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晚情
來源:傾我們所能去生活(ID:wanqingdepingtai)
01
有個晚上,老家一位鄰居和我媽打電話,義憤填膺地控訴她的小姑子為富不仁、六親不認;
這麼些年,一直只管自己賺錢,從來不知道幫扶親戚,她就等著看她什麼時候落魄,到時候可別求到她頭上去。
最讓她氣憤的是,前段時間她孩子入學想買學區房,小姑子裝聾作啞,然後給人捐款一甩手就捐了幾十萬,這種連親人都不幫的人,會這麼好心?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我媽估計在家裡也悶壞了,和她打了半小時多,後來見我臉色不虞,才訕訕掛了電話。
有一對老夫妻,生養了兄妹兩個,那個妹妹就是文中的小姑子,父母比較偏心,有什麼好的一般都緊著哥哥。
在父母的溺愛下,哥哥基本被養廢了,學業不行,能力不行,但是性格還不錯,人也挺老實善良的,經常護著妹妹。
而妹妹從小沒有受過太多的關愛,反而奮發圖強,加上本身就天資聰穎,不管是學習還是能力,都出類拔萃。
長大後,哥哥在父母的做主下,早早就結婚了,很快就有了一個兒子,而妹妹學業出色,一畢業就進了大公司,後來,一位客戶邀請她一起創業,她答應了。
從此,事業扶搖直上,很快就年入百萬,乃至千萬,幾年後,嫁給了那位客戶,夫妻倆潛心經營,把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很快資產就過億了。
原本一家人過得還算平靜,自從妹妹發家致富以後,她的嫂子,也就是給我媽打電話的那位鄰居,心思就活動開了。
起初,她是很高興的,每次小姑子一家人來,她就像接待皇帝省親一樣,熱情周到。
也經常在外人面前誇自己的小姑子如何聰明,如何有能力,如何憑著一己之力創下了一片江山,簡直就是女人的典範。
我是巴不得他們興旺發達,你說她就一個哥哥,她好了,我們總也可以沾沾光,打斷骨頭連著筋呢,你們說是不是?
她說得沒錯,妹妹在發達以後,確實一門心思想把哥哥一家帶起來,她頻頻回孃家,想讓哥哥嫂嫂跟著自己一起幹。
鄰居很高興,以為自己起碼可以當個總經理,哪怕不能當正的,最少也可以當個副的。
但妹妹清楚哥哥嫂嫂的能力,自然不可能讓他們當副總經理,而是讓他們負責管理物資。
鄰居差點沒氣死,覺得小姑子簡直就是侮辱人,她有兩家公司,自己當董事長,給哥哥嫂嫂安排個體面的職位輕而易舉,讓自己去管物資是幾個意思?
所以她使性子不去,也不讓老公去,每天陰陽怪氣地對鄰居說:
我們能力差,學歷低,她也看不上我們,我們就不去自討沒趣了。
妹妹見嫂嫂不願屈居人下,就想著讓他們單獨做點事,自己做老闆。
我這小姑子其實還是挺有情誼的,她說她出資讓我們自己當老闆。
但是她理解的當老闆和小姑子說的當老闆顯然不是一回事。
她以為小姑子會把行業選好,地方裝修好,貨源選好,員工招好,制度定好,然後請她走馬上任;
而小姑子的想法是讓他們自己去考察喜歡做什麼,選地、裝修、招聘等等,都要他們親自負責,而她主要就是給他們把把關,然後出資。
鄰居一聽,特別生氣,覺得小姑子在刁難她,這些事情她根本不擅長,怎麼做?
要自己做老闆,這些事必須親自做,否則以後怎麼管理員工呢,怎麼開展生意呢,不會沒關係,我會把我所有知道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告訴你們。
但鄰居根本不領情,認為小姑子故意在折騰自己,這麼麻煩,還當什麼老闆?不幹了!
至此,她算是恨上小姑子了,那時候我還沒結婚,經常看見她在一堆女人中間,口沫橫飛地聊天。
-
哎,我告訴你們哦,我們那個工業園區啊,有三兄弟,老二特別能幹,公司開得老大,他就給了大哥和弟弟一人五百萬,還有好幾個店鋪啊,你說人家命怎麼這麼好呢,其實我們家也有這樣的親戚啊,不過人家可沒這麼大方……
-
昨天我去逛街聽說哦,我們這裡有一對姐弟,姐姐嫁得很好,然後就給弟弟送了一整排商鋪,哎呀,你說他怎麼就這麼好運呢,以後光收收房租就餓不死了啊!
再看看我們家,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哦,我那小姑子啊,自己住著別墅,開開著一百多萬的車,對自己的哥嫂不聞不問,你說這麼冷漠的人有幾個呢?
-
還有:“你們聽說了沒,新開發區那裡有個當老闆的哥哥,侄子開學直接送了一套幾百萬的學區房,這才叫親人啊!”
至此,我總算明白她的意思了,她所謂的幫,是指直接給個幾百萬,給幾個店鋪那種幫。
她舉的幾個例子,我也知道,三兄弟那個,大哥和三弟天天撲在賭桌上,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那個姐姐給弟弟送鋪子的,弟弟風流成性,基本上把錢都揮霍在女人身上了;
給侄子送學區房的哥哥,侄子成績差到不能再差,後來哥哥自己也破產了,一家人的生活,有點一言難盡……
反觀這位妹妹,頭腦清楚,格局遠大,她從來沒有給過哥嫂錢財,但是在侄子的教育上,一向不遺餘力。
所以侄子沒有被養歪,成績優異,一直和姑姑很親,這也是她痛恨小姑子的原因之一。
哥哥自小和妹妹感情很好,不管鄰居如何挑撥,一直都站在妹妹這邊。
經常說我妹妹幫我們夠多了,這也是她對小姑子深惡痛絕的心結,覺得老公和兒子都被小姑子洗腦了。
如今,小姑子寧願把錢捐出去,也不給她花,更是刺激了她,到處打電話控訴小姑子親疏不分,沽名釣譽。
年少時,我一直討厭這類人,人怎麼能夠活得如此無明又無恥呢?
還別說,抱這種觀念的人,比比皆是,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後來有一次,看一本心理學的書,突然接觸到一個心理學概念:失敗者的憤怒!
所謂失敗者的憤怒,是源於對自己失敗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與恐慌。
但由於人總是能夠無條件地原諒自己,因此這種自卑與恐慌,在自我心理的調節下,或者可以理解為扭曲下,從一開始就跳出了自我的檢討,而轉嫁給他人。
因為他潛意識裡認為,大家的能力與思維格局,都是一個層次的,你憑什麼過得比我好?這同時也是嫉妒的來源。
如果大家過得差不多,他們的表現和常人無異,可是當身邊的人成功時,等於提醒他們的失敗,他們的心態就開始失衡了。
這時候,他們會提出無比苛刻的要求,如果你沒有滿足,那麼,他們就會認為:
我之所以過不好,就是因為你沒有幫助我,和我自己沒關係。
你有那麼好的資源,為什麼不給我用?你有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借給我?你有那麼好的條件,為什麼不給我分享?
哪怕你迫於親情舊情滿足了他們,也不過是升米恩,鬥米仇的結局而已。
當然,能被他們羨慕嫉妒恨的人,其實也沒那麼傻,會任由他們予取予求,所以他們大抵只會形成一種詛咒和自我安慰:
本文來源:晚情,百萬暢銷書作家,雲意軒珠寶創始人,致力於女性自我成長,新書《越自律 越自由》正在熱銷中,代表作《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微博:晚情的小窩,公眾平臺:傾我們所能去生活,ID:wanqingdepi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