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三胎?

昨天有家長朋友問,我們為啥要三胎?
在去上海的高鐵上,正好安靜的寫一寫,聊聊我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首先,王叔的家族算是個大家族,我奶奶生了9個兒女。
在疫情前奶奶還在世的時候,我們家是五世同堂的。
我連孫子孫女都有十來個,最大的孫子已經上初中了,比王小喵還要大。
奶奶每次過生日,都有150左右的人到場。
所以,每當我看到網上有家庭因為五世同堂上了熱搜,我都覺得很平常,因為我們家早就這樣了,而且規模很大。
王叔從小就是在一個和和睦睦,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庭中度過的。
家庭環境,尤其是家庭和睦,對我影響很大。
第二,王叔和喵媽都喜歡孩子。
我和喵媽都是從事兒童教育的,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和孩子打交道。
我們的工作是帶娃,生活也是帶娃,喜歡天天見到孩子。
第三,我想要一個兒子。當然並不是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的本質是過去生產力低下,農業家庭需要有男勞力種地,才不至於捱餓。所以男孩在家庭的地位高。
但這都是改革開放前的事了。
改革開放後,工業化解放了勞動力,大家都進城生活了,男性地位其實是顯著下降的。
女效能頂多半邊天了,有兩個女兒的家庭更幸福。
我也沒理由重男輕女。
我想要兒子,是因為我不知道養兒子是什麼樣的。
我家兩個女兒,有很多毛絨玩具,曾經我一度以為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喜歡毛絨玩具。後來才恍然發現,男孩喜歡的是槍,是奧特曼。
對於一個喜歡孩子的人而言,沒養過兒子,有時候會是一種遺憾。
所以這是我和喵媽想要三胎的第三個原因。
其實我們很早就想要三胎了。只是迫於經濟壓力,一直不敢要。
猶猶豫豫拖了三四年。
最後下定決心要三胎,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喵媽已過了35,再不要,就真的錯過了。
後來想想,這其實跟人對生活的態度有關。
有的人喜歡自由,所以選擇了丁克。
有的人喜歡旅遊,所以只生一個,然後隨心所欲帶娃四處旅行。
而我和喵媽喜歡孩子,所以我們對生活的選擇,就是想多要孩子。
當然,老三是男是女,這還是要看命。
說實話,有一段時間,我看到小男孩還有點恐懼。
因為我是男性,我對男性的缺點了如指掌,比如邋遢、鬧騰等等。
相反,我好像還是喜歡女孩……

王叔已經將教育部發布的分級閱讀書單《2020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完整版整理在公眾號了,感興趣的家長在公眾號回覆“閱讀目錄”可得。
王叔也一直在努力蒐集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的書目。
目前《四大名著》、林漢達的《中國歷史故事集》、《夏洛的網》、《萬物簡史》、《小慧星旅行記》、《呼蘭河傳》、《海錯圖筆記》《昆蟲記》、《紅星照耀中國》均已加入櫥窗,
可掃碼瞭解書的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