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雪華只是眾多獨居老人中的一員,據資料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大概有2.6億,獨居和空巢老人有超過1億。
富書作者:沉煙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前段時間《墨雨雲間》熱播,裡面代替姜梨一路報仇雪恨的薛芳菲,大殺四方。
曾經將她活埋的沈玉容下場悽慘;
陷害她的婉寧公主,醜行敗露,最終貶為庶人;
曾經壞事做盡的季淑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而自己的弟弟不僅成了駙馬爺,還代替姜梨原諒了姜家。
怎麼看都是一齣大女主出師戰捷的爽文結局,不過,劇中有一個人的出現卻令人無限唏噓,她就是姜梨祖母的扮演者劉雪華。

曾幾何時,她還是《甄嬛傳》裡那個面容圓潤和藹可親的太皇太后,如今不僅瘦脫了相,連網友都直呼“太老了”。
20世紀80、90年代,她憑藉瓊瑤劇火遍兩岸三地。
《煙雨濛濛》《庭院深深》《青青河邊草》《啞妻》更是被內地觀眾熟知。
除此之外她出眾的哭戲也聞名遐邇,“眼淚皇后”的稱號由此而來。

後來瓊瑤劇淡出歷史舞臺,她不僅完成了轉型,還憑藉《宮鎖心玉》《甄嬛傳》《錦繡未央》等熱播劇,成功躋身“太后專業戶”。

不過再輝煌的時光都有黯淡下去的那一天。
想起2021年由她參演的綜藝節目《屋簷之夏》,人們才驚訝地發現,這個最美瓊瑤女郎如今竟到了一人獨居,需要24小時開電視,才能排解孤獨的境地。
當年的紅粉佳人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會落得如此地步?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劉雪華的故事。

1959年,劉雪華出生在北京,從小家境優渥,5歲的她隨家人遷居香港,並在香港長大。

因為父親對他們五個管教非常嚴格,每個人都必須有一技之長。12歲的劉雪華就被迫開始學習國畫。也許是受國畫意境的影響,劉雪華從小就氣質出眾。
因為在兄弟姊妹5人中排行最末,劉雪華從小備受偏愛,因此也最淘氣,最會賣乖,早早流露出表演天賦。
一次她看到樓梯,就在內心演出了一場富家大小姐發脾氣跑下樓的戲碼。
還有一次坐公交,她故意裝作難受或者哭泣,等著周圍的乘客來關心她:“你怎麼了不舒服嗎,小姑娘?”
然後她偷偷得意,覺得剛才“演得還不錯”。
雖然她很喜歡演戲,但是父親嚴苛的家教,讓她對演戲望而卻步。機智如劉雪華為了能說服父親,找來了父親的好朋友當紅影星林楚楚。
林楚楚是初代港星,與阮玲玉同臺演出過,有個孫女就是“最美趙敏”黎姿。
林楚楚見劉雪華聰明伶俐很有演戲天分,親自勸說劉父,用真實經歷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於打消了劉父的顧慮。
1978年,劉雪華試著報考長城影視公司,沒想到順利簽約。
1981年,劉雪華先後參演了《情不自禁》《通天臨記》《白髮魔女傳》等影片。
後來劉雪華與公司約滿,無線電為了留住她,還以“與周潤發合作”為誘餌,想和她簽訂長約,不過被嚮往自由的劉雪華拒絕了。

1983年,劉雪華出演電視劇《少女慈禧》,憑藉在劇中的精彩表現,在香港一舉成名。
1984年作為最當紅的香港女星,劉雪華在臺灣出演了金庸《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
在鋼絲上一吊就是6個小時,不過敬業的她毫無怨言,還因為不凡的氣質和自帶的淒厲柔美,被譽為“最柔美的金庸女郎”。
也許是命運的感召,1985年劉雪華被瓊瑤的御用導演劉立立看中,推薦給瓊瑤。彼時的瓊瑤,已經打造過無數個影星大咖,林青霞、秦漢、林鳳嬌……
於是1986年劉雪華第二次赴臺灣,出演了瓊瑤首部小說改編劇《幾度夕陽紅》,在裡面飾演多愁善感我見猶憐的李夢竹。
此劇一經播出,不僅獲得了廣泛好評。劉雪華也憑此劇一炮而紅,由此走上事業巔峰,成為瓊瑤御用女主。
1988年,她與秦漢主演的《庭院深深》,更是創下了近60%的超高收視率。
劉雪華也藉此劇榮獲法國首屆華語影視“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八點檔第一女主”名副其實。

1990—1992年,劉雪華又先後出演了《煙雨濛濛》《啞妻》《青青河邊草》等多部瓊瑤劇,都深受觀眾喜愛,其中《啞妻》榮獲“臺灣電視金鐘獎”最佳劇情片獎。
多年後回憶起來,劉雪華對瓊瑤充滿感激,因為早年她拍的都是俠女、打女的角色,沒想到能演瓊瑤的戲,而且一演就演了幾十部。
戲外的劉雪華風光無限,戲裡的劉雪華卻很苦楚。

