有預想中的豪氣萬千,但卻非常真實動人:

“網球是會讓我流淚,它是會讓我困惑,是會讓我懷疑自己。摘下金牌的時候,我真的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好在這場命運的豪賭,鄭欽文大獲全勝。
-gogoboi-
她狂一點是應該的
我最喜歡鄭欽文的一點,也是她和上一代優秀的運動員們最不一樣的一點就是她身上有一股狂勁。

雖然長期生活在聚光燈下,但是她依然保留著稜角分明的性格。

在年初的澳網女單決賽中,鄭欽文最終以0-2不敵薩巴倫卡,無緣冠軍。

當時的主流輿論是鄭欽文能打進澳網決賽已經是個意外,她已經是近10年,首位打進決賽的中國女網球員了。

但鄭欽文卻說拿到冠軍才符合她對自己的預期,所以這次亞軍她的難過大於開心。
沒有一句言不由衷的漂亮話,她的好勝心鋒芒畢露。

在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單第3輪的比賽中,鄭欽文用凌厲的球風贏下了美國選手納瓦羅,整場表現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一般不留情面。

輸球后的納瓦羅在場邊放下狠話,稱她不尊重鄭欽文,因為她覺得鄭欽文“做事的方式相當殘酷”,因而“在更衣室裡沒什麼朋友”。

競技體育裡重要的是雙方都拿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而不是高中生拉幫結派搞小團體那一套。
如果鄭欽文真的拍下留情,才是對所有觀眾和網球這項運動的不尊重。

在鄭欽文的腦袋裡,好像真的沒有“粉飾太平”的意識,在公開場合說的每一句話都直接又單純。
在教練費賽特單方面毀約離去的時候,鄭欽文直言不諱地說:“雖然也能理解他的選擇,但不代表我會原諒他。”

氣頭上一個沒收住,還爆了句國罵。她的性格或許有些莽撞,但卻真讓人感覺痛快。

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一條新聞,鄭欽文在法網賽事期間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覺得和目前排名靠前的頂尖選手之間也沒有太大的差距。

當時這條新聞的評論區簡直炸了,很多人都說她“狂妄自大”,“缺乏自知之明”,光看這居高臨下的語氣簡直以為留言的是什麼網球界的泰斗。

這種言語的打壓,對東亞女孩來說太熟悉了。

總有人見不得你自信,見不得你鋒芒畢露,見不得你野心勃勃,而鄭欽文的成績就是對這種聲音最好的回應。

-gogoboi-
肌肉女的時代來了
看鄭欽文比賽,真的是一種視覺的享受。好看的不光是她強悍的球風,還有她刀削斧刻一般清晰明確的肌肉線條。

這種陽光和汗水鑄就成的身體,和那種靠飢餓維持的身材完全不是一種維度的。

我之前寫過鄭欽文的時尚表現力好,穿Balenciaga的寬肩西裝比模特演繹得都好。

其實就是因為她的身材、性格、球風都高度統一自恰,駕馭起這種有氣勢的時裝才有寶劍遇英雄的感覺。

鄭欽文身上磅礴的力量感才是千金難買的時尚單品。
服裝:miu miu
在鄭欽文奪冠之後,我在小紅書上看到好多女孩都在討論她的健美身材,大家在討論著要做什麼樣的訓練才能獲得鄭欽文的同款線條。

這就是體育巨星特有的感召力,鄭欽文帶給我們的不是一時的感動和驕傲,她也在悄悄地鬆動著“唯白瘦幼是高”的審美標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就連白瘦幼重災區的內娛,最近幾年來風向也有轉變的跡象。
以前女明星們還會扎堆參與什麼A4腰、鎖骨盛硬幣,但是現在都開始爭著曬肌肉線條。對力量感的推崇開始迴歸了。

約會都要約在健身房的鐘楚曦身上,就有這種充滿力量感的美。她的身材瘦而不柴,緊緻且有線條。

她最近幾年能成為內娛知名的“定毯神針”是有道理的,這份力量感讓她演繹起露膚度極高的禮服時都不會有半點討好感。

還有為了《熱辣滾燙》而減去一百斤的賈玲。

從一個完全做不了平板支撐的小白,到傳統硬拉可以達到120公斤的健將。

賈玲身上的變化絕不止那一百斤的體重,這是一場體力和意志力的脫胎換骨,蛻變重生。
同樣有力量感的,還有71歲的趙雅芝和61歲的葉童。

毫不誇張地說,趙雅芝的手臂肌肉線條比一般20出頭的小夥子都明顯得多,要不是看過原影片我真以為是P上去的。

誰懂這種白娘子倒拔垂楊柳的反差感?
葉童的狀態也同樣讓人驚歎,雖然已是滿頭銀髮,但是這肱二頭肌的線條真的比我人生規劃都要清晰。

這種審美上的變化,真的挺讓人欣慰的。

其實我並不是在推崇人人都泡在健身房裡猛練肌肉,如果認同只有明顯的肌肉才是美的,這又會成為一種新的審美霸凌;

我真正欣賞的是多元的審美。如果鄭欽文這樣的榜樣能夠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美不止一種模板,不必所有人非得打扮成一個樣子,遵循一套規則,這就足夠了。
諷刺的是,雖然有這麼多人都讚美鄭欽文的健美,但請她當代言人的伊利卻把她的照片P白了,肌肉也P小了,真是諷刺。

對網球運動員來說,黝黑的膚色是勳章,是奮鬥過的證據,伊利捨得花重金簽下鄭欽文,卻並不真正懂得欣賞她。
她贏下了一場至關重要的比賽,但這一切或許才剛剛開始。

文字:tt
編輯:宇博
圖片:膠膠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文字原創
往期回顧
想常常看我的文章,就去我的主頁標個🌟~
想看會動的我,就關注👇這些影片賬號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