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瓊瑤輕生身亡,隱居豪宅,留下遺書,這幾年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文:
來源:枕邊影音(ID:zhenbianyingyin)
01
作家瓊瑤今日下午在家中自殺身亡,享年86歲。
震撼她在這個年紀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畢竟她也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
瓊瑤本名陳喆,是臺灣知名的作家,以言情小說聞名。
她的作品膾炙人口,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在華人世界享有盛名。

她用50年的時光長河寫了64部小說,將愛與哀愁傳遞到讀者心海。


如今看到她的遺書,像是看了一本小說的後記。
一字一句,不急不緩,瀟灑又豁達。
她兒子告訴記者,瓊瑤早早交代秘書,中午記得回家看一下。
等秘書到時,她已經走了。
影響一代人言情小說家、造夢者,就這樣告別了人世。
恰如她在遺書中所言:
“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
這很符合她一貫的生死觀。
早在丈夫平鑫濤重病時,醫生說要插管治療,才能維持生命。
瓊瑤就不同意。
她說,平鑫濤清醒時寫過遺囑,一旦病危不得插管。
後來拗不過孩子,她妥協了,讓平鑫濤接受了插管治療。
但那時候瓊瑤就很痛苦。
她每天見證丈夫的痛苦,也每天思考,自己離去時應該如何告別。
“……我在想,我用什麼方法,把自己了斷了是最好。”
2019年,平鑫濤去世
2024年,瓊瑤用她自己選擇的方式,也告別人間。
她說:
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萬一不幸,還可能成為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我曾經目睹那種慘狀。我不要那樣的「死亡」。
我是「火花」,我己盡力燃燒過。
如今,當火焰將熄之前,我選擇這種方式,翩然歸去。
她是一代人的回憶。
而回顧她的一生,也堪稱一部“瓊瑤劇”。
02
瓊瑤的童年時期,國家正處於動盪戰亂期。
那時的百姓各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的家庭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離鄉,到處東躲西藏。
瓊瑤六七歲之時,就跟著父母經歷過從四川到湖南,又從湖南逃到廣西的日子。
本該在父母呵護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可瓊瑤卻早早飽嘗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之苦。
讓瓊瑤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弟弟在逃亡過程中與家人失散。
悲痛欲絕下,瓊瑤父母想到了死。
當瓊瑤父母揹著她一步步邁入河水深處,當河水漫過喉嚨時,一種窒息感撲面而來。
求生的本能讓瓊瑤拼命大哭大喊:“媽媽!媽媽!”
正是這一聲聲的呼喊,將瓊瑤父母從求死的邊緣拉回了岸。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後來父母在尋找弟弟過程中,雖然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但所幸終於又重新找回了失散的弟弟們。
11歲那年,社會局勢稍微和緩後,瓊瑤一家五口逃回臺灣。
這期間,瓊瑤一家人的生活終於逐漸安定了下來,瓊瑤也開始了正常的讀書學習生活。
在此期間,瓊瑤在父母的薰陶下愛上了讀書寫作。
還在16歲那年,發表了人生第一本小說《雲影》。
在文學上,瓊瑤小小年紀就有了非凡的創作成就,讓人羨慕。
可在那一輩的父母看來,只有好好學習考上理想大學才是正道,寫小說只能算是不務正業。
因為瓊瑤在學習成績上的不理想,父母沒少批評她。生性敏感憂鬱性格的瓊瑤,為此終日鬱鬱寡歡。
高考落榜第一年,她按照父母意志選擇了復讀,復讀的日子,痛苦又無聊。
鬱悶之際,她遇見了一個人。
他願意瞭解她的苦,瞭解她的愁,並欣賞她文字裡流淌的愛恨情仇。
他就是她的國文老師,她的愛與火,她的罪與孽。
與國文老師相遇時,正是瓊瑤情竇初開的年紀。
