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授權自:Vista氫商業
ID:Qingshangye666
洋快餐界新的商戰一觸即發:麥當勞開自習室了。

KFC:實在歹毒,圖源小紅書@勇者大人是福木兔
8月21日,#麥當勞部分門店24小時免費開放自習區#在微博上成了熱門話題,雲南昆明一家門店的員工接受@梨影片 採訪時表示,自習區就設定在店內大堂相對寬敞、安靜的區域,也是24小時開放,免費提供飲用水和wifi,很多學生黨和考研人群會來。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請全國推廣!”要求麥當勞趕緊把自習室開到自己樓下,同時也不忘對肯德基發出溫馨提示:“醒醒,來活兒了。”
麥當勞開自習室,怎麼就成了一件值得奔走相告的大喜事?
一生好學的中國人啊,為什麼永遠在尋找自習室?

看到麥當勞開了自習室,我的內心只有兩個字:終於。
我們這代人,誰沒呼朋引伴去洋快餐店抄過作業,點一份大薯四、五個人分,一坐一下午,抄完了再點一杯可樂帶著走;父母輔導功課也愛選在這兒,香飄四溢的漢堡薯條搭雞塊,就是懸在驢眼前的那根胡蘿蔔,題都做對了能獲准再點一份甜筒,做不對就只能望堡興嘆,哪怕芝士已經凝固,也得先把那英語課文背順溜了再說。
麥當勞其實早就是“民選”自習室,但“麥麥自習室”這個官方冊封的名分,我還是頭一回見。
這些自習室其實就是把餐廳裡的部分割槽域分隔出來,並非專門新建,但會選擇桌椅擺放更寬敞也相對安靜的區域,有些門店還專門定製了背板和塗鴉牆。

圖源小紅書@妖妖樂遊記
有空調、有廁所、能上網,還有優惠套餐,除了沒有給電腦充電的插座,堪稱一站式解決所有自習痛點。甚至還有隱藏的加分項,那就是無數次在麥當勞學習的回憶,以及進麥當勞如推門回家的熟稔。
於是我立馬點開了小程式,想看看北京哪家麥當勞有自習室,去感受一下麥門有多包容溫暖。

事情和我想的不太一樣。
小程式頁面顯示,“麥麥自習室”是從今年7月28日到明年4月28日開展的限定活動。
一是限時,只在每週一至週五的14:00-17:00開放,而且時長顯示為2.5小時;
二是限人,每個自習室每天10個名額,需要提前支付1元預約(到店後能憑預約碼兌換甜筒);
三是限店,開放了自習室的門店不多,偌大一個北京才12家店有,不過全國也就列了20家店,北京已算是格外獲得優待。

條件比想象中苛刻,我不死心地線上諮詢了店員,得到確認:自習室開放時段是固定的,過了時間就是普通用餐區,想來自習要預約。她還貼心地提示我做好預期管理:“現在是開學季,餐廳全天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空座位,更不會安靜。”
敵不過好奇,我還是預約了,請了下午的假,轉4條地鐵線,到達離我最近的麥麥自習室,迎接我的是“施工中請勿入內”的牌子。
店員告訴我,前陣子老下雨,給天花板下漏水了,要重新開放還得看物業啥時候能來修好。
我往攔起來的施工區域張望,這家店牆上就貼著畫上書架和黑板的背板,一列卡座擺得寬敞,但現下也只能看看,再參考小紅書上的照片自行腦補了。

圖源小紅書@小瓦少女不營業
“你要自習,坐那邊也一樣的。”店員指指大堂裡其他普通座位。
這話倒也沒錯,因為大堂裡就有一個男生正在自習,面前立著一個iPad,iPad下攤開一本書,書旁是用USB口充著電的手機。
——再旁邊是翹著腳外放短影片的大叔,和聚餐中的一家老小。
這場景太熟悉,就是我們自發把麥當勞當自習室用的樣子。

這些年來,代代學子中都有人真情實感地將麥當勞視為“自習室高替”,這裡營業時間長,空間寬敞開放,餓了就能吃,不餓的話不消費也不會被趕,如果運氣好佔到三面都有擋板的“自閉位置”,一口氣學上個6小時不在話下。
而麥當勞也早就感知到了“自習”這個需求。
2018年,麥當勞就和晨光文具聯合在全國10個城市推出高考“陪戰自習室”;
2022年7月,雲南42家麥當勞門店對外免費開放“麥麥自習室”,提供學習場地、飲用水、wifi、USB充電,還推出了“自習套餐”,套餐內飲品可免費續杯。

