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本文字數:2004,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高雅
受特朗普關稅政策波動性影響,部分全球最大規模的養老金基金、家族辦公室及超高淨值人士正暫停對美國市場的投資,並將財富轉移至倫敦或蘇黎世“避難”。
2025年以來,美國股市表現疲軟。標普500指數下跌8.61%,納斯達克指數重挫13.26%,道瓊斯工業指數回落5.14%。相比之下,德國DAX指數上漲1.75%,香港恒生指數增長1.91%,英國富時100指數雖下跌3.58%,但跌幅小於美股。
全球經濟分析公司BCA Research全球首席策略師貝萊津(Peter Berezi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經濟和股市在全球貿易戰衝擊下面臨顯著風險。他認為,勞動力市場韌性減弱、消費者儲蓄枯竭、收入增長放緩及借貸能力受限等因素,可能導致美國在2025年陷入衰退。當前美股尚未充分反映衰退風險,未來或有進一步下行空間。


BCA Research在4月14日的一份簡報說明中稱,通常,全球增長恐慌會推高美元並壓低收益率。“但上週的情形恰恰相反。其他發達市場貨幣從中受益,包括歐元、日元、英鎊和加元。收益率差異已無法解釋外匯市場的波動,反而指向資金正從美國資產中流出。這對特朗普政府來說是一個警示訊號。當收益率差異擴大卻未能吸引資本流入時,這與新興市場的壓力情景相呼應。長期投資者應準備分散對美國資產的投資。”
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高階總監裡奇(Nick Ritchie)表示,與特朗普首個任期相比,美國客戶諮詢量顯著增加。出於對“安全與保障”的擔憂,許多客戶計劃將5%~50%的財富轉移至英國或海峽群島管理。部分高淨值客戶更進一步,透過設立信託持有資產,而非以個人名義持有,“增加了一層額外的保護”。
英國財富管理公司Rathbones投資總監布洛斯-林奇(James Blosse-Lynch)舉例稱,一位客戶近期將其四分之一資產轉移至英國管理,比例大幅提高。他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不確定性促使更多客戶加速調整資產配置。
財富管理公司Evelyn Partners財務規劃師裡夫斯(Nick Reeves)也觀察到類似趨勢。他的一位客戶計劃購買英國房產,以規避美國法律體系可能帶來的資產風險。
與此同時,瑞士因其金融隱私保護與穩定性成為另一熱門選擇。多傢俬人銀行和資產管理集團表示,美國客戶對開設瑞士銀行和投資賬戶的需求大幅增加。
總部位於蘇黎世的財富管理公司Alpen Partners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加布里斯(Pierre Gabris)表示,他收到許多美國高淨值人士關於居住地選擇和資產安置的諮詢,並希望透過開設瑞士賬戶來分散美元資產。
位於日內瓦的瑞士私人銀行皮克泰(Pictet)稱,當前該行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的實體公司收到來自新老美國客戶的諮詢“顯著增加”。
美國《外國賬戶稅收合規法案》(FATCA)對美國人開設瑞士賬戶設定了嚴格限制,要求外國銀行向美國國稅局報告美國賬戶持有人的資訊。但在美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的瑞士機構可為客戶提供合規賬戶服務,滿足避險需求。

據報道,部分全球最大養老金基金正重新審視在美國市場的投資。
例如,丹麥養老基金AkademikerPension的首席投資官謝爾德(Anders Schelde)表示,他每日都在評估美國投資的吸引力,並已開始考慮對投資組合進行“相當根本性的改變”,即“在大約半年內顯著減少美國資產配置比例”。
同樣,由於不確定性增加,丹麥最大的養老基金PFA從今年2月起一直在減持美股。該基金首席策略師丹尼爾森(Tine Choi Danielsen)表示,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市場與實體經濟構成持續壓力,即使對等關稅暫緩,市場波動性依然高企。
芬蘭養老金保險公司Veritas也顯著調整了其投資組合,減少對美國上市股票的敞口,持股比例從2024年底的46.2%降至2025年3月中旬的24.1%。與此同時,Veritas加大了對歐洲市場的投資,將歐洲股票持股比例從19.8%提升至25.3%,芬蘭本土股票的持股比例則從23.0%增至32.0%。類似趨勢也出現在瑞典,2月,瑞典基金投資者從北美股票基金中淨撤資136.8億瑞典克朗(約合13.1億美元)。
此外,在北美,管理著近7000億加元的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正在重新考慮其美國市場投資策略,該基金對地緣政治風險和稅收政策變化表示擔憂。
一些家族辦公室的投資者也在轉變投資決策。
尤林財富管理公司的私人財富顧問尤林(Jon Ulin)表示,高淨值家族辦公室客戶越發傾向於將投資組合多元化至美國以外市場,這一趨勢是為了應對政策不確定性及潛在經濟動盪。他表示,國際市場投資不僅實現多元化,還可對沖美元風險,並提供美國市場缺乏的債券與股票機會。
高盛全球資產與財富管理負責人納赫曼(Marc Nachmann)也表示,過去三個月,世界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他們近期與客戶的對話聚焦於關稅政策的影響,比如“這些關稅應如何讓我們重新思考資產配置?”
對於未來的避險策略,貝萊津表示,建議減持高週期性股票,優先持有防禦性板塊如醫療保健和必需消費品。他推薦持有更多現金,等待預算談判結束後買入債券,並持有黃金和日元作為對沖資產。
丹尼爾森也強調投資組合多元化,涵蓋股票、債券、基礎設施及房地產,以平抑貿易政策引發的市場波動,確保回報穩定性。
微信編輯 | 小羊
推薦閱讀