國文老師在課堂上的溫和幽默,以及講解文學時的溫柔體貼,都讓瓊瑤年輕的心為之悸動。
接觸一段時間後,瓊瑤瞭解到國文老師已經40歲,結過婚,也有孩子,但妻子和孩子都不幸去世。
在某次與國文老師的單獨相處中,按捺不住愛意的瓊瑤向其表明了心意。
而彼時的國文老師也在與瓊瑤的一次次接觸中,愛上了瓊瑤。
出於當時人們對“師生戀”的抵制,他們不敢對外暴露這段戀情,只是約定好只要瓊瑤大學一畢業,就立馬結婚。
可天不遂人願,這一年瓊瑤高考再次不幸落榜,而這段不倫的“師生戀”亦被發現,氣急敗壞的瓊瑤母親一個電話就將國文老師告到教育局。
失去工作的國文老師,被迫離開臺北與瓊瑤斷了聯絡。
而為了讓女兒走進正常的婚戀關係,瓊瑤母親便讓做大學國文教授的父親變著法邀請男大學生上門做客。
就是希望瓊瑤能找個有前途年紀相等的男士結婚生子。
在失戀中煎熬了一段時間的瓊瑤,眼看與心愛的國文老師不能終成眷屬後,也只好接受父母的安排。
在那一堆前赴後繼趕來家中做客的大學生中,瓊瑤看上了畢業於臺大外文系有著相同的文學熱愛的慶筠。
這個慶筠,在瓊瑤母親看來,是最不合適的人選。
無父無母,更沒有房子,若說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兩條褲子,其中一條,屁股後面還破了洞。
但瓊瑤不顧母親反對,在認識不到7個月時間裡,與慶筠擇日成了婚。
03
婚後,瓊瑤不再讀書,發誓執筆為生。
開始那幾年,瓊瑤日子並不好過,甚至一度到交不起房租和水電費的地步。
直到1963年,在《皇冠》雜誌上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瓊瑤才一躍成為知名的愛情作家。
這段脫胎於自己師生戀經歷的愛情小說,雖然讓瓊瑤出了名掙了錢,但與丈夫多年的感情卻也因為這部小說而破裂。
25歲那年,她與慶筠離婚,獨自帶著兒子生活。
作為單身母親,瓊瑤的日子並不好過,一邊要照顧好兒子,一邊還要拼命寫文。
但也正是這種困境,激發了瓊瑤的無限創作欲。
那幾年,她相繼寫下《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六個夢》、《幸運草》等經典作品。
並在粉絲狂熱追捧下,作品被拍成了電視劇,風靡大江南北。
雖然隨著時代觀念的轉變,瓊瑤的作品一度被觀眾解讀為“三觀不正”。
譬如原本深情的書桓,在如今觀眾眼裡,成了同時對兩個女人動心的“渣男”。
譬如《新月格格》裡新月小三上位,傷害原配的感情,卻被歌頌成偉大善良。
“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
狗血的臺詞一直被世人詬病。
譬如《又見一簾幽夢》裡勇敢追求愛情的紫菱,在如今觀眾眼裡,成了不折不扣的戀愛腦。
“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紫菱失去的是愛情啊!”
這句臺詞讓眾網友群起而攻之。
但我們需知道,任何作品都有其時代的侷限性。
如今看起來三觀不正的作品,在那個時代,何嘗不是瓊瑤對父權的抗爭、對傳統倫理閹割人性的控訴呢?
書中裡激盪的愛恨情仇讓人好不快活的同時,真實生活中,瓊瑤的愛情也再次轟轟烈烈地展開。
彼時,因離了婚投身於文學創作,她與出版社老闆平鑫濤關係越來越密切。
04
當初因為瓊瑤的《窗外》,平鑫濤的出版社才從瀕臨破產的危機中解除。
對於平鑫濤而言,瓊瑤是他的恩人。
對於瓊瑤,平鑫濤亦是她的伯樂。
因為這層關係,平鑫濤在生活上對瓊瑤一家多有照顧,某年瓊瑤找房子,還是平鑫濤幫忙—讓瓊瑤搬到了家對面。
這在無形之中,又拉近了兩人的關係。
雖然平鑫濤已經結婚,但每天下班之後,他都會去瓊瑤家串門。
而瓊瑤買了新衣服,也會穿到平鑫濤家裡,問他好不好看。
一來二去之間,兩人產生了感情。
在愛的衝動下,平鑫濤瞞著自己的妻子,開始追求瓊瑤。
而這追求的方式,正符合瓊瑤對浪漫愛情的想象,這種方式就是看瓊瑤在小說裡寫什麼,他就送什麼。
瓊瑤寫女主愛穿印尼布的衣裳,平鑫濤便定做一件送來。
瓊瑤描述女主愛狗,他又送來一隻純白小北京狗。
瓊瑤寫女孩愛紫貝殼,他照著書裡描繪的模樣真送來一顆貝殼。
如此一頓狂轟濫炸下,瓊瑤也不受控制地愛上了這個有婦之夫。
某次平鑫濤的妻子林婉珍還發現了瓊瑤寫給丈夫的情書:窗外正稀里嘩啦下著小雨,你來了,寂寞就從門縫裡出去。
兩人關係被撞破後,林婉珍主動找上了瓊瑤。
瓊瑤也深知插足別人的感情有違道德,於是隔日便找到平鑫濤在山頂上向他提出了分手。
這後面的情節宛如情深深雨濛濛的狗血橋段。
聽到分手二字的平鑫濤悲痛欲絕,發動車子就要為愛赴死。
眼看著車子就要衝下懸崖那刻,瓊瑤整個人撲倒在引擎蓋上阻止。

