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擴招100人?!這天上掉的大餡餅,中國留子能分到嗎?

2025年的申請,美國本科早申的整體趨勢呈現出競爭愈發激烈的形勢。根據Common App的資料,截至2024年11月1日,共有90萬名申請者提交了早期申請材料,同比增長6%。 
與此同時,申請總數也從3,648,726份升至4,017,250份,漲幅達到10%。隨著申請人數的增加,錄取率也普遍呈下降趨勢。一些頂尖高校在招生策略上進行了調整,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重點要講的耶魯大學!
沒錯!2025年,耶魯大學本科生錄取規模增長!每年新增100名學生!
擴招後,每屆新生人數將增加至1650人,本科生合計將達到6600人。
其實這已經是耶魯大學第三次擴招了。
1969年第一次進行擴招:性別平等及公平競爭推動
隨著當時女性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社會思潮的變革,耶魯大學意識到很多申請者更願意選擇其他男女同校的院校。為了維護自身的競爭力,耶魯於1969年秋季首次錄取女性本科生。
2017年第二次進行擴招:申請人數高峰與資金條件
當時申請耶魯的學生人數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同時耶魯大學的財務狀況也很可觀,具備擴充套件規模的條件。於是本科進行了增幅約為15%的擴招,每年在校生人數從大約1300人增至約1550人。
2025年的第三次擴招
這一次的擴招從今年秋季起,擴大招生規模,每年增加100名本科新生,總入讀人數達6600人。
和之前兩次“天時地利人和”的擴招不同,這一次的擴招卻發生在當下美國簽證政策收緊的情形下,十分“異常”。今天小編就和同學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到底是怎麼事兒!
  • 耶魯為什麼會選這個時間節點?
  • 擴招背後隱藏著什麼目的?
  • 對於我們中國留子來說,這代表著更容易進入藤校?還是競爭加劇?
01
耶魯擴招:
一次“非自願的”的變革
有一方觀點認為,耶魯擴招可能是因應“懂王”時代趨勢而採取的對策,但依小編來看,個人認為二者可能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 就時間點和過程而言:
    大學通常會經過長期的規劃、研究和論證來做出擴招決策,因為背後涉及學校資源分配、教學設施建設和師資力量擴大等多個方面的準備工作,一般不會因為特朗普上臺這種短期事件而匆忙做出決定。
  • 從耶魯大官方宣佈招收理由分析:
    耶魯表示最主要的目標是希望更多學生能夠獲得耶魯大學的優質本科教育,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與特朗普的上任沒有直接關係。
那如果並不是這個原因的話,那到底為何會選在這個“尷尬”的時間點呢?
01
“精英教育危機”愈演愈烈
近些年,美國對精英高校的指責只增不減。許多人認為,包括耶魯在內的多所藤校性質已經改變,變成了特權階層和資本的社交圈,與社會已經脫節。
這樣的指控並不是毫無根據的,2017年《紐約時報》刊登的“耶魯大學經濟多樣性與學生成果(Economic diversity and student outcomes at Yale)”一文,揭示了耶魯大學內部的經濟多樣性失衡情況。根據統計資料,耶魯大學學生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192,600美元,約69%的學生來自收入排在前20%的家庭,相比之下,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僅佔約2.1%。
為了緩解這一危機帶來的影響,耶魯決定擴招,錄取更多不同背景的學生。
02
國際生人數大幅下降
我們再來看2025年秋季早申資料,情況也是不容樂觀。耶魯大學收到6754份早申,較去年減少了14%。國際學生人數明顯減少,降幅達到30%。而美國學生僅減少了9%。而國際生人數大幅減少,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原因:
  • 標化成績的調整是關鍵因素
    2025年,是耶魯大學自疫情後恢復實施test-flexible政策的第一年,要求25Fall的申請者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允許IB/AP等成績替代SAT/ACT。這無疑為國際學生的申請增添了難度,導致一些學生選擇放棄早申。
(耶魯歷年早申人數)
  • 全球形勢與疫情影響
