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的推動和引導下,中國的各大平臺紛紛開始給外賣騎手上社保,但細心的人會發現每個平臺給外賣騎手上社保的規則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差別很大。
這是因為國家並沒有公佈統一的騎手社保繳納規則,官方沒有出公文,人社部負責人的公開表態是:
需要積極研究完善降低門檻,給予參保補貼等相關政策措施,儘可能地把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納入社會保險覆蓋範圍。
《中國社會工作報》的原話則是:
“企業可出於社會責任,探索新的薪資機制,如透過補貼支援網約配送員繳社保。”
換句話說就是政策上鼓勵平臺型企業給騎手等靈活就業者上社保,但無任何強制要求,怎麼上,補多少錢,覆蓋多大比例騎手,這個由企業自己出於社會責任去自行探索。
這麼做首先是因為給外賣騎手上社保這事在全球都沒有先例可循,沒有任何案例可供參考,然後就是這件事的難度太大了,美國、英國、西班牙、新加坡均有過嘗試,但全部都失敗了。
我之前在《一個國家的社保覆蓋率應該是多少?》中曾談到過,美國加州為了強行給零工上社保而推出的AB5法案,不僅僅遭到了零工平臺的反對,還被全加州老百姓發起了一次公投來反對並最終否決掉,最後甚至引來了零工自己的大罷工,直接導致整個加州的港口癱瘓。

加州確實是好意,但因為改革方法過於簡單粗暴,最後引來了全社會階層所有人的反對,被迫中止計劃。
怎麼做才是最合適的“改革辦法”,這個全球都沒人知道,所以只能靠我們自己探索,平臺企業是最熟悉一線外賣員情況的,所以讓平臺企業自行探索是最合適的,至於驅動力則是“社會責任”。
這四個字,一點都不虛,歐美企業不做不代表我們的企業不做。
中國的各大平臺紛紛迅速制定了自己的社保補貼政策,雖然五花八門各不相同,但都是認認真真去制定的,驅動力都是“社會責任”。
雖然每家制定的規則都不一樣,但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按照傳統的“勞動二分法”為騎手繳納社保,代表企業是京東。一類是按照最新的“勞動三分法”為騎手繳納社保,代表企業是美團。
“勞動二分法”的意思是把勞動關係區分為全日制勞動關係和非全日制勞動關係兩種,企業在繳納社保的時候則按照全有和全無來做區分。
以京東為例,只有全職騎手才可以享受社保,而成為全職騎手則需要和京東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接受系統派單並接受一體化管理,同時需要滿足日單量和準時率以及差評考核等一系列的指標要求,京東此前宣佈已覆蓋超1萬外賣騎手,所有社保費用由京東承擔。

但若達不到京東全職騎手的標準,則視為兼職騎手,沒有社保。
這麼做的好處是法律關係清晰明瞭,全日制為京東工作的騎手本就該視為僱員,非全日制為京東工作的騎手本就是兼職。兼職在法律上是無需繳納社保的,而且也沒法繳納,如果兼職騎手一個月只幹半個月,那社保該交多少錢合適,怎麼交,社保局怎麼算賬,還真的很麻煩,因為社保局的繳納標準是按月分檔的,每個檔位都是嚴格稽核討論後固定的,無法零存零取。

但這麼做的缺點,就是不夠靈活,導致覆蓋的人數比例太低。
外賣騎手之所以被稱之為靈活就業群體,就是因為這個群體需要的是靈活就業,大多數騎手選擇幹這行都是過渡性就業,做不到全職騎手的要求,也不願做。
而從整個行業的高度來看,外賣行業存在典型的“波峰忙、波谷閒”特徵,波峰時段需要的外賣騎手人數遠大於波谷時段,而且每天要迴圈三次波峰波谷,所以這個行業天生就不可能所有騎手都是全職,必須有一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騎手是靈活用工,否則波峰時段的人力缺口無法填補。
城市裡有很多外賣騎手只跑午高峰和夜宵,其他時間接送孩子,或者每天跑夠25單就去做點別的。
基於“勞動二分法”的社保繳納辦法已經完美符合了勞動法的要求,但我們做這個事的初始目的就是把儘可能多的騎手納入社保覆蓋範圍,能否在勞動法的要求範圍之外,儘量多覆蓋一點外賣騎手?
超越法律的要求去做事,不是因為法律要求這麼做,而是因為“社會責任”。
於是按照“勞動三分法”的社保補貼方案就出臺了,典型平臺為美團。
“勞動三分法”是人社部等相關部門在2021年提出的,簡單的說就是在原本“勞動二分法”之外又引入了一個“不完全勞動關係”的靈活就業概念,同時為靈活就業者自行繳納社保提供了通道。
外賣騎手在法律上的定位完美符合“靈活就業者”,人社局也有對應的繳納通道,所以如果讓騎手自己去繳納社保,然後平臺給予補貼,一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標準就可以靈活的多,覆蓋面也會大很多。
但平臺願意這麼做,不代表騎手也願意這麼做,需要諮詢並尊重騎手自己的意見。
騎手的紙面收入較高,比如根據美團研究院2024年釋出的資料,一線城市的熟練騎手,月均收入可達到11547元。而根據《2024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全國外賣騎手的平均月薪達到了7496元,比2023年增幅10.02%。
但81.6%的騎手都是進城務工農民工,經濟壓力很大,根據行業研究顯示,72.3%的外賣騎手“只願意繳納500元以下金額”。
北京大學國發院學者團隊針對3萬名外賣騎手的調研結果顯示,若強制個人繳納社保,23.5%的騎手明確表示“不願參保”,38.9%的騎手僅願意繳納月收入的5%以下。
根據這些結果可以估算出,外賣騎手對每月社保的心理承受預期約在375~500元之間,超過這個數會導致騎手不願參保。
同時騎手還有一個普遍的想法,就是不想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參保,他們更希望在自己的戶籍所在地參保,因為他們都是進城務工人員,早晚要回老家養老。
比如美團的一個研究資料是,約40%騎手為跨省份流動就業,約70%騎手為跨城市流動就業。“在大城市跑單,回家鄉養老”成為不少騎手的現實選擇,他們對於社保繳納地的選擇有很大的要求,希望把社保繳納在家鄉。
針對這些訴求,一個堪稱全球最複雜的社保繳納方案被創新出來了,準確的說是社保補貼方案出臺了,搞那麼複雜只為了一個目標,就是儘量擴大覆蓋人群。
4月3日,美團在福建泉州、江蘇南通城區正式開始試點,給試點區域的騎手都推送了通告。

