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追思卡特總統任期:高通脹、穩增長、多就業、股市漲

卡特擔任總統期間,高通脹一直困擾著美國經濟,但經濟增速仍保持在相對健康的水平,期間創造了800萬個就業機會,預算赤字有所縮小。從卡特就職到四年後里根上任期間,標普500指數的回報率為30.5%。
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 12月29日發表宣告稱,美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離任後持續致力於和平與慈善事業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逝世,享年100歲。
宣告稱,卡特於週日下午在家人陪伴下在位於佐治亞州普萊恩斯的家中安詳離世。從2023年2月開始,卡特一直在家中接受臨終關懷護理。

卡特的兒子奇普·卡特(Chip Carter)在宣告中說:“父親在我心目中是一位英雄,在所有對和平、人權和無私之愛懷揣信仰的人心目中也是一位英雄。透過這些信仰,他使世界各地的人團結在一起,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感謝你們透過繼續秉持這些共同的信仰來紀念他。”
卡特中心稱,將在亞特蘭大和華盛頓特區舉行公眾紀念活動,隨後在佐治亞州普萊恩斯舉行私人葬禮。該中心說,卡特國葬的最終安排——包括所有公共活動和車隊路線——尚未敲定。
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在兩人發表的宣告中談到了卡特的遺產。宣告說:“同情心和道德明辨力促使他致力於根除疾病,締造和平,促進公民權利和人權,提倡自由公正的選舉,為無家可歸者提供住所,並始終為最弱小的人發聲。他拯救、提升並改變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拜登的宣告證實將為卡特舉行國葬。
卡特的全名為小詹姆斯·厄爾·卡特(James Earl Carter Jr.),1924年出生於普萊恩斯一個種植花生的農場主家庭,後曾擔任佐治亞州州長。1976年,卡特成為美國第39任總統,1977年上任時,美國經濟正受到通貨膨脹的困擾,尼克松政府時期的石油危機以及越戰和一些社會專案帶來的政府支出引發了高通脹。
在1976年敗給卡特的共和黨總統傑拉德·福特(Gerald Ford)曾經把通貨膨脹稱為美國的“頭號公敵”。作為民主黨人的卡特稱通貨膨脹是美國面臨的最大的國內問題。
1977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為6.5%,到1980年底,也就是卡特任期結束的前一個月,通貨膨脹率攀升至13.5%。
卡特在1978年的一次電視講話中說:“自從我擔任總統以來,通貨膨脹一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努力去控制它,但沒有成功,現在到了所有人做出更大、更協調努力的時候。”
1977年,卡特在談到美國能源危機時也使用了類似措辭,他告訴民眾關掉家裡的溫控器,穿上毛衣,作為全民減少能源消耗努力的一部分。同年,卡特建立了內閣級部門能源部。
當時美國經濟處於滯脹期,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和通脹高企。1977年1月,美國的失業率為7.5%,1981年1月仍處在這個水平。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資料顯示,1979年5月美國失業率降至5.6%。
根據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資料,在卡特擔任總統期間,美國GDP平均實際增長率為3.3%,在他的繼任者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任期內,美國GDP平均實際增長率為3.5%,福特任期內為2.6%。
白宮網站的資料顯示,卡特在擔任總統期間創造了800萬個就業機會,預算赤字有所縮小。
卡特擔任總統的第一年裡,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1.5%,1978年和1979年分別上漲了1.06%和12.3%,1980年上漲了25.8%。從卡特就職到四年後里根上任期間,標普500指數的回報率為30.5%。
1979年8月,《商業週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之死》(The Death of Equities)的封面文章,文章解釋了通貨膨脹是如何扼殺股票回報的。這篇文章發表幾年後,一輪長期牛市開啟。
那年夏天,卡特提名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擔任美聯儲主席,這是他對政府最高經濟顧問進行改組的一部分。在里根執政期間,沃爾克再次被提名擔任美聯儲主席,他最終透過在1981年年中把利率上調到超過22%的水平來遏制通貨膨脹。
1979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當時伊朗革命分子將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66名工作人員扣為人質,美國隨後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卡特逐步取消了對美國原油的價格控制,但那一年油價飆升,憤怒的消費者影響了他在大選中的機會。
1978年,卡特成功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簽署了《戴維營協議》,這是一項在中東和平程序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和平協議。1978年12月,美中兩國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79年1月1日,美中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1978年,卡特還簽署了一項解除航空業管制的法案,對美國航空業乃至全球航空業產生了重要影響。
2002年,卡特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數十年為和平解決國際衝突、推進民主和人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的不懈努力”。
離開白宮後,卡特透過位於亞特蘭大的卡特中心致力於解決衝突、根除疾病和推動發展中國家民主程序,併為慈善機構“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卡特撰寫了多部關於信仰和人生的書籍,他曾在佐治亞州普萊恩斯的主日學校教書,還精通傢俱製造。
卡特中心在宣告中說,卡特身後留下子女傑克、奇普、傑夫和艾米以及11個外孫和14個曾孫,他的妻子羅莎琳和一個外孫先於他離世。
文 | 麗茲·莫耶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4年12月29日報道“Former President Carter Dies”。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