    全球化程序中,國際情勢變化多端,導致學生及家長選擇美國留學比以往更加謹慎,國際申請人數也因此減少。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全球留學市場遭到嚴重衝擊,儘管疫情現已得到遏制,但留學熱度明顯下滑。根據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的報告,2021至2023年,全球留學市場相比疫情前萎縮了20%。為了保持校園多樣性,吸引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耶魯大學決定擴招。
03
爭奪生源
各大頂級名校之間也有他們自己的“卷”法。優質生源當然也是備受頂尖學府青睞。耶魯校報指出,除了耶魯外,MIT是受歡迎度最高的。
小編特意去查閱了一下MIT釋出的2024-2025學年在讀學生統計資料,發現2024年的本科申請中,國際生的比例為12%(即530人),其中中國學生為人數最多,達到65人。
從資料上來看,MIT對中國本科生也是同樣採取了“擴招”。
同時,一樣推崇博雅教育的芝加哥大學也發明了ED0招生制度,用於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取得招生優勢。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耶魯的錄取率在近年不斷下降,2024年的錄取率降到了3.7%,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為了在生源競爭中保持優勢,耶魯擴大招生規模,釋放積極訊號,吸引更多優秀學生。
04
耶魯沒錢了
政府的資助一直是高校資金的重要保障,但隨著財政政策的變動,對高等教育的資金支援逐步下降。同時,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及其他因素也導致高校主要收入來源——捐贈的減少。
許多藤校正遭遇資金困境,耶魯大學也同樣。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增加招生人數成為耶魯應對財務壓力的一種方法。
以2024年為例,耶魯大學每年所需學費約為6萬美元,如果增加100名學生,學費收入將增加600萬美元。此外,新增學生將帶來更多潛在的捐贈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捐贈款徵稅帶來的財務壓力,有助於確保學校正常運作與發展。
02
這張餡餅中國學生能分到嗎?
01
錄取機會
理論上,擴招意味著增大名額,從而提高中國學生的錄取機會。然而,實際的名額分配和競爭情況要比預期複雜得多,中國學生能夠獲得多少新增名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耶魯大學在招生時,秉持綜合考慮全球不同地區的生源情況,致力於維持學生群體的多樣性。從區域來看,亞洲,特別是中國學生甚至可能遭遇更為嚴峻的競爭。
隨著全球教育水平的提升,來自印度及東南亞等地區的申請人數也在不斷上升,這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學生之間的競爭。加上中國學生申請數量龐大,競爭更為白熱化。儘管因擴招有了更多名額,但面對龐大的申請者,每位學生被錄取的機率可能並沒有增加太多。
02
教育資源
隨著學生增多,學校教學資源、師資等或許會壓力加大。
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班級規模擴大可能會導致教師無法充分關注每位學生及提供適當指導。學生可能會面臨圖書館、實驗室等學習資源緊張的情況,需耗費更多時間預約和等待。
耶魯大學也正在積極採取行動解決這些問題。
學校打算擴大教師團隊,新增若干教職職位,以保障教學質量。同時,學校將增強本科教學活動的資源,以推動學生活動和校園生活的豐富性。
未來,隨著學校對教育資源長期投入和改善,中國學生仍將能夠獲得高質量的教育資源。透過擴招形成的多元學生群體,為中國學生在校園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平臺。
然而,增加招生可能會讓校園內的競爭更加激烈。學生將面對更多競爭對手,在學術比賽和社團活動中,他們需要展現更強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
03
未來發展
毫無疑問,耶魯大學的學歷是一張非常有價值的敲門磚。然而,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生數量的增加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市場的供需關係。中國學生需在大學時期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增強核心競爭力,方能在未來發展中取得優勢。
留學申請有疑問?
想知道你的背景如何規劃申請名校
快掃碼新增常青藤申學小助手
預約免費【1v1申學定製規劃】吧👇
申請路上並不易,奧運冠軍來助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