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美國野生動物中廣泛傳播

原文:By Dennis Thompson HealthDay Reporter
MONDAY, July 29, 2024 — 一項新研究發現,導致 COVID-19 的病毒在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研究人員7月29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報告說,在鹿鼠、負鼠、浣熊、土撥鼠、棉尾兔和紅蝙蝠等六種常見的後院動物中檢測到了SARS-CoV-2。此外,研究人員還在五種動物體內發現了表明曾接觸過冠狀病毒的抗體,不同物種的接觸率從40%到60%不等。
研究人員說,在遠足徑和人流量大的公共區域附近的動物身上發現的 COVID 病毒暴露率最高,這表明病毒是從人類傳染給野生動物的。研究人員補充說,沒有證據表明 COVID 病毒從動物傳染給人類,因此人們不必擔心在遠足時遇到的任何小動物會感染這種疾病。“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弗拉林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生物科學教授卡拉-芬基爾斯坦(Carla Finkielstein)說:"當我們與野生動物接觸時,病毒就會從人類身上跳到野生動物身上,就像搭便車的人換了一個新的、更合適的宿主一樣。“病毒的目的是為了生存而傳播。病毒的目的是感染更多的人類,但疫苗卻能保護許多人類,"Finkielstein 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一份新聞稿中補充道。“因此,病毒轉向動物,透過適應和變異在新的宿主中茁壯成長"。研究人員指出,SARS-CoV-2 以前曾在野生動物身上發現過,主要是在白尾鹿和野生水貂身上。
這項新研究大大增加了發現 COVID 病毒的物種數量,並表明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可能成為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病毒的接觸點。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弗吉尼亞州收集了近 800 個鼻腔和口腔拭子,這些拭子來自在野外被活捉後放歸或在野生動物康復中心接受治療的動物。研究小組還從 6 種不同的動物身上採集了 126 份血液樣本。有一天,研究人員在同一地點發現兩隻小鼠攜帶完全相同的 COVID 變體,這表明它們要麼是從同一個人身上感染的,要麼是其中一隻感染了另一隻。此外,從一隻負鼠身上分離出的 COVID 出現了以前從未見過的病毒變異,這有可能使病毒對人類更加危險。“首席研究員、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理學院前博士後阿曼達-戈德伯格(Amanda Goldberg)說:"我認為最大的啟示是這種病毒無處不在。“我們在一大批常見的後院動物中都發現了陽性反應"。弗吉尼亞州檢測呈陽性的許多物種在整個北美都很常見,它們很可能在其他地區也受到了感染,Finkielstein 說。
“病毒對宿主是兩條腿走路還是四條腿走路漠不關心。它的首要目標是生存,"Finkielstein 說。“不能給病毒帶來生存或複製優勢的變異不會持續下去,最終會消失"。研究人員說,需要繼續監測 COVID 在動物中的傳播,並認真對待新的變異,將其視為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威脅。“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科學助理教授約瑟夫-霍伊特(Joseph Hoyt)說:"這項研究凸顯了SARS-CoV-2在自然界中可能具有的巨大宿主範圍,以及它真正可能具有的廣泛性。“研究人員約瑟夫-霍伊特(Joseph Hoyt)說:"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以瞭解哪些野生動物物種(如果有的話)對 SARS-CoV-2 在人類中的長期存在具有重要意義。
Sources:
Virginia Tech, news release, July 29, 20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