根據美團自己的公告,外賣騎手獲得參保補貼:
“無前置資格限制、無參保地點限制、無時長單量限制、無跑單型別限制”
簡單的說就是無需簽約成為全職騎手,無需騎手承諾什麼考核指標,也不需要騎手申請或等待要求,符合條件自動獲得補貼資格。
補貼資格的確定原則,是“過往6個月有3個月達到靈活就業社保繳納基數”,也就是月入4000多元左右(根據不同城市的靈活就業參保基數有所不同)。
滿足這個要求後,騎手可根據自身的資金情況,選擇按月、季度、半年甚至年度去繳納養老保險,然後美團給予一半金額的補貼。
如果之前的月份也符合補貼條件,這次可以一併申請補貼,最長追溯過去一年。

這麼做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滿足判定標準需要最低3個月,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外賣騎手有養家的需求,資金壓力極大,做不到每個月都連續繳納,隔幾個月才想起來要繳納或者才有錢去繳納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靈活選擇繳費週期的意思就是可以補繳,所有符合補貼標準的工作月都記錄在系統裡,騎手甚至可以選擇半年或更久之後去一次性補繳,然後美團依然給予補貼。
聽起來似乎異常複雜,但簡單的說就是讓外賣騎手自己在手機上選擇自己心儀的參保地,以靈活用工的身份去繳納社保,無論在哪個城市的社保局繳納社保都可以,無需鎖定在自己工作的城市。
繳納完社保後,截圖發到美團的軟體上,驗證資訊之後美團直接把繳費金額的一半打到外賣騎手的個人銀行卡上。
補貼一經發放,即便外賣騎手立刻辭職返鄉,亦不用返還,實現了“來去自由”。
這是實打實的補貼,原有工資不變,補貼直接打到個人銀行卡上。透過繳社保自己打款和企業返款之後,能讓騎手更加清晰直觀的感受到這就是實打實的補貼,自己不繳社保拿這個補貼就“虧了”,更能刺激騎手的參保動力。
騎手自由選擇是否參加,自由選擇繳納城市,自由選擇繳納時長,隨時加入隨時退出,但只要繳納,企業就直接往騎手個人銀行卡里打現金補貼。
美團的這套方案沒有全包社保,只包了一半,但極大擴充套件了社保的覆蓋面,試點區域的一名站長對記者說,他們站內約80%騎手可立即獲得補貼資格。
而美團自己對外公佈的資料,則是打算覆蓋超100萬外賣騎手。

勞動二分法的讓1萬全職騎手吃飽,和勞動三分法的讓100萬騎手吃好,沒有孰優孰劣之分,都很重要,都是創世界之先,而在這兩套方案之間進行折中的企業方案我們還有一堆,這些都是不同的改革嘗試,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做出的探索,出發點都是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而這一堆方案裡的任何一個,歐美企業都做不到,美國加州2019年就立法了到今年連一個靈活用工的社保都沒買上,還鬧出了公投反對和全州卡車司機大罷工。
歐美企業到底缺了點啥,怎麼落實個兼職社保這麼多年都沒搞定。
有那麼難嗎?
我們這邊已經跑通了一堆方案,啥型別的都有,可以免費都送給你們參考,幫助歐美的靈活用工早日享受社保。
要是照抄都抄不動,那我們就沒辦法了。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