因為瓊瑤女主大都是苦情角色,劉雪華經常在劇中淚眼漣漣,還因此有了“眼淚皇后”的名號。
《煙雨濛濛》里美麗倔強的陸依萍,《啞妻》裡善良的方依依,《庭院深深》裡堅強隱忍的章含煙……瓊瑤劇中的劉雪華或溫婉可人,或梨花帶雨,或含情脈脈。
其他的演員演哭戲要滴眼藥水,專業的演員還要透過移情醞釀情緒,劉雪華的眼淚卻說來就來。
連跟劉雪華演對手戲的演員都對她大加讚賞,每次NG重拍,劉雪華都能精準無誤地在同一字掉下眼淚。
甚至能根據鏡頭的遠近,調節淚珠的大小……

當演寫日記傷心流淚的女主時,收音師竟然可以收到“啪嗒、啪嗒”淚珠砸在本子上的聲音。
黃奕當年因為哭戲太醜試鏡《情深深雨濛濛》失敗,於是不服氣跑去問瓊瑤,怎麼哭才能哭得好看?
瓊瑤回答:“要眼睛裡一直含著淚,等到臺詞說完,眼淚才能一粒一粒,晶瑩剔透地落下。”
有網友大呼瓊瑤的哭戲標準就是照著劉雪華定的吧……
2001年,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紅遍大街小巷,在記者會上,瓊瑤說:“我最愛的女演員不是林心如,也不是蔣勤勤,而是合作十年的劉雪華。”
劉雪華深得瓊瑤青睞,除了哭戲好,演技俱佳,屬於“老天爺賞飯吃”。

瓊瑤還曾感慨:“我的戲十年沒換過女主角,不過時代不同了,我沒有第二個劉雪華。”
一個時代結束了,不過屬於劉雪華的愛情故事才剛剛開始。
一如瓊瑤劇中命運多舛的女主一般,劉雪華的戀情也一波三折。
最開始與大她5歲的張佩華因戲生情,結果真正在一起之後,張佩華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狗上了。
他每天除了點外賣就是餵狗,再也沒了像在劇組時煲湯、做美食的浪漫,於是沒多久兩人就分手了。
1991年在拍攝《風裡的愛》時,劉雪華認識了這輩子傷她最深的男人劉德凱。

彼時“雙劉戀”鬧得沸沸揚揚,報紙報道、粉絲逼問、於是男方直接在節目上告白:“我想讓你成為我的女朋友。”
早期的採訪影片中,當庾澄慶問劉雪華:他有沒有騙過你?劉雪華甜蜜地炫耀:他不敢騙我。
誰承想劉雪華還是太天真。劉德凱不僅對劉雪華隱瞞了有家室的事實,還傷透了劉雪華。

彼時劉雪華有了身孕,離婚後的劉德凱答應與她結婚。然而就在他們在籌備婚禮時,劇情再次反轉。
1996年,劉德凱接到瓊瑤電視劇《一簾幽夢》的邀約,去了法國拍戲,在那裡他戀上了一個二十歲的法國姑娘。
得到訊息後劉雪華打電話質詢劉德凱,豈料劉德凱不僅承認了事實,還提出了分手。

經過一系列的打擊,劉雪華整日精神恍惚。
在一次洗澡時不小心摔倒流了產,由於當時胎兒過大,只能摘除子宮保全。
從此以後,劉雪華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機會。
六年的感情物是人非,換作別人早就對愛情失望透頂了,不過劉雪華沒有。

1999年,她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臺灣編劇鄧育琨,其中《包青天》就出自他手。
早期兩人因為合作《傻阿甘》相識。
鄧育琨曾談及這段感情:“我在上海寫《傻阿甘》的時候,她來客串演出,當時我在客廳裡請幾個朋友吃大閘蟹,我突然感覺到好像有一縷陽光進來。
她那時候短頭髮,戴個帽子,穿著一條長褲,閃閃發光。我當時就有一個決定,這女孩,我的。”
鄧育琨對劉雪華一見鍾情,寫詩讚美她“冰心勝雪,春萼其華”。

認識三天閃婚,在周圍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兩人相守相伴走過十幾個年頭。
劉雪華是“生活白痴”,日常生活離不了人,她不會電腦,不會數字產品,也不會開車,平時甚至不敢一個人出去吃東西,因為不認識路。
而鄧育琨很會照顧人,給足了她安全感。

兩人不是沒想過要小孩兒,在一檔早期的訪談節目中,當主持人聊起“人工受孕”的話題時,劉雪華說:“我向來怕打針,連拔眉毛都怕痛,根本不敢嘗試。
我曾經拿過小孩,現在想生卻生不出來,我覺得是老天爺給我的懲罰。”
也許是二人的世界太甜蜜,連老天爺都嫉妒,想把它收走。
2011年7月4日,鄧育琨在上海家中調整衛星天線時,不幸墜樓身亡,時年64歲。
訊息一齣,輿論譁然,直到丈夫的追悼會上,劉雪華依然不願意相信鄧育琨離世的事實,“我相信他只是去旅行了,過一陣子他就回來了”。
當年火遍兩岸三地的最美瓊瑤女郎不曾料到,自己的人生終點竟是一人孤獨終老。
不過孑然一身的劉雪華,沒有倒下。
她選擇勇敢地面對生活,轉移注意力,在自己的影視劇作品上成績卓著,還成就了“太后專業戶”的美名。