平鑫濤大驚失色,又猛踩剎車,最終車子停在懸崖盡頭。


兩人隔著車前玻璃,臉色慘白,相顧無言。
瓊瑤回憶說:
“在那一瞬間,沒有天,沒有地,沒有世界,沒有宇宙,更沒有其他的人,這世上只剩下我們兩個,一個在車內,一個在車外,再有的,就是生,或死?”
之後,平鑫濤與林婉珍和平分手。
並在三年後與瓊瑤結婚,糾纏了8年的三角戀宣告結束。
婚後的日子,瓊瑤和平鑫濤恩愛甜蜜,患難與共。
瓊瑤總是熬夜寫稿,怕傷到她的眼睛,平鑫濤就會在臥室的電燈開關上貼上遮擋亮點的膠布;
怕瓊瑤去到涼亭寫稿時挨蚊子咬,平鑫濤就在涼亭上安上紗門。
瓊瑤喜歡花,平鑫濤就買來瓊瑤喜歡的花種滿整個院子,還對花說:“你再不開花,我老婆就要把你驅逐出境了!
瓊瑤喜歡打保齡球,平鑫濤就在家裡蓋了個保齡球館。
這種恩愛和諧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19年平鑫濤去世。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沒有平鑫濤的日子裡,瓊瑤靠著過往的回憶度日。
並將所有對他的深愛,化為小說的養分,傾瀉於筆尖。
往後的日子裡,沒有他的身影,但他卻存在於瓊瑤的每個故事裡。
05
瓊瑤走過半生,最懂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感情能夠被關注、被喜歡。
她被說“眼光毒辣”,她挑選的女演員,總能讓觀眾無比喜愛。
劉雪華、林青霞、林鳳嬌、張艾嘉……
她成功捧紅了無數個“瓊瑤女郎”。
《還珠格格》《一簾幽夢》《青青河邊草》……優秀作品層出不窮。
她開創了獨具特色的“瓊瑤風格”,也成為了無數人的伯樂。
她說得沒錯,她如火花,曾盡力燃燒過;
她如雪花,不受任何束縛與捆綁,自由而輕盈;
她如玫瑰,擁有濃烈豔麗的色彩,與能夠對抗世界的花刺;
她也如一位雲遊的智者,看透了生活,也看穿了生死。
她在遺書中寫到:
“翩然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翩然化為雪花飛去了,這是我的願望,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

她最終以自己選擇的最體面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瀟灑一生無怨無悔。


慶祝一位優秀的女作家在這個世界豐富地、自由地、熱烈地活過。
感謝您曾經來過,留下那些浪漫動人的作品,然後拂袖而去,

願您在另外一界依然如其所願。


點亮【贊+在看】,祝一路走好。
– END –
* 作者:枕枕。來源:枕邊影音(zhenbianyingyin)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青年計劃
一個清醒的公眾號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青年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