昆明的麥麥自習室還辦過藍花楹限定主題
不過,雖然已經入局多年,麥當勞官方對自習室卻沒有太大的宣傳陣勢,社交平臺上只有零星門店號、KOL以及自來水在吆喝。到底都有哪些地區的哪些門店在哪些時候開設自習室,又會開設多久,我沒能找到明確答案。

可以看到廣西、山東等地也有門店開設了自習室
大概“麥麥自習室”還在試水階段,但是近些年來的種種跡象已經表明,所謂“第三空間”的盡頭,就是自習室。

一切都有跡可循。
麥當勞官方開設自習室,完全是民心所向,大家太需要自習室,而想找自習室又太難。
有多難?看看現在各省市的公共圖書館,座位和春運火車硬座一樣難佔。大排長龍已是家常便飯,開館前半小時,門口人潮就如早高峰時天通苑地鐵站的進站口。
等圖書館開門才去就別想有座位了,“9點開門,8點15就已經堵得水洩不通,8點半蛇形隊伍都出來了,開館15分鐘所有位置全部坐滿”,這就是令人恐懼的中國速度。就算人不到,也會把書包放地上佔排隊位——這是屬於自習人的默契。

這種誇張景象,和近年“考試熱”不無關係。
自打2017年首破200萬大關起,考研報名人數連年攀升,2023年全國報考人數為474萬,7年翻了一倍還多;國考更是創下十年新高,2023年度國考總報名人數近260萬,同比增長22.4%,這還是在2022年漲幅為34.7%的基礎上。
前段時間,“考公全國巡考團”引發熱議,他們“把國考當一模,把上海市考當二模,江蘇、浙江省考當三模四模,到了最後才是正式考試”,又或者考到哪算哪。
圖書館仍然是借閱圖書、陶冶情操的地方,也成為了備考聖地。準考生們或在走廊上來回踱步,口中唸唸有詞,或在好不容易佔到的座位上嘩嘩刷題,水都不敢多喝,實在得去上廁所了還惦記著留張紙條,表示自己還要回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想在業餘時間多考幾個證的人,有被迫“gap”想彎道超車的人,有來做作業的學生,他們都需要自習室。
當“不確定性”成為唯一能確定的事情,我們就會轉身向自習室走去,這是應試教育給我們打下的思想鋼印。
而自習室也確實成為了一門不小的生意,覆蓋超一線,紮根小縣城。
我隨機搜出來一家小區附近的付費自習室,收費標準分兩檔,普通的15元/小時,VIP翻倍,去大眾點評能買9.9體驗券,但也僅此一次,如果要長線作戰,辦一張能固定座位的年卡30600元。
不菲標價總能等到買單的人,只要足夠有決心,那些錢標定的就不是自習室所提供的服務,而是你願不願意付出足夠大的代價,逼自己斬斷退縮的後路。
氛圍是付費自習室的核心競爭力,通常也是唯一競爭力,貴又確實是個硬傷。
我考研的時候也想過去自習室,倒不是嫌宿舍太吵或圖書館太擠,主要是企圖在情感上起到一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惟求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催化作用,但作罷於理智上不好意思跟家裡再要這麼一筆錢。
佔不到圖書館的座、不肯花自習室的錢,我最後把學校附近的書店當成了自習室。
那是一間“網紅書店”,或者說重在發展“第三空間”功能,有內建咖啡店,我每天坐在裡面,發現買書的人少,閒逛的人多,更多的是像我這樣在咖啡店自習或辦公的人,我們為了久坐點的飲料,就是書店相當固定的一筆收入。

圖源小紅書@小王兒樂呵呵
“自習功能”成了不少網紅書店的加分專案,書店裡的咖啡區域活生生被逼成“自習專區”。
上次和朋友在西西弗書店點杯咖啡小聲閒聊,就收穫了來自周圍自習人的白眼和噓聲手勢,然後不得不像上課偷偷摸摸的“低聲竊語”或者乾脆就保持安靜,出了書店門才意識到我這是被“考試氛圍”PUA了嗎?Peer pressure 讓我夢迴圖書館。