2011年劉雪華憑藉《宮鎖心玉》《甄嬛傳》兩部宮廷戲再創事業新高峰,並被更多年輕觀眾喜愛。
2016年,出演古裝劇《錦繡未央》在劇中飾演王太后;17年再出演古裝劇《花謝花飛花滿天》飾演皇太后……

今年劉雪華參演的古裝愛情劇《墨雨雲間》熱播,由她飾演的姜梨祖母,也收穫了很多關注。
只不過拍戲之外的劉雪華,獨居生活並沒有那麼光鮮。
在綜藝《屋簷之夏》中,她透露平時沒工作的時候,基本就是宅著,邊看電視邊用手機打麻將。

為了減少一個人的孤獨感,她會一天24小時開電視,這樣一個人生活了十幾年。
什麼現代化的東西都不會用,智慧手機只會接打電話。電視機也只會開關機,一旦有人動了設定,她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平時她最大的愛好就是遛狗。
做飯等大部分家務都有保姆,劉雪華基本不會下廚,會做的只有煮餃子。
她坦言,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無兒無女,“萬一有一天你不小心摔跤了,是沒有人會知道的。”
誰曾想到,光彩奪目如劉雪華,竟然也會擔心老無所依。

劉雪華只是眾多獨居老人中的一員,據資料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大概有2.6億,獨居和空巢老人有超過1億。
當明星如劉雪華,獨居有保姆和司機照顧的時候,大部分普通老人的現狀,其實更令人揪心。
瀅豆瑪,一位生活在北京的老人,因為子女長期不在身邊,不得已開始獨居生活。
有一次71歲的瀅豆瑪準備起身上廁所,但是不知道怎麼摔倒了,忍著疼痛她扶著床沿、櫃子、門框進了衛生間,結果坐上馬桶了卻起不了身。
很久之後,她才硬撐著身體,連軲轆帶爬地挪向床的方向。
瀅豆瑪老人不是個例,像她一樣獨居,面臨生活困境的老人,還有很多。

河南駐馬店的一個老舊小區裡,年過古稀的高文英已經獨居多年。她家住在3樓,因為沒有電梯,腿腳不便,上下樓買東西成了一大難題。
每次出門,她要拿上門口的塑膠椅子,扶著樓梯扶手,一步一步往下挪,下到一樓之後,把椅子放進樓門口的小推車裡,再推著去購物。
為了減少意外,高文英一般很少下樓,平時的活動區僅限於客廳裡繞彎。
除了生活上的不便,獨居老人容易被網路套路騙錢則成為一道社會難題。
前一段時間上海的孔女士為獨居的李奶奶查詢賬單時嚇了一跳,老人手機欠費竟高達720元。
經後臺查詢,李奶奶的賬戶在2月份產生近百元的套餐外流量費。

除此之外,李奶奶最近使用了一個號稱走路記步就能賺錢的app,開啟後會彈出一個引流廣告,李奶奶點了這個廣告,結果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欠費。
年輕時他們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眼看著老了想享受一下了,結果還因為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受盡網路欺騙。
可是比起網路套路,真正令人痛心的是下面的場景——安徽一個獨居老爺爺,不小心在陽臺摔倒了,動彈不得,沒辦法求救,他只好透過手邊一個可以夠得著的盆弄出響動。
就這樣躺了四天四夜後,才被鄰居獲救送進了醫院。
這漫長的四個日夜,對老人而言不亞於一場生死考驗。

不過下面這個瀋陽獨居老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獨居老人家中不慎起火,腿腳不靈便的老人被困在陽臺求救。
結果等消防車來的時候,老人已經身亡。
多麼令人痛心的局面,然而最令人痛心的地方在於,它正發生在你我的身邊,每分每秒。

老人是這個社會最脆弱的群體,面對困境,他們孤獨無助,甚至無能為力。
如果不是在特殊情況下,連發出求救都異常艱難。
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誰的身邊沒有老人,作為未老的我們,有義務擔當起關愛老人的責任。
也希望社會和各方力量,都能對社會中的老人,多一點耐心,多為他們著想,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因為幫助他們,某種意義上,就是在幫助未來的我們。

印度有一句諺語:“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倒時也沒有人來扶助。”
看似很殘酷的一句話,道盡了世間真相。
我們今天如何對待老人,未來年輕人就會如何對待我們。
為了以後我們不孤獨地老去,也為了讓每個老人都老有所依。
讓我們此刻行動起來,多關愛每個身邊的老人,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讓他們多些幸福和微笑。
點個在看,願每個老人都能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安享夕陽之樂。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作者簡介:沉煙,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香克斯,排版:閔晶,校對:Jenny、聞溪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