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24小時,Manus就跌下神壇

作者:販財局

來源:共度時艱

文章已獲授權

昨天大家可能都刷到過"Manus"這個AI應用。
具體作用是能幫你自動收集資訊、寫小說、搞營銷策略,聽說很牛逼,內測碼都擠爆了。
官網那個全英文高大上,一個內測賬號被炒到上萬塊,全網鋪天蓋地吹它是「DeepSeek之後又一個王炸」「超越DeepSeek時刻」
就連官媒像瘋一樣報道,一個口一個王炸,集體高潮
昨晚券商會議都是AI智慧體Manus,高呼"中國版ChatGPT"
熱度剛起來,Manus官方賬號就都被封了,原因涉及加密貨幣騙局。
不過今天他們公司澄清壓根不搞加密貨幣,從來沒發過虛擬幣,也沒做過區塊鏈相關的專案。
相比官媒,網友理性多了,紛紛質疑Manus 還沒公測就吹上天了。
1、運營策略的雙重標準
這個專案的官網做得跟外國網站似的,全英文頁面不說,註冊賬號還必須用國外的支付方式。最奇怪的是他們明明打著"中國自主研發"的旗號,但連張中文宣傳單都找不著。
這種包裝手法讓不少網友直呼看不懂。
2、飢餓營銷
Manus這波營銷完全是照搬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經典套路:先用"飢餓營銷"搞邀請碼(比如吹噓"託關係才弄到邀請資格"),再找網紅用震驚體狂吹("太震撼了!""雞皮疙瘩掉一地!"),最後碰瓷當紅產品DeepSeek蹭熱度。但有意思的是,你翻牆去外網看看,科技論壇和推特臉書上根本沒人聊Manus,冷清得像鬼城。

3、被開源打臉了
全網仍然有很多人在花重金求 Manus 的邀請碼,結果有一個團隊5個人3個小時給開發出來了。
這個山寨版用了現成的技術(比如MetaGPT框架、瀏覽器控制工具等),把不同功能像搭積木一樣拼起來。就像用樂高零件快速拼裝出一個新玩具。
現在所有開發者都可以實測了。「只需修改config.toml即可開玩」,直接對Manus公開打臉。
其實判斷是不是遙遙領先標準很簡單,參考DeepSeek的傳播路徑:
老外有沒有集體破防+國外媒體有沒有大規模報道覺得天塌下來了+敢不敢開源
沒有這三條,搞點一堆國內媒體自娛自嗨,大機率是炒作。但manus闢謠沒買營銷,或許真有料呢
最後:

突然一夜爆火,官媒營銷號集體在推,股市無縫啟動,Manus 跌下神壇,把散戶套在高位。

散戶最終發現,AI產品,竟然不是大餐,自己才是那個大餐。所有動作發生在24小時,節奏太快了。
史詩級營銷,全球獨一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