圖源《老友記》
和書或學習關係不大的咖啡店、快餐店、便利店乃至宜家,也都紛紛成了自習室。失意中年人到這裡假裝上班,考公考研黨到這裡背書刷題,買一杯美式,換一天清淨。
這些被稱為“第三空間”的場所,排在用於居住的“第一空間”和用於工作的“第二空間”之後,原本強調的是社交屬性,現在越來越攬客的用處卻變成了迴避社交;在星巴克辦公曾經被視為出人頭地的甜美象徵,今時今日再談起,卻變成了酸澀的“失意中年人擠滿星巴克”。

這並不是國內獨有的現象,東亞人的一生,就是找地方自習的一生。
上世紀70年代,“考試院”在韓國誕生,四平米的破舊格子間,只擺得下一張床和一套桌椅,以及學習的決心。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考試院已經不止備考功能,也變成了一種廉租模式,但仍然經常作為“卷生卷死”的意象,出現在無數驚悚懸疑恐怖類韓劇裡。

不是這種卷法,圖源《請回答1988》
韓國的咖啡館也被龐大的自習人群攻陷,於是那些分外追求格調的咖啡館,正在把桌子做得越來越矮,恨不得杯子直接放地上,無他,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去店裡學習。韓國學習vlog博主UDAN在影片裡就提到過這一點。

UDAN影片截圖
UDAN的影片內容以記錄自己考公複習的過程為主,她在中國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暱稱,“發瘋姐”,因為學起習來特別瘋,一天能學14個小時,背書比我看網文都快,還有空剪影片做博主。
有意思的是,她在YouTube上熱度一般,影片播放量在一到兩萬間徘徊,但是被搬運到知名學習網站bilibili之後,播放量多則過百萬,少的也有四、五萬,還有許多人將她的影片視為精神支柱般的存在。和“發瘋姐”同一個賽道的“暴躁姐”“超人姐”也類似,B站上的野生搬運比YouTube上的原生髮布更有人氣。

YouTube與B站播放量
陪伴型學習博主也早已不是新鮮事,任何時候點開B站,都能找到固定鏡頭正對書本的備考直播,主播的唯一動作是奮筆疾書。起初我不明白這樣無聲無息無內容的直播是誰要看,後來我想通了,這就是沒有找到自習室的人,在用影片充當氛圍組,不需要聲息或內容,只需要一種有人在旁邊學習的感覺,便可以自行造出一個可隨身攜帶的自習室。
自習場所正在成為一種社會性剛需,且需求顯然大於供應。
今天早上,有一個十分勵志的故事衝上了微博熱搜,關於一位河南女子帶著孩子去遊樂場,提前給孩子備好水和零食,然後自己在喧鬧的遊樂場戴上耳機,心無旁騖地鑽研備考資料。“知情人”的爆料適時出現,稱她“三年抱兩娃的同時,還考上了研究生和事業編”。

“真不愧是一生都在考試的中國人啊。”有網友感慨道。
這個故事聽著驚人,但我知道不會是個例。我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去考過編,同場考生裡不乏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後來我才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孕期是黃金備考期,是家庭和事業都“上岸”的好時候,如果不去學點什麼、考點什麼,就總覺得“浪費了”。
仔細想想,考試就是連線人生階段的一個一個錨點,小學、中學、大學,我們靠考試劃定動線,後來幼兒園也需要考了,研究生變成必考了,多考幾個證肯定不會有壞處,再後來編製成了宇宙的終點,三年抱兩娃也不該耽擱考研和考編。
再問人們為何需要自習室,已經顯得如此不合時宜,恐怕不需要自習室的人才應該問問自己,此刻不自習,將來真的不會後悔嗎?那畢竟是人生這片曠野裡,我們最熟悉的一條軌道了。

所以儘管那麼多地方主動或被動地成為了自習室,可自習室還是越來越難搶。
麥當勞,或許是所有將就裡最讓人滿意的自習室了。
儘管太吵,也太香,而且不是讓人平心靜氣如臨空谷幽蘭的香,是讓人食指大動心猿意馬的香,但是隻要能練就把外界嘈雜統一歸為“白噪音”的本領,只要能對食物香氣達到“久居其室不聞其臭”的境界,麥當勞就是舒適且有人味且不強制消費的自習室。
夫復何求?
開篇圖源小紅書:@桂小麥,頭圖、尾圖源小紅書:@麵包崽崽🍞


內容轉載自Vista氫商業(ID:Qingshangye666),作者訓仔。

關鍵詞
自習室
麥當勞
圖書館
書店
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