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5個字 閱讀時長:5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哪些辦法?
– 1 –
昨天,中央財辦韓文秀在《學習時報》撰文引發巨大關注:

看具體內容:
1、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合理調節過高收入的制度體系。
2、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
3、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
總結起來就是:
提高收入、擴大就業、福利兜底。
是不是有點眼熟?
幾個月前各方就是說,下半年高層對通縮危害的認識加深,經濟政策發生方向性轉變:
要從投資驅動轉向內需拉動。
而要實現這個轉變,就要提高居民收入,擴大福利兜底,沒想到終於來了。
好多人覺得這些話以前每次重要會議都要說一次,沒有什麼太大意義。
其實是不瞭解組織架構,兩會或者經濟工作會議說這些是很正常的,但這次是中央財辦釋放訊號:
這
是負責重大工作和政策決策的頂層設計的
。
在中國一項政策要想真正推進,肯定要由上而下,先頂層設計,然後地方落實推動的。
這說明:
提高收入,擴大內需,要動手了。
有哪些方法來提高收入呢?
– 2 –
結合此前釋放的訊號,和已經落實的政策,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1、改善初次分配
所謂的初次分配就是國民收入佔GDP水平,此前為了製造業發展,為了出口創匯,為了產品有競爭力,在初次分配上,一直是傾向於擴大再生產的,導致員工工資水平不高。
改善初次分配,簡單來說就是提高工資水平。
這塊之前已經釋放過訊號:

我特地查了一下:
產業工人是包含農民工在內的各產業鏈的工人群體。
這應該是中國最龐大的靠工資收入為生的群體了,而且大部分屬於較低收入人群,改善初次分配,就是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
2、擴大中等收入
除了產業工人的勞動報酬,其實還有財產性收入。
擴大中等收入就是擴大財產性收入渠道:
最簡單的就是在權益市場上的收入
。
之前有人說,把大A拉到4000點,就等於發錢了,大家有錢當然去消費。
另外還有房租收益:
為了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進入存量時代的樓市,房租回報率一定會上漲的。
另外,投資創業、做小生意,都是擴大中等收入的辦法。
3、調節過高收入
這屬於改善二次分配,之前我們也說過:
給普通人減稅,給富人加稅。
年前稅務APP增加的資產稅類目,讓大家熱議了好久。
不久的未來:
房產稅、遺產稅、還有其他資產稅,都會逐步完善。
4、提高福利兜底
提高居民收入,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就是兜底居民福利支出,減少後顧之憂。
教育、醫療、養老……都可以適當擴大兜底範圍。
比如:
現在二孩、三孩每個月給補助、教育給辦社群託兒所,醫保改革擴大門診和家庭共濟,擴大醫保統籌範圍等等。
這是已經在做的,期待未來有更多措施。
– 3 –
結語
提高居民收入,擴大福利兜底,是經濟轉型的必經之路,是擴大內需的治本之策。
不過為了擴大內需消費,國家也做了其他幾件事:
1、給地方化債
中國的地方是經濟的火車頭和發動機,深度參與了經濟發展,這幾年地方化債過緊日子,投資拉不動,特別是還拖欠企業賬款。
有資料顯示:拖欠的賬款可能高達十萬億。
給地方化債就相當於給企業清賬,企業有錢了,可以給上下游結賬,可以給員工發工資發年終獎。
2、房地產企穩
很多人對此不以為意,其實這幾年為什麼一二線消費拉胯,只要就是房價下跌財富縮水,抑制了大家消費的慾望。
大部分地區房價現在已經跌回了2016年,價格基本見底了,但是因為這幾年經濟收縮,大家覺得負擔還是很大,但如果房價再跌,恐怕經濟會更收縮。
所有房地產止跌回穩,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不過,近期樓市成交的走勢有點出乎意料的下滑,資料不能令人滿意,到底是正常的衝高回落,還是到達一個轉折點,今天的資料尤為重要。
資料已經出來了,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說。
可以繼續閱讀:不能失敗。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